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时指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切实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抓紧消除城镇"大班额"。 2016年,国务院在《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的大班额。在今年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抓紧消除大班额"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充分说明"抓紧消除大班额"不仅是一项教育任务,而且还是一项高难度的政治任务。 大班额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有的是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进城转为市民,而城镇教育资源不足,进而产生了大班额;有的是由于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教育差异太大而带来了大班额;还有的是由于学校内部管理不善,班级发展不平衡而滋生了大班额。 原因不同,解决的办法也应不相同。因教育资源不足而产生的大班额,要深化供给侧改革,增加供给;因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带来的大班额,要加大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是大力发展乡村优质教育;因学校内部管理不善带来的大班额,要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严禁分快慢班,普遍提高教育质量。对症下药,对症施策,方能取得成效。 其次,要避免以行政化的手段,以简单分流的方法消除大班额。为了达到"抓紧"的效果,有些地方或学校就可能以行政化的手段,通过强制分流的方法,达到消除大班额的目的。如,按照户籍属地的原则,强制把农村来的学生分流到原户籍所在地学校读书;依照居住地的原则,把大班额的学生分流到生源不足的学校读书;进行数字分流,在报表上消除大班额,而实际上大班额仍然存在,如此等等。这些举措表面上是达到了"抓紧消除大班额"的目的,但它是以牺牲青少年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为代价实现的,是与政府提出"消除大班额"的初衷相违背的,也是与十九大提出的"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格格不入的。 再次,抓紧消除大班额既要有短期行动,更要有长远规划。抓紧消除大班额,在短期要有具体的措施,并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如,充分挖掘学校的办学潜力,统筹考虑区域内的师资配备,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尽可能地增加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把班额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从而实现2018年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的目标。 同时,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预测学龄人口的发展趋势,合理布局学校校点,少办大而全的大学校,多办小而优的小学校,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在自己的家门口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