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早期经历对人婚恋生活的影响


  一`依恋期(0-18个月)
  当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生活环境,最适合的温度的自动的营养供给,甚至呼吸也不必自己劳神。这是婴儿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但是当他与母体分离后,即面对着一个陌生的世界:周围的空气温度使他感到不舒服,氧气和食物需要自己获取,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如果他在需要时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安抚和怀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但是如果在他饿的时候,得不到母亲的满足,不舒适和不安的时候不能立即得到母亲的怀抱,他便感到了死的威胁,因为这时候的孩子没有任何自我生存的能力,完全依赖于母亲的呵护。所以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里伤害,婴儿大声的哭泣便是表达他对死亡的恐惧,而不是仅仅是成人认为的一般意义上的哭闹。当然,百分之百能满足婴儿对依恋的心理需要的母亲几乎没有,由于各种原因,即便是最疼爱孩子的母亲也会有疏忽的时候。但是生活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冷漠的母亲,她们对婴儿的哭声充耳不闻,她们感到婴儿是自己生活中的负担和烦恼的根源,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终生。
  儿童:对遗弃的恐惧
  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需要的反应不稳定: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时候则不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以是多种的,如母亲的情绪不稳定,或者一个爱护孩子的母亲却由于工作原因不能时时守在孩子身边,还有一些母亲受了一些宣传的影响,认为不能溺爱孩子,不能要吃就喂,一哭就抱,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按顿吃奶的习惯等等,不到时间坚持不喂奶,任凭孩子哭闹,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情况:婴儿有时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呵护,有时候则不能,在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唯一所能做的事情就是竭尽全力地大声哭闹,经过一段时间的哭闹后,他的需要终于得到满足。这样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并且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观念。认为:只有不断哭闹才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爱护,才能生存下去,婴儿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淡而感到愤怒。母亲成为他的愉快与痛苦同一源泉,他在生理上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交替出现。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这种儿童我们称之为依恋儿童。
  成年依恋人格:如果依恋儿的处境不能在后来的成长阶断得到变化,他们的心理发育就停滞在依恋阶段。他们在这一阶段中没有得到的需要将会成为基本人格特征而伴随终生,在成年以后,他们对依恋的需要绐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我们会发现,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中心不满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每当他们认为自己被对方忽视的时候,便会感到被遗弃,就会愤怒,就会恐惧,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要求对方时时刻刻的关注,不能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他们总是在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关心,辜负了自己的爱,并总是试图用生气,吵架和威胁等手段来迫使对方来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和他们在婴儿时期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母亲的关心是一样的。由于强烈的不安感与对遗弃的恐惧,他们心中充满了嫉忌和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他们还是难以给对方以信任。生气,哭闹,吵架,猜疑,嫉妒都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归根结底,这是源于他们早年对母亲怀有爱与恨的矛盾情感。
  安女士和男朋友王先生一起来到医生的面前时,安女士告诉医生,王先生每天光是忙着公司的事,心里完全没有她。但是王先生却说,事实上大部分周未他都是与安女士一起度过的。安女士在周未通常还是挺愉快的。可是只要王先生一忙于工作,自己就很抑郁,就感到自己被生活抛弃了,她总是不断地追问王先生是否真心爱她?是否真的要与她结婚?如果她得到了想要的回答,便十分满足和愉快,如果王先生的表现不能令自己满意,她便会十分伤心,并马上转为愤怒,开始用各种语言来刺伤对方,或者滔滔不绝地数落和抱怨王先生的种种"不是",并且把他赶到客厅的沙发上去睡觉。在王先生上班的时候,安女士会常常打电话到他的公司里去,意图"了解"他的行踪,如果王先生能陪她在电话里多聊一会,她就会很满足,如果王先生正在忙,不能够讲,安女士便会愤愤地挂上电话。如果王先生再打电话过来,她便会变得十分冷淡,一脸不想谈的姿态。王先生告诉我说:"她简直像一个小孩子,喜怒无常,我真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她满意。"安女士的行为表现出典型的"依恋型人格"的特点。她现在正是无意识地用自己婴儿时期吸引母亲注意力的方法疯狂哭闹来吸引王先生的注意力,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遗憾的是,正是这种方法造成了与王先生之间关系出现裂痕。
  儿童:对拒绝的恐惧
  另一种母亲是持续的情感冷漠的妈妈,她也许本来就没有想要孩子,孩子的降临使她充满了懊悔和失望。她把孩子看做自己不幸的根源,或是一个错误行为的结果。也许她本性就反感孩子,正如当年她的母亲反感她一样。这种母亲对孩子在情感上是冷酷的,甚至很少愿意去抱一抱孩子,打骂孩子也是家常便饭。还有些母亲由于长期情绪处于抑郁状态,对孩子也是持续冷漠的,这种母亲的孩子我们称为孤独儿童。他们往往惧怕亲密的接触,虽然事实上他们也曾像其它儿童一样需要妈妈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因此婴儿自然而然地作出了一个痛苦的选择:回避一切亲密接触,并导致出一个结论:我没有需要。他们不常哭闹,似乎很容易满足,给他们什么就吃什么,并不在乎别人是否关心自己,似乎没有什么需要,他们构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了自我的需要。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这样的孩子常常被认是"好孩子","乖孩子"。妈妈为孩子早早就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而感到骄傲,在后来的生活中,孩子的这种所谓"独立性"也许会受到社会的赞许,甚至他自己也会为自己的"独立性"骄傲,但是不幸的婚姻生活在等着他。
  成年:孤独型人格
  如果孤独儿童的生长环境不变,他在幼年时期的心理特征将随着他的成长而成为他的人格中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回避型人格。如同幼年一样,他否认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质需要,事实上他不是没有亲密的需要,而是在幼年时期把这种需要放弃了。他们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因为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他们在配偶的选择上往往与依恋型的人有缘份,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依恋型的人往往较为主动,从而缩短了由于他的冷漠和退缩造成的距离空间,使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得以建立。当然,回避型的人在恋爱初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是一旦亲密关系确立之后,因为过多的亲近仍是痛苦和恐惧的,他的冷漠退缩特点就会浮出水面。由于性格特点,这种人在社会生活上较少物质需求,并富于独立和忍耐性,在事为上往往成功,为人们所赞许,但是他们的婚姻生活则通常是失败的。
  前面提到的王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回避型人格,在安女士和王先生的第一次治疗中,安女士显得十分愤怒:"你从来都不想主动的接近我,如果我不给你打电话,你决不会给我打,如果我不说周未咱们一起干点什么,你就永远在搞你的电脑,你简直是个冷血动物!"
  王先生冷静地回答:"我简直不明白你在说什么?好像天底下没有事情能让你满意,你老是在抱怨,抱怨这个,抱怨那个,你的要求太过份了,谁受得了?你怎么这么多的事?难道就不能让我们好好地呆一会儿?况且每一个人都有想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为什么你就不能自己干点什么?"事实上,王先生己经多次提出搬出他们同居的家,希望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即使在他们的关系比较融洽的时候,王先生也不喜欢在除了性生活之外的时候有任何亲密的身体接触,如牵手,如挽臂等,特别是在公众场合更是如此。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2
  二.探索期(分离期)(18个月至3岁)
  当孩子的生存环境稳定后,他们的生存本身己经不再是令他们时刻担心的问题之后,特别是当他们开始能够自己走路后,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都在等着他们去探索,他们的兴趣从如何吸引母亲的注意力逐渐地转向了周围的世界,开始要尝试着离开母亲的呵护去探索他的周围空间了。这就是孩子的人生第二阶段,探索阶段。(或称分离阶段)
  这时候,孩子一方面需要尝试着越来越多地离开母亲的身边,从而证实自己日益增长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他们心中充满对未知的恐惧和失去母亲呵护的不安全,因此他们同时又要求不断地得到安全感,这是个矛盾的心理需要。父亲的角色这时十分重要,他应该耐心地支持孩子充满好奇的离开妈妈去探索他的周围世界。这个世界可能是客厅,厨房,厕所,门外,甚至街道,公园等等。当父亲带着孩子离开母亲的视野后,再逐渐地让孩子离开自己。这时候陔子行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兴致勃勃地从父母身边跑开,但是马上又跑回来,投入母亲的怀抱,然后即刻又离开…不断重复,不厌其烦.当孩子一离开父母时,即感受到了不安.特别是当父母不在孩子的视线范围之内时,更是这样.他们需要立即回到父母的怀抱中去,这时,一个称职的母亲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鼓励孩子的"探险",她对孩子的行为,各种冒险行为并不横加干涉,她对孩子显示出的独立倾向没有感到不安,她明白这是孩子成长必须走过的道路,但同时,她也明白,孩子此时依然需要安全感和依恋,所以她总是让孩子知道:放心地走吧,等你回来了,妈妈还在这里等你,等着听你有趣的"历险记"。
  医生曾经在一个美国的购物中心看到了一对找不到妈妈的小姐妹,姐姐约为5,6岁,妹妹约为2,3岁,妹妹惊慌地疯狂哭叫,很多顾客和工作人员都试图安慰她,让她安静下来,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行,姐姐的眼睛也是含着泪花,却很冷静,医生意识到,今天的经历对这对姐妹的一生来说,其不良影响恐怕是不可估计的.
  如果这一阶段父母教育的方式不当就会造就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儿童:距离儿童和矛盾儿童.
  儿童:对被控制的恐惧
  有一些溺爱孩子的母亲可能在孩子的第一阶段(依恋期)做得较好,可以较多地满足孩子对依恋的需要,但是她在第二阶段上往往出现问题:她可能过份呵护孩子,生怕孩子出现意外而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行动.她们总是在冲着孩子嚷嚷"回来,那儿不能去""回来,那儿会摔倒的"这样,她就关闭了孩子通往外面精彩世界之路,她们这样做,可能是出于爱护孩子的本能,但更可能是出于自己对遭受孩子丢失遗失的恐惧,和自己对孩子的依恋,她们不能忍受与孩子片刻的分离。
  孩子的反应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孩子拒绝回到母亲身边,总是设法与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逃离母亲的控制。另一种则是人虽然回到妈妈身边,但是情感却对母亲关闭了,即在情感上保持距离。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孩子,他们允许妈妈抱,但同时总是把脸拧到一边,不让妈妈亲,她们最担心的是不要被妈妈控制和"吸收掉"。
  从表面上看,距离儿童与孤独儿童相似,实际上他们是从根本上不同的,孤独儿童从不主动,从不要求任何东西,更不需求接触,因为接触总是导致被拒绝的痛苦。而距离儿童则不同,他们通常在依恋期适应很好,他们的依恋需求通常能得到满足,但是当他们需要离开母亲时,问题就来了。他们不害怕亲近,事实上,他们也需要亲近,但是总是小心保持自己与他人的距离,他们害怕过于亲近,以至不能从母亲的控制中逃脱。
  成长:回避型人格
  距离儿童长大以后成为回避型人格,他们的人际关系无论是身体还是情感都是疏远的。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长时间忙于工作,喜爱经常出差的工作,喜欢参加各种室外活动,即便在家里,也总是埋头看书,看报,看电视。周未,宁愿忙于各种家务也不愿多坐下来陪自己的配偶,独立型人格需要自己的空间,配偶的亲密表示往往使他们浑身不自在。"你总是在控制我","你太粘","我需要一点自己的天地"是他们经常发出的抱怨,他们与孤立型人格不同,孤立型人格否认自己对亲密的需要,他们最喜欢那种来去自由的关系,当他们感受到了自己对亲密的需要时,特别是当他们感到某种内疚或对遭到遗弃时,便会从自己的小天地里走出来,向自己的配偶频频示好,去取悦对方。当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特别是当他们感到对方企图保持这种亲密状态,或对自己有进一步需求时,他们便会立即退缩,甚至生气:"你怎么没完没了?你的要求太多了!"迫使对方离开自己,等他们再次"出山"的时候,他们会"忘记"与对方间的不愉快,会奇怪对方为什么如此不高兴,他们会试图改变对方的情绪,或批评对方对自己的冷淡:"我都没事了,你怎么还没完没了?"如果气氛不能得到改善,他们会再次走回自己的小天地里去。
  病例:
  陈卫钧,一个成功的公司经理,是一个典型的回避型人格,他带着妻子张莉一起来到医生的诊所,希望医生能治疗张莉的"抑郁症"。经过与张莉的交谈,医生发现她的抑郁症是因为丈夫对她的冷漠态度引起的:"除了吃饭睡觉,他总是有他的安排,早上忙着上班,下了班不是去健身房,就是去飙车。晚上看球赛,好不容易等球赛看完了,他又说要一个人冷静冷静,考虑生意上的事情,如果我给他的办公室打电话,他总是嫌我影响他的工作。我不明白,既然他跟我结婚,为什么这么把我不当回事?"医生问道:"陈先生一直对你这么冷淡吗?"她说:"其实也不是,刚结婚时他挺好的,挺关心我的,可是没多久就变了,等我真的生气了,不理他了,他又会过来说好话,哄我,可是没好两天,他又变成那德行了,他总是在变,而且很多事情答应得好好的,到时候就变卦,实在让人受不了。"
  陈卫钧冷冷地说:"你知道我喜欢运动,我有很多爱好,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不高兴,难道我不能有一点自己的事情?"张莉马上反驳:"你总是没有时间跟我在一起,连一起吃个饭的时间都没有,可是却有时间跟秘书在一起,这事搁谁头上能不多想?"陈先生看来不高兴了,但是仍旧很克制地说:"我没有做对不起你的事情,我只要看谁一眼,你就认为我跟她上床了?太无聊了。"但是陈先生也承认,张莉是一个很贤惠的妻子,生活上十分照顾自己,只是太粘人,什么事情都想管,不给人留一点自己的空间。回避性人格很难全身心地去亲近他的配偶,总是有意无意地保持与对方的距离,每当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侵犯时,就会立即退缩,与对方疏远,但是他们的疏远是有限度的,一旦感到有可能失去对方时,他们就会又试图接近对方,使对方陷入困惑之中。
  回避型人格的另一种类型是我们常说的"花花公子"类型的人,他们需要不断地吸引异性的注意力,正如小时候需要吸引父母注意力一样,但是又不能保持与异性的关系,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来获取异性的爱,可是一旦进入一种稳定的爱情关系,他们很快就会感到厌烦,因为他们感到了被控制和被"吸收"的威胁,于是就设法摆脱和终止这个关系,但是他们对异性的依恋并不会因此而消失,他们很快就开始了另一段恋情,对他们而言感情是矛盾的。
  儿童:对失去的恐惧
  矛盾儿童的父母通常是那些缺乏耐心的人,他们总是想从教育孩子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或者总是忙于其它事情,所以总是鼓励甚至是强迫孩子过早地开始他们的探索和独立阶段,而忽视了孩子在离开父母之后又要回来以确认安全感的心理。使孩子在片刻的"探险"之后常常得不到父母的情感支持,从而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使他们陷入寻求独立和依恋父母的矛盾情结之中,成为孩子走向成熟的"后顾之忧",他们常对孩子说:"去,自己一边玩去。""没看见我正在忙着吗?""你是个大孩子了,别老缠着我。"结果造成孩子对独立的恐惧,害怕离开妈妈。这些孩子需要不断反复地确证父母是否随时都在关心着他们,爱他们。他们总是眼睛盯着父母,唯恐自己稍有疏忽,父母就会消失,他们需要父母时刻都在身边,他们使用一切手段来吸引父母的关注:眼泪,讲故事,问问题等等,但是他们与依恋儿童不同,生气,哭闹,抱怨不是他们手中的武器,相反,他们知道如何通过讨好妈妈,作出好孩子的样子,或者找出各种借口来得到母亲的注意力,例如一个医生的来访者回忆说:"我妈妈总是让我自己玩游戏或画画,然后她就自己消失了。她总是说:‘你现在长大了,不要老缠着妈妈,让妈妈休息一会儿。’没几分钟我就会找出各种借口,闯进她的房间去看她是不是还在屋里。这时候,她总是很不高兴:‘你没看我正忙着吗?’但我还是不断地闯进她的房间去打扰她。"
  矛盾儿童到成年后即形成追求型人格,他们总想出各种方法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与依恋型人格一样,追求型人格也惧怕被抛弃。但不同的是,如果说孤独型是害怕被人"拉回家",那么追求型人格则是害怕"找不到家"。对追求型人格来说,下班回到家看到家里的灯是黑的,早上看到配偶不在身边都是难以忍受的。他为了能够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总是力图取悦对方,伺候对方,为对方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生怕与对方产生矛盾或不高兴,因为他们怕对方离开自己。所以总是设法安排各种共同的事情:出外郊游,看电影,逛街,上餐厅,运动等等。他们总是压抑自己的需要,将对方放在首要的位置。他们不像依恋型人格那样,总是抱怨生气,他们是"贤妻良母"或"五好丈夫",很少抱怨生气,总是努力抑制自己的不快,习惯于看着别人的眼色,生怕对方不高兴。可是他们的种种努力往往并不讨好,而是使对方感受到窒息,没有一点个人的空间。对失去的恐惧常常造成猜疑和嫉妒。他们十分留意对方的行踪或者表情,对可能出现的所谓"第三者"非常敏感,这种人常常在暗暗地伤心落泪,感叹"活得太累",陈卫钧的妻子张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3
  三、自我的确认和能力的形成(3-7岁)
  这时的孩子开始体验到一个新的现实世界,他想要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以周围世界的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他开始了自我形成的生命历程,为此,他必须完成两件事,这些都会在一生中影响到他与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这就是:(1)他必须在自己的内心里建立起一个稳定和持续的自我形象,以及一个稳定、持续的他人(主要指亲人)形象。(2)确定对自己的能力的自我评价,从而确立自己的自信心。
  自我确认
  在三岁之前,孩子在父母不在自己身边时立即感到焦虑和被遗弃的恐惧,现在,大约在三、四岁左右,孩子的空间活动能力不断地增强了,以及父母不在他的身边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了。但他仍像以前一样,需要安全感,于是他就开始将父母的形象装进自己的头脑里,以便使自己在离开父母身边时仍然保持与他们的精神联系,保持心理上的安全感,就像我们把自己的亲人的相片装在钱包里,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看一样。
  由于孩子开始把自己从精神上与父母开始区分开来,换句话说,就是开始独立了,他立即面临的一个任务就是需要逐步地建立起一个关于自己的内心形象,即我是谁?孩子是通过游戏来完成这一任务的。他们装扮成各种动物,人物,卡通角色,等等来尝试自己是谁?自己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最终,各种动物,人物和卡通角色的特点经过自己的认同后组成一个独特的个性特点固定下来,孩子在扮演聪明的小白羊,凶狠的大灰狼,可爱的小兔乖乖,狡猾的狼外婆,以及官兵捉强盗…..到近来孩子们喜爱的美少女战士和灌篮高手,忍者龟….等各种角色中寻找自我,形成自我。这时的孩子非常地注意父母的认同,并强烈地希望和要求自己的父母与自己一起来玩游戏。
  在孩子的这一成长阶段,父母与孩子共同游戏,以及对孩子的游戏角色的反应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家长的反应决定了孩子将来的性格形成。明智的父母鼓励孩子尝试各种各样的游戏角色,对孩子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行为和性格都积极地给予反应,如"小白兔,你跳得真好看呀!"当孩子的角色扮演得到父母的积极反应,他就会继续尝试其它的角色来看看父母的反应。如果孩子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有足够的角色和模型供他选择,而且他的选择都得到父母的积极反应,他的成长就会将各种角色中的"营养"汲取吸收,集各种特点为一身,形成一个丰常丰富和高度个性化的独特人格。
  儿童:对羞辱的恐惧
  然而,大部分的父母对于这一阶断的孩子,方法是有问题的。他们由于自己性格和价值观的局限,总是希望让孩子成为自己头脑中理想的,或希望的样子,因此往往对孩子包括游戏方式,在角色扮演中的行为,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性格特点以及行为特点进行不同的反应。有的赞同夸奖,有时批评忽视,甚至打骂和惩罚,用这种方法来塑造孩子。(家长要引导孩子与邪恶作斗争,而不是责怪孩子,让孩子失了信心)这样,孩子的人格就被按照父母的意愿来扭曲形成了。我们现在有时可以在市场上买到方形的苹果或葫芦型的西瓜,非常有趣,自然价格也要贵出许多,据说这些瓜果在它们还没有长成前就涛在各种方形或葫芦形的模型里,于是这些瓜果就会按照模型所规定的形状生长起来。这种方法固然有趣,但是把自己的孩子塑造成方形的苹果可就不是那么有趣的事情了。
  很多父母,他们虽然在孩子的依恋期和探索期都能较好的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但是对于孩子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自我诞生"并不欢迎,孩子的这种自我形成使他们感到不安,因为这些可能不符合某些社会文化的见解,或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期待。我们中国人历来讲究对孩子的"家教",于是他们对那些孩子表现出来的不符合自己期待和要求的行为特点和性格特点给予批评拒绝,压制或惩罚:"女孩子不要那么疯,丑死了!""这些东西是女孩子玩的,你是男孩子,不能玩!不害臊""不要闹了,静静坐在那里才是好孩子"好孩子应该这样,好孩子应该那样…..(其实这些都没有圣经依据,即使有依据,是正确的道理,也应该引导孩子自己克服,而不是靠压制)
  于是孩子的人格就分裂成了两部分:一个是受到父母和社会赞同和强化的部分,所谓光明面的部分,另一个是受到父母和社会否定因而被压仰下去的部分.所谓"阴暗面"的部分。这是父母教育孩子治标不治本的结果。
  从此,孩子形成一个单一的,片面的人格,不再是一个拥有完整的自我的人,孩子会本能地对自己的"阴暗面"感到羞耻,甚至否定了它的存在。孩子将自己分裂成"好的"和"坏的",他会努力地压抑自己所谓"坏的"一面,表现自己的所谓"好的"一面,并将它作为自己唯一的自我形象固定下来。他总是在努力地控制自己,控制他的自然的人性中被否定和压仰下去的部分不要"显露"出来,以免受到羞辱,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和邪恶作斗争上面。(家长应该把圣经中对于人与罪的描述完完整整的告诉自己的孩子,让孩子知道神,撒旦与罪的关系,让孩子自己从小就开始和邪恶作争斗,而不是用压制来塑造孩子,用"模型"来限制孩子)
  成年:古板的人格
  刻板的儿童到了成年之后即可能形成古板的人格,这种人的性格固执,通常自我中心。缺乏灵活性,较少有感情的自我流露和缺乏同情心。他以自己的"精确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性思维"以及高度的理智为骄傲,而以流露内心情感为耻。因为这种人格较适于技术工作,显得比较冷静、理智,工作认真,一丝不苟,计划性强,在社会的竞争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常常事业成功,是公司或机构中的高层管理或技术骨干。他们这些性格特点也往往吸引了很多那些在性格上较为感性,不理智,依赖性强的异性,但是一旦组成家庭,这些性格特征就成为配偶痛苦的源泉。他们也往往会选择一个与他性格相反的异性作为配偶,因为她的身上具有自己失去的那些人格特点,只有与这样的人在一起才会使自己感到生命的完整,即我们常说的"性格互补",可是不幸的是,要不了很久,他就会开始不断地挑剔对方的毛病,正如他的父母当年对自己一样,不能忍受对方身上的自然的、自发的和任何看起来"不符合理性"的东西,在他的生活中,一切事情都应该是预先设计和计划好的,因此常常指责配偶:"头脑不清楚","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说什么""好好想想再说"他们视配偶为自己支配的对象,他们通常情感冷漠,甚至不近人情。
  他们最怕丢脸,过分强调自我控制,认为做人不要随心所欲,要有理性,他们把真正的自我深深地藏起来,于是显得很有城府,在婚姻中,他们控制欲很强,固执己见,并喜欢用冷漠来惩罚对方。
  儿童:对被忽视的恐惧
  另一些父母由于过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或自己的情感生活,完全忽视了孩子的这种自我确认的重要心理过程。对他们的自我认同的游戏完全不予理睬,不给予任何反应,拒绝与孩子一起游戏,完全不在意孩子在玩一些什么游戏。对孩子的游戏认为是幼稚可笑,不屑一顾,更不会对孩子在有些扮演中的角色给予积极的反应,如果父母从不对孩子说:"嘿!我们的小‘花木兰’回来了""你真是个‘小淘气’"不参与孩子的游戏….孩子将缺乏自我认识,缺乏个性,不知道自己是谁,不能形成明确的自我观念,不能清楚地区分自己与他人的界限,在内心里也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形象。他们总是表现出多重人格的特点,并在自己的不同人格特征中间徘徊不定,他们情绪不稳定,常会无道理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悲伤,一会儿生气,他们害怕被别人忽视,他们最受不了别人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因为这样会使他们不能感到自己的存在。
  这些孩子总是想得到父母和别人的注意,因此想尽办法表现自己,好象总是生活在舞台上似的,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正是这种过多地需要别人的关注和认可,造成了他们的人际之间的界限的概念模糊,也不能建立自己的界限,他们总是试图侵入别人的生活领域,也不能合理地保护自己的生活领域不被别人侵犯
  成年:顺从型人格
  不被重视的儿童在成人后往往形成一种"扩散型人格"。他们常常会抱怨:"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需要什么""你无视我的存在"。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观点甚至情感,而不敢成为真正的自我,象变色龙一样,随时会根据环境来改变自己的颜色(很自然的,没有一点刻意)。他们总是在察言观色,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总是过分地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对自我的认识完全依赖于别人的所应,他们的精力总是集中在如何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和关注。他们最怕被忽视,不被关心和关注,他们做人的标准是不要出风头,不要太有主见。他们总是努力地讨好和取悦对方,相信只要对方高兴,自己就会得到关注、爱和幸福。然而无论对方给与他多少关注,他仍然在抱怨自己没有被重视,没有被爱,或者没有被承认。他们总是在抱怨对方控制欲太强,情感迟钝,他们常说:"你从不关心我,什么事情都要按你的意思去做。"
  能力的确定
  孩子在确定自我的同时,或稍后的时间,通常从四岁开始,试图确定自己对外界世界的影响。看看自己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和极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成功的程度取决于他们的自我评价,他们开始与同伴甚至父母竞争(如竞争关注),炫耀自己的能力。他们尝试做各种恶作剧,并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如果得到父母的赞许,他们就会进行更进一步的尝试,直到受到父母的禁止,或责骂,他们才会停止。
  在这一阶段,父母的职责是鼓励,强化他们的各种尝试,同时建立明确的界限,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如果顺利,孩子便学习到如何正确的适应社会,父母的价值观就会开始内化为孩子的价值观。
  儿童:对失败的恐惧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尝试努力不是给予持续的鼓励和强化。他们对于自己孩子的奖励显得十分吝啬,因为生怕孩子会由于得到过多的夸奖而"骄傲自满",当孩子考试得了95分而欢欢喜喜地回到家,向父母报喜时,他们就会说:"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你怎么不跟人家得100分的比?"
  于是他们的孩子就会几乎每做一件事都在寻求父母的赞扬和奖励,如果没有得到父母的赞扬和奖励,他们就会继续努力,直到得到父母的赞扬和奖励。由于父母的鼓励和赞扬是如此的不易得到,孩子感到永远不够好,于是永远在追求成功和赞扬。他们不能失败,成功使他们自大,而失败则是使他们自卑和抑郁。但是无论多么成功,他们都不能享受自己的人生,因为他们会认为自己还没有足够的成功。
  成年:强迫性竞争型人格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成为一个狂热的竞争者,他们往往事业成功,蔑视道德,缺乏同情心。他们总是指责别人不努力,太笨。他们生活的一切目的就是竞争,竞争,再竞争,只有在不断的竞争中不断获胜,才能维持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不能容忍和承受任何失败,他们做人的标准是不要失败,不要犯错误,永远在追求完美。因为他们深信:"如果我是最优秀的,我就会得到爱。"他们在婚姻中总是要居高临下,控制对方,家庭也是他们竞争的战场,而对家庭的支配权就是他们竞争的目标。他们倾向选择一个能力明显比自己差的人作配偶,一方面要求配偶服从自己,崇拜自己,但又同时不断抱怨对方胸大无志,太笨。
  儿童:对竞争的恐惧
  有些父母从不给予孩子鼓励,总是在批评和指责,他们总是对孩子说:"你看人家某某多聪明,某某多优秀。""这孩子好不到哪里去了""这孩子将来怎么办?"这样的教育是让孩子不知如何表现自己的能力,即使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也往往不被父母认可。"学习不好,歌唱得再好也没用""这都是些歪门邪道的玩艺"孩子常常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敌意,他们从不公开地与他人竞争,也不愿意参与那些与竞争有关的事情和活动,如下棋、体育竞赛等等。他们胜利的方法是让别人失败,如背后说一些坏话,告状。他们为了避免失败或批评总是回避做出决定,却对别人的决定充满了不满或敌意,而且常常抱着幸灾乐祸的心理,等着别人的失败,他们缺少同情心,缺乏良心,他们回避一切竞争,却总是在抱怨不公平。
  成年:巧妙的妥协型人格
  这些孩子长大后,如同他们小时候一样,不喜欢参与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和运动,在人际关系中,喜欢当面奉承但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贬低和破坏别人的名声和形象,使别人痛苦而从不自责,他们通常从事低于自己能力的工作,从不公开与看起来比自己能力强的人竞争,而是表示无兴趣不喜欢参与竞争,说:"我从来不愿出风头"。然后通过贬低别人而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
  他们在婚姻中表现为表面上顺从,实际上消极抵抗,或通过巧妙的手段来达到目的,他们总是指现对方太要强,"什么都要听你的""你什么都要占上风"总是抱怨自己被控制,自己的能力不配对方的"承认"。
  医生点评:爱孩子是每个母亲都会的事情,可是如何去爱却是学问。用积极的态度养育孩子,可以给孩子一生的快乐。用消极的态度养育孩子,可以给孩子带来的是一生难以磨灭的痛苦,身为父母,岂能不注意?
  作者简介:
  张兰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4.6万人
  入驻年限
  11.2年
  预约咨询
  私聊
网站目录投稿:小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