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遇到难题,或是不想面对的麻烦时,选择离家出走,或者赌气逃跑的态度来面对,实在是种危险且伤脑筋的行为。作为父母,不但要确保孩子平安无事,同时还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究竟有多么得不靠谱!这无关权力,而是态度问题。那么,当你的孩子跑出去,或者待在马路上,父母该做些什么呢?佰佰安全网为你解答。 一.孩子为什么会离家出走? 1.离家出走折射亲子关系问题 不少孩子离家出走是因为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压力,孩子离开家庭并不一定是因为分数,往往是因为亲子关系出现问题,孩子认为"我在这个家里不被接纳","爸爸妈妈没有那么爱我",自己感到不被重视;另一个原因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变化,受到刺激后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这时就会选择了离家出走。 2.选择出走引起父母注意 有时孩子离家出走不是因为贪玩,主要原因是孩子与父母沟通不畅,找不到宣泄情绪的出口。这个孩子选择了去网吧,来引起父母的注意,他不会去想因为离家出走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影响。类似事件的发生反映出亲子沟通问题,应该引起所有家长的反思。 二.孩子为什么容易做出冲动行为?发现"出走信号"应该如何预防? 1.孩子青春期,家长当"陪练" 青春期是儿童期向成年期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父母就像孩子的"陪练",因为孩子会不断跟父母互动,测试自己的言行是不是合适的、有效的,孩子对家长有臣服也有对抗,可能今天跟妈妈撒娇,明天就嫌妈妈嗦,通过这样的反复来建立自我。另外,处于升学阶段的孩子心情很焦虑,这种焦虑一般是家长、老师传递给他们的,"你要上个好初中,才能升入好高中,考上好大学","你要紧张起来,才能适应升学以后的学习",这些话都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如果我们能少施压,多关注孩子这个时期的成长特性,或许就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变化。 2.注意孩子心理变化的重要节点 一些特别事件的发生也会引起孩子巨大的心理变化,例如:孩子考试没考好,与同学发生矛盾,在校园受到欺负,转学,家人生病等。这些重要的节点都需要老师、家长特别留意。如果家长和孩子发生冲突,或孩子与同学产生矛盾,希望家长和学科教师能在第一时间告知心理老师,心理老师会分头给家长、孩子做心理疏导,然后再两者结合做亲子辅导。 三.找到离家出走孩子后,家长老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缓解压力,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1.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不妨把它看做一次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的机会,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相信孩子十分渴望听到家长的接纳和原谅,"我的行为不正确,但我也有苦衷"。孩子的要求其实并不高,他们很希望被理解。家长也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要把事件放大化、扭曲化,认为"离家出走、上网吧就是不学好,以后没有未来"。家长对孩子的忽略也应该引起重视,当家长开始调整自己,把目光真正地落在孩子身上,孩子就会知道"我是重要的",才会有安全感,自然就会恢复与家长的互动。当家长开始调整自身时,孩子也会发生改变。 2.有必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孩子回家之后,最好有专业的心理人士介入进行危机干预,给离家出走的孩子家庭做辅导,当家长对孩子说出:"对不起,孩子,是我忽略你了。"原本的矛盾会瞬间化解,父母动情的表达是修复亲子关系最好的药方。或者,可以让孩子跟他信任的老师、亲朋好友谈谈心。因为如果事件有太多人关注,本来觉得没什么的孩子,也可能产生一种羞耻感,为了防止孩子出现极端行为,尽量不要让孩子离开视线,让他跟喜欢的人、有亲和力的人一起相处,起到陪伴、教育、疏导的作用。 3.还孩子以平静生活 孩子出走事件可能会大范围曝光,孩子、家长将来可能会面对来自社会的压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减少对事件的过度渲染,把原本平静、有序的生活还给孩子,让孩子能从这个事件的压力和阴影中走出来,才能适应新的学业和生活。 四.家长应该如何跟孩子有效沟通? 1.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 亲子沟通分为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打招呼,如孩子放学到家跟父母说"我回来了",这是最低层次的沟通;第二个层次是讲故事,孩子愿意跟父母讲学校发生的事,家长也爱听,孩子会感到被关注;再一个层次是说观点,家长要注意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孩子,切忌告诉孩子"你这样做是错的,父母说的才是对的。"孩子会感到经常被否定,自身没有价值;最深入的一个层次是谈感觉,孩子告诉父母今天因为什么事情心情不好。"谈感觉"这个层次最难做到,我们往往强调事情的解决,忽略了孩子的感情和情绪。孩子离家出走往往是因为一时冲动,情绪无处宣泄。所以当孩子与家长发生冲突或矛盾时,建议家长先处理自己的情绪,再关照孩子的情绪,最后再讲道理。当孩子发现父母能够感同身受,自己处在被爱、被鼓励、被肯定的氛围中,这样的事情就会少发生。 2.养成表达感受的习惯 亲子沟通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父母多向孩子表达感受,并且给孩子养成表达感受的习惯。有些家长找到孩子后,出现短暂地惊喜后,就开始斥责孩子,有的甚至含着眼泪动手打孩子。为什么我们不能正面表达对孩子的爱呢?找到孩子后,告诉他"爸爸妈妈很担心你,时刻盼着你平安回来"。亲子沟通一定要正面表达你想要说的,如果情感表达能贯穿亲子互动的始终,孩子或许就不会选择离家出走。 3.家长向孩子学习沟通技巧 家长经常抱怨:"为什么我说的话孩子不爱听?"我们学校的心理沙龙会采用学生体验、家长观摩的方式。让家长观察孩子之间如何互动、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家长就会发现孩子们懂得相互聆听,然后再发表意见,然而家长常常急于表达自己,不听孩子的想法。通过这种观摩的方式,家长可以从孩子身上学习如何沟通。 一般情况下,孩子要离家出走,事先会考虑很多。有些孩子还会作出比较周密的计划,作出比较充分的准备。家长要做个有心人,留心孩子的反常举动。当孩子的心理障碍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凭家长或教师的能力不能较圆满地解决时,要及时求助心理咨询专家对孩子进行诊治,有心病切莫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