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定语言,其他地方的人听不懂,即便弄懂了,也可能觉得泛味,不以为然。正因为如此,更显得地方语言更有特色,更有韵味。地方语言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语境下,特定的人群说起来,才有特殊的韵味,这些语言来源于生活,经过提炼,加以传播,使本地人家喻户晓,成为地方歇后语,然后,人们把这些歇后语运用到适当的地方,生动形象,胜过千言万语的解说,一听就懂,令人回味无穷。 在药姑山下的杨部地区流传这样一句歇后语:"互称胡师傅",这句歇后语的引申意思是人与人之要互称推崇、互相吹捧,以求得众人的尊重。非本地人听了这句话一定感到很突兀,如果我把产生这句歇后语的故事讲出来,或许你就能理解了。 河田村庄里,有兄弟二人,哥哥叫胡洛清,弟弟叫胡甫清,兄弟俩都是砖匠,也叫泥瓦匠。旧时的砖匠,做的都是农村的土坯房,技术含量不大,俗语说,砖匠没得巧,只把泥巴搞。意思是说做砖匠没有多大技巧,把泥巴糊好糊实就可以了。当然,胡氏弟兄的砖匠技艺还是不错的,两个都很精干,眼力劲好,也能吃苦耐劳,做出的活还让乡村里的人翘大拇指。只是,本地范围太小,建房的人也不多,难以满足胡氏兄弟需求。 一日,胡氏兄弟商量,哥哥洛清说:"我们光靠本地人建房,是吃不饱的,不如去隔壁湖南临湘找找事做,或许能打出一片天地。"弟弟甫清觉得哥哥说得有道理,欣然应允,答应愿意同哥哥一起去湖南临湘找事做。 兄弟俩收拾行装,步行至马颈时,哥哥又对弟弟说道:"过了马颈,就是湖南临湘了,从此时此刻起,你不要叫我哥哥,我也不叫你弟弟了,我们之间互称胡师傅。好不?"弟弟甫清迷惑不解,说"平时都叫惯了,为什么了改称呼呢?"哥洛清诡谲地一笑,说:"这个你不懂吧,临湘人都不认识我俩,如果我们互称胡师傅,人家就会觉得咱俩的手艺高,不是一般的水货砖匠,人家就会乐意请我们去做工。"弟弟甫清听了,觉得在理,便就答应了。 进入临湘地段后,兄弟二人彼此都是以胡师傅相称。果然,此法凑效,临湘人纷纷请胡氏兄弟去建房,在那里一年多没空歇过,赚了不少钱。 胡氏兄弟赚了钱回到村子里,好吃好喝的过日子,村子里的人羡慕得眼馋,知道弟弟甫清是个诚实的人,便问他在临湘赚钱的诀窍,甫清将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人,村子的人觉得互称胡师傅这个办法好,就你传我,我传他,慢慢传开了,慢慢越传越广,整个杨部地区的人都晓得这个事了,于是乎,"互称胡师傅"这句话就自然而然地成本地知名的歇后语,应用在许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