"上火"为民间俗语,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虽然有些人常年上火不断,但同时呢,又伴随着很多虚、寒的问题存在,尤其是肚脐以下的部位。 比如小腹冷痛,小便清长,特别怕冷,时常痛经,后腰/屁股/膝盖/脚丫子凉,经常拉肚子…… 你还别说,这种一边上火一边虚寒的问题,中医还真有细致的认识。这就是传说中的「上热下寒」。 一、现代人大多"上火下寒" 中医常说一句话:火往上走,寒往下沉,中焦不通,就会"上焦有火,下焦有寒"。 现代人中,"上火下寒"的人比比皆是,那么他们都有哪些症状呢?简而言之,就是又上火又怕冷。 1、火往上走——上火 上半身上火:面部爆痘、脸色发红、目赤目痒、口腔溃疡、咽喉肿痛、扁桃体发炎、淋巴结肿大、头热头胀、烦躁易怒,吃点热性食物就难受。 2、寒往下沉——下寒 下半身虚寒:小腹冷痛、腹胀腹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下肢冰凉、双脚发麻、大便稀烂不成形。 观察舌象,这类人大多舌尖发红,舌根发白——这是"上火下寒"的典型表征! 二、上火下寒,根在中焦! 三焦是六腑之一,属脏腑中最大的腑。 "腑"是干嘛用的?这得跟"脏"合起来讲——脏"藏精气而不泻",腑"传化物而不藏","传化物"就是运输和转化的意思。 所以,六腑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呈管道形,不能被堵死,否则运输和转化就没法实现了。 总观三焦,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至二阴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胞宫等。 看到这里,明白了吗?三焦的功能实际上是五脏六腑全部功能的总体。 三焦就是人体躯干的一个大通道。经络主要在四肢上走,好比双向两车道,而三焦在躯干上走,上面包括了绝大多数的经络,好比双向八车道。故而,打通三焦,比打通任何一条经络都重要。 三、为什么"中焦不通,上火下寒"? 上中下三焦的主要功能,可以概括如下: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①上焦如雾:上焦心肺主宣发卫气,敷布精微,犹如雾露弥漫之状,灌溉温养全身脏腑组织,故又称"上焦主纳"; ②中焦如沤:中焦脾胃腐熟运化水谷,化生气血,并通过脾升清转输,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以濡养周身,故又称"中焦主化"; ③下焦如渎:下焦主分清泌浊、传导糟粕、排泄二便,故又称"下焦主出"。 在人体圆运动中,需要火从上往下降,以温煦肾水,同时,需要水从下往上升,以滋养心火。 火本来是往上升的,水本来是往下沉的,因此要想火降水升,就必须有一个力量来推动,这个力量就是中气,它是气机升降的关键。 中气由脾胃所生,脾胃功能弱,则中气不足,气路不通,火就降不来,就会"上火",同时肾水得不到火的温煦,就升不上去,就会"下寒"。 也就是说,脾胃强,则中气足,则中焦通,则上下焦贯通,气血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 所以,回到本文开头,当一个人有了"上火下寒"的症状,或因中焦不能交通导致上下焦出了问题时,中医多半会建议他从中焦治疗,重在调脾胃。 四、中焦不通,如何解决? 中焦不通重在调脾胃,目的有二:一是,让脾胃升降正常(解决"气机不通"),二是,将中焦湿气祛除(解决"中焦湿阻")。 这时就要艾灸出场了 一方面,它可以调脾胃以畅中气;另一方面,它可以补阳气以除湿邪。这样一来,上中下焦一气贯通,身体的"交通堵塞"解决了,水火既济,也就不会"上火下寒"了。 一般而言,可以艾灸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太白等穴,脾气虚,可加灸气海;脾湿重,可加灸阴陵泉、丰隆、解溪。 需要注意的是,中焦不通的人灸后极易上火,建议用以下2种方法解决。 五、灸后上火别着急,艾灸也能"降火" 第1种:引火归元 这是多数人习惯用的方法,主要通过灸下焦及腿上的穴位来引火,常用的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涌泉等。 其中,涌泉应当放在最后灸且不可缺少,这样才算彻底完成"引火归元"的过程。 此外,建议在艾灸前用热水泡脚,腿部暖了,经络通了,上焦的火就下来了。边泡脚边搓后腰,效果更佳。 第2种:重灸关元 人体阴阳升降有其固定规律,若元气足够充足,阴阳就会规律运行,该升则升,该降则降。 而关元为元阴元阳之气闭藏之门户,灸之可补充元气,让真元恢复"藏而不泄"的功能,主动将散在外面的热量收回来,上火症状就会逐渐消失。 此时,若能将关元和中脘一起艾灸,上下联动,效果更好。 出现"上火下寒"的症状时,除了艾灸,还可以推腹,尤其腹部阻滞点要多推,这也是为了疏通中焦。有些人一推就会打嗝放屁,其实就是清气升、浊气降,说明中焦气机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