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每日都有三分之一的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其中许多往往属于情境障碍。 情境障碍是人对满足个人需要(不属于社会需要)的某一(或某些)情境具有良好(或不良)的心理体验,在外因触发下,引起习惯性的心理失控。情境障碍的前提是以满足个人需要为目的,具有个人主义倾向,如果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就不会发生情境障碍了。如人们对吃、喝、玩、乐这些情境具有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体验,那他们在外物(如精美食品、好玩的场面等)刺激下,就习惯性地产生了心理失控,如果不去,整个人整天甚至好几天都觉得难受,如那些网迷、电脑游戏迷。但他们这种行为事后常常会受到理性心理的谴责:"你怎么搞的?不该去又去了。"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如果不加以调整,轻则造成自控能力低,思维低下,重则将导致人的心理崩溃,引发各种精神疾病。同样,当某人对某一情境(如上课)具有不良心理体验时,那他就会采取规避的态度,如逃学、厌学等,当规避不了时,他的这种心理危机就会加重,最终将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表现出焦虑、不安、自控能力差、攻击性强、抑郁等心理特征。 其实,人们只要不特意去强调个人需求,走出"自我"的"围城" 用较客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现实,就能有效地克服和预防各种情境障碍,保持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