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宋官员洪迈说,几乎每个领导都有两个年龄,一个叫"实年",另一个叫"官年"。 顾名思义,实年就是实际年龄,官年就是档案年龄,这两种年龄相差甚远。 洪迈举例说:"江东提刑李信甫,虽春秋过七十,而官年损其五;知房州章騆六十八岁,而官年增其三。"江东公安厅厅长(提刑)李信甫实际年龄七十岁,档案年龄却只有六十五岁;房州市长(知州)章騆实际年龄六十八岁,档案年龄却到了七十一岁,由此可见,档案年龄可能比实际年龄大几岁,也可能比实际年龄小几岁,这在宋朝官场上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宋朝官员为什么不如实填报年龄呢?原因各别,下面我们来捋一捋。 宋太宗在位时,科举考试是有年龄限制的,过了六十岁就不能再考,就算考中了也不能做官;另一方面,科举考试的录取率又很低,这一届考不上,下一届还是考不上,连续考上十几届,六十岁到了,没资格再考了。 为了延长考试期限,一部分不自信的考生就会瞒报年龄,本来三十岁,报成二十岁,可以多考几届,等这批瞒报年龄的考生做了官,其档案年龄自然跟着考试时填报的年龄走,于是他们的官年统统要比实年小。 后来宋仁宗即位,政策变了,朝廷对屡次败北的老年考生大发慈悲:只要年满六十岁,无论考中与否,统统给予官衔,恩旨一下,考生们又开始多报年龄,本来五十岁,报成六十岁,以便在考试过后白混一个官衔,像这样的考生做了官,其档案年龄肯定会比实际年龄大。 北宋前期没有规范的退休制度,国家干部年过七十也不一定能退休,就算退了休也不一定拿到退休金,除非在任时做的贡献特别大,特别受皇帝宠幸,才有可能"恩许致仕,赏以半俸",即经过皇帝恩准退休,并按在任时工资标准的一半发放退休金。大多数干部不可能得到"恩许致仕"的机会,一卸任就断了经济来源,故此要想法设法多干几年,拼命延迟退休的时间,怎样才能延迟退休时间呢?最好的方法当然是瞒报年龄。 到了北宋中后期,政策又变了:国家干部年满七十必须退休(皇帝特旨挽留者除外),退休后的待遇比在任时还要好,"敕与一子官,如分司官给全俸。"(《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8)不但继续发放全额工资,还能让一个儿子免试为官,如此一来,老干部们争着退休,可是退休得年满七十啊,于是他们又多报年龄,好让自己提前退休,好让儿孙早日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