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网站11月21日公布的一份文件,我国将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将就业率与专业的评估相挂钩,这种行为的根本目的是要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建立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的良性互动。但调整专业,到底应该哪方说了算? 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宏观调控,以我们的近邻印度为例,在上世纪中期,由于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未进行很好的宏观调控,导致80%的大学生分布于普通文理科和商科专业,而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其农林专业学科的比例一直在1%左右徘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设置专业时没有进行社会需求的调研和预测,其结果就是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大批毕业生就业困难。 调整专业,最好是由高校自己说了算。各个高校根据社会需求,打造特色专业,才是培养具备较强就业竞争力人才的正确途径。学科调整不能唯就业率而论。以就业率为标杆来决定某个专业的取舍,无形中就对专业进行了所谓的冷热划分,导致学生们一窝儿蜂地选择上热门专业。 专业有冷热之分吗?答案是否定的。专业是没有冷热之分的,只有方向的不同。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前些年一直说要砍,但随着物联网和软件外包迅猛发展,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这两年需求量大增,供不应求。如果当初砍了这个专业,谁来满足社会需求?在专业的设置上,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产业未来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充分调研,调研的结果才是学科调整真正的风向标。 教育是一种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对话,我们必须把过去的传统保存下来,交付到下一代的身上,这就是哲学、数学等基础学科存在的意义;这些就业率不太高的基础学科不仅不能砍,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建设文化科技强国,离了这些就业率不高的专业,恐怕真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