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鼻,又名玫瑰痤疮,多见于中老年人,其特点是在颜面中部发生弥漫性潮红,伴发丘疹、脓毛细血管扩张。皮损发生于面部,多见鼻部及其两侧。其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可能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由于颜面血管运动神经失调,毛细血管长期扩张所致。刺激性食物、胃肠功能素乱及内分泌障碍等可诱发本病。 ↓《方1.》↓ 地菊枇杷饮治酒糟鼻红斑期 生地黄15克,菊花12克,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栀子各10克,桔梗6克,黄连、甘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服7~10天 ↓《方2.》↓ 百部治酒渣鼻 【方剂】百部适量。 【用法】将百部用水洗净,泡于95%的酒精中,比例为1克百部用2毫升酒精,一般泡5~7天即可搽用。每日搽2-3次,1个月为1疗程。 【功效】解毒杀虫。 【主治】酒渣鼻 【验证】用此方治疗酒糟鼻患者13例,其中痊愈5例,显效7例,好转1例。经3个月随访,治疗效果稳定,治疗中未见过敏反应。 ↓《方3.》↓ 七花煎 【配方】月季花、鸡冠花、凌霄花、红花、金银花、野菊花、生槐花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3次服。 【功效】辅助治疗酒糟鼻。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90(10)。 ↓《方4.》↓ 硫黄酒 【配方】硫黄120克,白酒1500毫升。 【用法】上2味同煮干,取出,每用少许,将水放手上,化开敷涂外用。 【功效】辅助治疗酒糟鼻。 【来源】民间验方。 ↓《方5.》↓ 茭白治酒糟鼻 【组成】生茭白适量。 【做法】茭白捣烂。每晚睡前敷于患部,次日晨洗去。同时,每日用茭白100克煎水服饮。 【功效】利小水,解酒毒。用治酒糟鼻。 ↓《方6.》↓ 桑皮银花汤 【组成】银花30克,桑白皮15克,紫草、红花各9克。 【做法】将上述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1小时。 【用法】每日2次。 【功效】泻肺,凉血,解毒,用于治疗酒糟鼻。 ↓《方7.》↓ 鲜藕炒肉片 【原料】鲜莲藕500克,瘦猪肉250克。 【做法】鲜藕洗净,去青皮,切薄片;瘦猪肉洗净,切片调味。先起油锅,将肉片炒至八成熟,放藕片,炒至熟,调味即成。 【功效】滋阴清热、凉血,适用于血瘀型酒糟鼻。 ↓《方8.》↓ 枇杷叶蜜 【配方】鲜枇杷叶5千克,蜂蜜适量。 【用法】鲜枇杷叶洗净去毛,加水40升,煎煮3小时后过滤去渣,再浓缩成膏1.5千克,兑入蜂蜜,混匀,贮存备用。每服10-15克,每日2次。常用有效。 【功效】辅助治疗酒糟鼻。 【来源】民间验方。 ↓《方9.》↓ 马齿苋方 【原料】马齿苋适量。 【制作法】马齿苋煎汤。 【用法】每日洗1次。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酒糟鼻。 ↓《方10.》↓ 地丁银花汤治酒糟鼻丘疹期 紫花地丁30克,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各15克,连翘2克,栀子、玄参各10克,甘草5克,大黄3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服7~10天。脾胃虚寒者慎用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