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备课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关于备课,好多老师都是年复一年的重复,没有创意,更谈不上实用。随着教改的春风一次次的袭来,作为教师必须改变心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接受新鲜事物,接受现代的教学理念。因此,备课不仅仅是思考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学情、研究教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 1备课要依据学情,分析学生的认知情况 在我的地理课中,我要求学生课前学会预习:结合课本内容,尽量完成地理助学中的"学习过程"(不会做的空着不做),然后把地理课本中你认为重要的文字部分划下来,需要圈出相关的地理事物。通过课前的自主预习,教师就能了解通过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能掌握哪些知识,哪些内容存在疑问。课堂上教师重点指出重难点和疑点,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兴奋感。总之,课前安排自主预习,不仅能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还可以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备课要考虑到学生的合作交流 一节课哪些内容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哪些内容可以进行合作交流,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交流,又需要交流几次,教师在备课时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3备课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到分类指导,分层练习 如果教师预设的内容过浅,有些学生会吃不饱;如果教师预设的内容过深,有些学生怕吃不了,预设内容的深浅,教师要在备课中结合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思考。可以开展差异性教学、作业分层练习等。 4备课要研究教法 毕竟备课是教师出于自己的想法而设立的,没有考虑到学生及课堂中的意外事情的发生。教师要多研究教材,一句过渡语、一个知识点的突破,我们该如何表达,能让学生更易于接受,更利于理解。 5教师的备课还要涉及到课外知识,进行灵活拓展 我们一直提倡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既要基于教材,夯实基础,又要拓展延伸,扩大知识面。所以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课外知识的延伸,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更多的知识。 总之,要上好一节课,备好课是首要前提。备课时要关注学情、关注预习、关注合作交流、关注分层教学、关注课外知识的延伸等。让我们用心的去研究教材,做到能熟练地驾驭教材外,还要多关心学生,多研究教法,让我们的备课更具有计划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