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寒冬悄然来袭,留学生应该如何获得雇主青睐? 2018年就业市场遭遇寒冬,各大互联网公司频频爆出大规模裁员、缩减招聘规模的消息,知乎、美团、百度、滴滴全部榜上有名,尽管有些公司出面辟谣,但是这波风浪绝不是无稽之谈。然而,故事远没有结束,2019年春季,再次迎来"倒春寒",这一次枪口对准的是企业的中高层。 据透露,腾讯在2018年12月内部员工大会后裁撤约10%的中层干部。2019年3月15日,百度官方宣布集团总裁张亚勤将在10月退休,53岁的张亚勤申请退休背后,是百度在明确表达其"推行公司干部年轻化"的想法。阿里巴巴则是每年都会对员工进行大规模调整,目前,阿里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中,"80后"已占到80%。 企业人员年轻化,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看似是件好事,然而裁去拥有数年从业经验、见证企业发展的元老,或许还意味着企业对于新鲜血液的期待更高、要求更严。 就业市场寒冬悄然来袭 海归背景不会被区别对待 报出"裁员潮"和"996"新闻的大多是互联网公司,然而并不代表别的行业没有类似的事情。身处如此严峻的就业环境之中,被贴上"海归"这个金字标签的留学归国人员群体,是否还能在就业市场中熠熠生辉,得到雇主青睐? Lockin China联合GUCCU发布的《2019中国海外人才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互联网/电子商务、基金/证券/期货/投资、教育/培训/院校是收到海归简历数量占比最多的几个行业,大量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将进入竞争激烈的高精尖行业工 作。 而在对这些企业走访的过程中,不少企业表示,在筛选应聘者时,并不会因为候选人拥有海外留学经历加分,而是同国内毕业生一起对岗位胜任力进行一视同仁的考 察。 留学归国人员数量与日剧增 企业对留学生的筛选更加理性 留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并未受到雇主的特殊偏爱,究其原因,首先是留学市场不断壮大,留学生数量呈爆炸式增长,海归含金量有所降低。同时,留学生长期身处海外,对国内就业环境和就业信息的的掌握不准确,获取实习机会的难度也更高。 十年前,出国留学是罕见事,出国留学归来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如同"香饽饽"一般,受到企业追捧,各类企业都争相抢夺人才,开出的薪资,也远高于国内院校毕业生。当时的出国留学生,无论学术背景还是语言能力都更能得到雇主的认可。 然而在留学已经成为规模化产业的当下,这些优势已经越发式微。根据2019年3月27日教育部官网发布的《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2018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已达到66.2万人,回国人数达到近52万人。1978—2018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到585.71万人,学成归国人员累计365.14万人,学成归国率接近85%。 留学生数量的大规模增长,带来的是海归质量的相对下降。在学成归国人员中,包括全日制高中或者本科毕业的学生,也有一部分是通过合作办学项目出去进行学历"镀金"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一点,企业负责招聘的HR心中有数,供职于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招聘经理史倩直言不讳道:"我们在招聘过程中,很看重求职者毕业院校,不仅关注留学所在院校,也会关注留学前学生就读的学校,非正规全日制高中或本科的学生通常不予考虑。" 此外,十年前网络还没有如此发达,有过海外留学经历的学生,也是拥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思维、走在科技和时尚前沿的代名词。然而现在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地球村"等概念深入日常生活,打破了国家间的界限,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新闻事件,分秒之内便会扩散到全世界。曾经留学生具有的国际化视野优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显得微不足 道。 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全面国际化接轨,大力倡导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大学、中学甚至小学都在开设创新课程,留学生思维活跃、更具创新意识的论点,也不再站得住脚。小米科技责任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校园招聘负责人张坤向《留学》记者说道:"2018年以前,海外院校学生开放性和创新性明显更强,然而近年来国内院校也在大力发展综合素质教育,国内院校学生和海外留学生的能力以及表现越来越趋同。" 然而,留学归国人员数量增长的同时,国内应届毕业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人力资源和社會保障部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本土本科及以上毕业生数量将达83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应届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发激烈。从各大招聘会现场的火热程度中也有所体现,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徐培祥介绍,"2019春季留学英才招聘会学生流量比往年更多,参会学生达到4861 人。" 应届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相比于国内院校学生,留学归国人员反而存在毕业回国时间错过秋季最佳校园招聘季,不熟悉国内就业市场行情,不善于利用国内求职平台等劣势。职推推就业平台负责人王瑱告诉《留学》记者:"留学生回国时间集中在1—2月,然而国内每年9-10月的秋季招聘会是企业招聘规模最大、岗位最全的招聘时段,3—4月的春季招聘会通常是补录收到offer没来报道的以及未招聘到合适人才的岗位空缺。"秋季是国企、银行、大型互联网公司等大型企业招聘最为集中的时段,春招则以小型企业和大企业补录为主,很多大企业以及银行系统,只在秋季开通网申,错过就得第二年再申请。这对于秋季还身处海外的留学生而言,很可能错过最佳招聘时间。 不仅如此,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企业间竞争加剧,越来越多企业期望寻找能够快速胜任工作的求职者,那么,实习经历就显得格外重要。根据Lockin China联合GUCCU发布的《2019中国海外人才职业发展分析报告》,雇主筛选候选人的相关因素中,"相关实习和工作经历"连续两年排在首位,成为雇主最喜欢考察的因素。不得不说,在这方面,国内院校学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在实习信息的获取渠道还是自由调配的课余时间方面,都比海外留学生更具主动性。相反,留学生在海外找到专业相关的实习机会难很多,利用假期回国实习,成本又过于高昂。求职市场中,在实习和就业经历这方面应届海归整体略逊一筹。 随着留学生数量的增长,国内雇主对海归人才的选择趋于理性化,筛选辨识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希望通过留学进行学历"镀金",没有真才实学的学生,很难通过一张海外院校文凭在就业市场中获得优势。 留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或是出国动机和院校选择时埋下的苦果 不可否认的是,留学归国人员再也不能凭借海归的身份得到更多优待。很多留学生归国后,仍然会面临找不到工作、工资低、工作强度大等问题,这与许多留学生选择出国的初衷背道而驰。据启德教育发布的《2019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显示,就业因素(寻找未来更好的工作机会,66.4%)是中国学生最主要的留学动因。 这就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在决定留学时,知道自己会面临这样的境遇,你是否还会选择出国留学这条道路?毕竟只在经济这一项上,出国留学相比在国内学习就要多花费数十倍的教育成本。 随着留学市场的不断扩大,不乏跟风盲目出国的留学生存在:他们既没有想去的国家和院校,也不知道应该学什么专业。选择学校时,一味追求院校的世界排名;选择专业时,集中申请商科和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缺乏对自身能力和兴趣的考量,也缺乏对行业和就业市场的分析与了解。 "很多学生对国家政策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了解掌握不充分,国内企业招聘时,对于毕业学校的知名度和专业排名同样重视。另外,每一段时期都会有一批热门专业,它代表了社会人才供需状态。但这种供需状态是动态的,现在热门,可能毕业之后满大街都是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最后结果就是竞争激烈,工作难找。如果能够结合国家产业发展,对未来几年的就业市场走向有所了解,或许能更好的选择专业,并利用在校时间进行就业能力提升。"职推推就业平台负责人王瑱如是向《留学》记者说道。 因此,如何选择专业,就成为留学生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而专业的选择,又与社会发展趋势紧密相关。2018年6月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三大通信巨头纷纷表示计划2020年,5G网络实现商用。 2019年初,华为、小米、vivo等中国企业扎堆发布了5G手机,5G成为大众关注的新焦点。5G时代,社会将发生巨大的改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曾说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4G时代,带上一部手机就可以出门,证件、钱包都不需要,而5G技术的应用将突破人与人的连接,转变为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未来世界将是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5G将赋能各垂直行业。 猎聘网发布的《中国5G人才需求大数据报告》显示,5G相关岗位关注度和薪资都很高,但是5G人才依旧紧缺。从猎聘网平台企业发布的5G相关职位薪资来看,多数在20万—40万元;一些5G方面的资深技术专家,薪资更是高达50万元以上,其中也不乏年薪百万的职位。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人力资源中心副主任骆巍在2019东方讲坛·职业生涯《5G时代的人才需求》讲座上透露,5G岗位2019年将比2018年增加20%—80%。未来10年中国5G人才需求将达到2000万人,需求高峰期将出现在2020—2025年,其中2020至2022年间缺口最大,将达到200万人。预计跨专业人才,包括管理+IT、财务+IT、大数据+营销等人才未来5年将持续短缺,缺口将达百万之众。 以就业为目的的留学,专业选择很重要,除提前进行职业规划,了解职业兴趣外,还应该关注国家发展路线和世界发展形势,准确定位未来职业走向。 在就业大军中突围 留学生需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社会很现实,企业在筛选求职者时,最主要考虑的是求职者能为企业带来多少价值,5G时代人才缺口巨大,但是个人能力和专业储备是否能满足岗位需求是留学生应该考虑的问题。无论哪一个岗位,企业一定最注重对求职者专业能力的考评。 如果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过硬,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带来利益,无论是国内院校学生还是海归留学生,企业一定都愿意为高薪买单。只有在专业水平没有问题的情况下,留学经验和名校光环才能锦上添花。因此,无论就读于国内高校还是国外高校,深耕本专业知识和技能仍是第一要务。 专业知识外,学习能力也是企业考察重点。在学校里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然而企业更看重求职者能否在企业快速成长,解决岗位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据小米科技责任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校园招聘负责人张坤介绍,除了对应岗位的专业性知识外,小米通常还通过在校经历和项目、对未来规划的清晰性以及对未知事物是否有强烈好奇和求知欲望等方面来考察求职者。 马云和刘强东近日都在网上针对"996工时"发表言论,马云表示: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任何公司都不能强制996,但是应该向奋斗者致敬。刘强东则在朋友圈更新了"地板闹钟的故事",回忆了创业的艰辛:"京东还远谈不上成功,我们的国家还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我们还有很多贫困人口需要帮助。天上掉不下馅饼,我们只有拼搏奋进才能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随着人工智能、5G技术的发展,未来职业类型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一些曾經热门的职业也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然而真正在工作中,会发现许多岗位都有相通的基础知识打底,而企业最需要的,往往是具有自主学习、自我提升能力的员工,这也是海外独立生活学习能够提供给每一位留学生的,应当善于把握和利用。 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海归人员在选择企业时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选择适合海归就业的企业和岗位。经《留学》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大部分传统国有企业对于留学生应聘者无特殊兴趣,甚至对留学生能否适应国有企业工作氛围和环境产生担忧。而拥有国际业务的企业对海归群体寄有厚望,期望将海归作为高端人才引入企业。在国际市场运营、销售、拓展等岗位,留学生凭借了解当地文化、生活习惯、社交礼仪等优势,往往更具竞争力。 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招聘经理史倩向《留学》记者说到,"有一些岗位留学生群体更具优势,比如中国电建的市场营销岗位,需要常驻海外。"经了解,此岗位主要职责是与当地政府部门谈项目合作,因此,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当地文化习俗且掌握多语言沟通能力的海外留学生在此类岗位中颇具竞争力。 外语能力是留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主要竞争优势,求职市场中很多岗位要求应聘者具有流利熟练的英语基础,比如程序开发岗位,看似只要技术过硬专业知识扎实就可以,然而,据知名企业资深程序员表述:"程序开发用到的很多最新技术都没有中文资料,全是英语的,所以英语不好,很难成为一名好的程序员。"不仅如此,有些岗位工作中并不需要用到英语,但是留学生在海外的学习语言主要为英语,如果语言水平不达标,专业能力如何保证?留学生在学习语言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当充分利用,在职场中发挥语言优势,提升就业竞争力。 此外,经《留学》记者走访调查,同样的职位,企业不会因为候选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而给予更高的工资待遇。这方面,留学生的心态应该提前做好调整,尽管留学生的学习成本通常达到国内院校学生的十倍以上,但是短期内,仍然不应该将工资水平看的太重,而是踏踏实实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凭借留学期间的阅历和格局,工资收入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