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做企业与国外不同,国外企业只要专攻生产链中的一环就行,而中国企业则需要从源头开始,换句话说,就是从剪羊毛开始,一直到制成羊绒衫,每个环节,都要经过工厂的生产流程。"湖州珍贝羊绒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珍贝")总经理邱淦清告诉记者,在产业升级进程中,珍贝注重拉长产业链条,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发展,向高档次、高附加值化发展,从而赢得了国际品牌的认可与合作。 以核心技术打响品牌 1986年,珍贝在浙江湖州成立,主攻羊绒制品的生产与销售。作为江南唯一一家拥有从原绒采购、洗绒、分梳、染色、纺纱、针织到成衣完整生产链和营销体系的全能民营毛纺织企业,珍贝从全产业链入手,将每个环节都完美地衔接在一起。 1998年,邱淦清来到英国的道森集团参观,这是一家具有200年历史的羊绒公司,可以说是在全球羊绒品牌中的贵族,制造的羊绒制品达到全世界一流水准。道森集团的负责人向前来参观的人说:"品牌的成长、品质的升级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中国的羊绒还需要100年才能赶上国际一流水准。" 邱淦清听了,心里非常不服气,当即反驳:"不管现在中国的羊绒水平如何,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赶上你们!"从此,邱淦清在技术上狠下功夫,以国际一流水平作为目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这样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2012年5月,在清河国际羊绒交易会期间,道森公司特地搜集了珍贝的羊绒产品进行多项检测,惊讶地发现珍贝的产品已经完全达到世界水平。 能达到如此水平,其中一项最关键的因素是,掌握了羊绒产业的核心--羊绒资源。事实上,羊绒向来被称为"纤维宝石""软黄金",已足见其总量之稀缺。根据统计,全球原绒年产约1.6~1.7万吨,中国占比75%,尤其是在中国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的环保背景下,其产量不可能在近期有大的提高,可谓是"得羊绒者得天下"。 为此,邱淦清每年亲自奔赴新疆收羊绒。尽管企业越做越大,但二十多年来,每到采绒季节,邱淦清要花两个月时间,亲自带队,深入内蒙古、新疆牧区,采购最好的原料,甚至不少牧民只认他的脸,看见邱淦清才肯拿出上等好羊绒。 经过几年的摸索,珍贝已建立起一套比国家统一标准更为 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这也就保证了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严格的分输和把控。事实上,由于加工成本不断提高,在中低端和普通产品类别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对"中国制造"的替代生产力,将目光投向东南亚等地。目前,我国纺织业的优势在产业链条的完善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上,但是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断成熟,这些优势可能也会消失。 珍贝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其中在产业升级上加大力度,加大了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顺应市场变化,加快了技术改造速度,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劳动效率。比如国家检测只抽查产品的含绒率,珍贝内部却还要检测产品的羊绒纤维长度、离散细度、含粗含杂等关系到手感、保暖度的一系列指标。而珍贝的精纺39支纱,更是远超业内普遍的26支、28支纱产品,走在行业技术革新的前沿。 邱淦清告诉记者,在羊毛衫行业,如果品质不够好,很容易出现掉色的问题。而人一旦出汗,毛细血管张开,有毒的化学染料就会对人体皮肤健康造成伤害。目前,珍贝投入了高额研发成本,为追求高品质,不惜重金聘请行业顶级研发人员。这些工作看似耗费了巨大的成本,但实则长远看来还是有丰厚回报的。 质量为王是最大的营销 珍贝一直在广告投入中甚少,也不打折促销,产品价格几十年如一日。业内形容羊绒制品,就像一个艺术品,只有增值没有打折。 但是,现在的营销模式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把好东西卖出去,光靠品质是吸引不来大买家的。"我们不关注广告投入,这一部分的成本我们宁愿用在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内部机制管理,比如,我们会分阶段做调查报告,详细分析统计产品的售出情况,以供后续的生产和制造,这样就可以增加流通减少库存,同时也就节省了成本,这样,我们在质量保证优质的前提下,把成本分摊在自己身上,那么,消费者就是实实在在的受益人。消费者决定企业的输赢,企业的命运决定在顾客手里。产品踏踏实实做好不是短期的事情,对待顾客要像对待自己一样,用真心为对方谋利,不耍小聪明。最后,消费者一定永远站在你这一边,有舍才有得。"邱淦清告诉记者。 另外,在企业创新方面发展、品牌在经典与创新之间的衡量上,邱淦清表示,羊绒产品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固定的、经久不衰,款式设计很经典、不会有太大的变动。这是羊绒产品的属性之一,同时作为它的特性更吸引人。常换常新固然夺人眼球,却很容易流失生命力和一种可持续的动力。更何况,既要传承经典又要合理创新并不是那么容易,两者之间关于"度"的把握需要极其精准的判断和全新的突破。邱淦清表示,虽然珍贝的羊绒衫或许在款式设计上不是"百变伊人",但在工艺品质上却用尽了心思,即使某些细节有时不为消费者所一眼察觉,但也绝不能降低企业对产品精益求精的热情,这是一种品牌对自己和消费者负责的态度。 "只以赚钱为目的的企业是不可能可持续发展的,而要打造健康企业,产品的健康是首要任务。中国改革开放30几年来,民营企业普遍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契机。但是,很多企业因为没有意识到产品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无法继续生存。"邱淦清认为,企业在做产品的时候,心里应该装着消费者,如果不能从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消费者心里也绝对不会装着这个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