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她三十多岁了怎么还尿床她那么漂亮怎么还说自己丑


  原创文章持续更新,微信公众号搜索"高占民"关注即可。——Psy525.cn
  三十多岁的小薇(化名)女士优雅端庄,谈吐清晰,思维敏捷,硕士学历,事业编制,各项条件都不错,但至今仍然单身。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困扰着她:在她焦虑紧张的时候晚上会尿床,令她痛苦不已。在医院检查她并无躯体症状、器质性病变,医生建议她去做心理咨询、治疗。
  这是一位女咨询师老师做的一个很经典的心理咨询案例,经当事人同意做适当修饰后呈现出来。
  小薇生活在一个条件不错的家庭,父母都是教师,而且是出类拔萃的教师,从小对小薇的管教非常严格,事事都要做最好的,无论是做作业还是生活习惯,稍有不让父母满意的地方就是一顿训斥,甚至羞辱。所以一提到父母她就紧张起来,就算她在咨询室讲到这些的时候仍然有些紧张兮兮的感觉。
  咨询师引导她回溯她的早年——婴幼儿时期,她模糊的回忆起大约在她两岁左右的时候,因为尿床,经常遭到爸妈的训斥,她感到很害怕,但是越害怕越尿床。到了三四岁的时候,父母甚至开始恐吓:你这么不争气,以后再尿床我们就不要你了!她当时惊慌至极,当晚再次尿床。说到这里,她的身子在颤抖,进而抽泣,最后哭了出来,以至于痛哭不已!
  之后在比较轻松快乐的生活时光里,小薇的尿床现象得以改善,但每当遭到父母的训斥时,晚上还会尿床,而且后来泛化到凡是遇到父母对她的各种训斥和责骂时,晚上都会尿床。
  有一件事给她印象极其深刻,她自己讲是永生难忘:在她5岁的时候,有一次尿床之后,妈妈那天正好情绪非常不好,大发雷霆,打了她,而且还把她尿床的被子拿到幼儿园公开展示,说是不刺激刺激她,她是改不了这个臭毛病了。
  刺激的很好,羞辱的很成功,从此之后,她的这个所谓的"臭毛病"便一直没有改掉。
  写到这里,我还是有点痛心,尽管这样的极端父母现在很少了,但类似的情况在生活中还时常发生着,比如:
  有人指使别人做事不尽意时,会大发雷霆、训斥责骂,而那个做事的人担惊受怕、茫然无措,愈加手忙脚乱,真的越骂越晕越傻越糟,以至于最后真的坏事了。
  常见的话语有:我他妈就坐这里看着,这点破事,我看你这辈子还能做成么!
  一般情况是,越这样刺激,对方越手忙脚乱,越来越糟!
  惩罚是重要的纠错手段,但它是需要有铺垫的。怕的是为了惩罚而惩罚,为了爽自己而惩罚别人,而没有善意的平和的真诚的给予对方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引导。
  说的重口味一点:仅仅为了证明你是错的,傻逼的;我是对的,牛逼的。有点变态的感觉。
  这有些施虐心态,而对方在他长期这样的对待下,形成了相对应的受虐心态。
  刺激→→反应,形成固化的行为习惯模式之后,就算没有了那个训斥打骂的刺激出现,自己仍然会有相应的行为反应,因为那份刺激产生的心境感受已经印刻在了她内心深处。
  尿床是每个孩子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这实在算不上孩子的错。父母需要做的仅仅是接纳、面对、陪伴,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舒适自然的环境,消除他的紧张焦虑恐惧,尿床的现象自然会减弱以至消失。
  打骂训斥羞辱往往适得其反,孩子们真不是故意的,而是潜意识的。而造成屡尿不止的,往往恰恰是父母们的这种严苛甚至变态的惩罚。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完美的父母往往养育出完蛋的孩子!
  下面是另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简述:
  来访者周女士是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她的心理问题让很多人不可思议:她很自卑,竟因为觉得自己太丑了,以至于都不敢怎么照镜子。
  很多人都不相信,说她太矫情,太装,有毛病,而她却是一肚子的委屈冤枉。
  周女士的家庭很优越,她的母亲属于事业成功的女性,经营着一家不错的跨国公司,常出国,在她很小的时候由于忙事业没有时间照顾她,所以就把她送到她的一位远房姨妈家寄养。这位姨妈很是嫉妒她家和她母亲,把所有的不快不爽都发泄到了她身上,她印象中姨妈最常说的是:你这个臭丫头,比你妈差远了,又笨又丑!你妈这么漂亮,怎么生出个你这么个丑丫头呢!
  可以想象这是一个怎样变态的心理。
  十几年在这种环境中长大,比传销洗脑的效果还要强(想想当年的法西斯、纳粹)!从她记事开始就这样,所以她长大后,觉得自己丑陋不堪便很正常了。揭示心理机制:
  1、"暗示"(也有明示):你不行,你真的不行!
  2、"内化"到自己内心深处:哦,原来我不行啊!
  3、"强化"(一遍一遍的):哎,我是真的不行啊!
  4、"固化"为惯性思维模式,以至于形成自己的三观:我就是这样的人了,无能,废物一个!
  而且这种心理影响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若想摧毁一个人,首先摧毁他的思想、精神、心灵,有时觉得是何等的残忍。关键是这样的事、这样的人总是不经意的发生在我们身边。
  早年我们打击孩子所形成的心理创伤阴影,孩子们长大后或许需要用大半辈子来修复、疗愈。
  所以,请父母们不要不自觉的痛下杀手。
  我们谁也没有办法保证孩子成长路上一点都不受心理创伤,就像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一样,但是我们却可以把各种伤害、负向影响降到更低,让孩子尽可能的身心健康成长。
  这是新时代的父母需要做的,也是我们心理学人需要做的。
  原创文章持续更新,微信公众号搜索"高占民"关注即可。
  ——精英私人心理顾问:才少高占民
  作者简介:
  高占民
  已帮助过
  27人
  入驻年限
  4.6年
  预约咨询
  私聊
网站目录投稿:巧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