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精神分析解析不成熟的男人


  不成熟的男人就是心理发展停留在口腔期、肛门期、俄狄浦斯期、潜伏期或青春期的男人,他们无法进入亲密关系,不是好的恋人,也不是好的父亲。——Psy525.cn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1、信任对不信任,相当于口腔期;2、自主对羞怯、疑虑,相当于肛门期;3、主动对内疚,相当于俄狄浦斯期;4、勤奋对自卑,相当于潜伏期;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相当于青春期;6、亲密对孤独;7、繁殖对停滞;8、整合对失望。只有达到第六阶段的人才会谈恋爱,只有达到第七阶段的人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
  一、口腔期的男人
  刚出生的婴儿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完全依靠母亲的照顾,所以依赖性很强。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如果停留在口腔期,就会一直非常依赖他人,到处寻求别人的帮助、照顾和保护,喜欢"依附"于人,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手拿脐带,到处找地方接上"。这种人很粘乎,一粘上就很难甩掉。
  依赖意味着把自主权交给别人,这是非常冒险的,所以必须全面评估对方,随时监督对方,这就是控制。依赖和控制密切相关。因为依赖,所以控制。依赖性强的人,控制欲必强。
  口腔期的男人是关系取向的,对关系的需求比较高,喜欢主动出击,绰号叫"自来熟"。他们的恋爱模式叫"追女人"。他们把女人当猎物,穷追不舍,而且表现得足智多谋。对他们来说,情场就是战场。
  口腔期的人多半能说会道,对饮食比较讲究,人际界线不清,容易受他人甚至气候的影响。
  二、肛门期的男人
  肛门期的特点是刻板,循规蹈矩,规规矩矩,一切都按规则来,规则至上,以不变应万变,这叫"强迫性重复",也就是屡教不改。这种人,远看还不错,干净,整洁,老成持重,不苟言笑,责任心强,做事认真。走过了,你会非常抓狂。他简直就是机器人,不圆通,不解风情,甚至禁欲。
  他们对别人是不信任的,不会主动跟别人拉关系,显得比较"自恋",比较回避,很难进入亲密关系,不会谈情说爱,教育子女往往过于严厉。他们容易把别人当成假想敌,从而加重社交回避。如果情况不太严重的话,他们会把别人当成法官,很在乎别人的评价,因而缩手缩脚,畏首畏尾。
  他们对自己要求高,对别人要求也高,规矩很多。
  三、俄狄浦斯期的男人
  俄狄浦斯期的男人毛病最多,而最突出的是"恋母"。他是妈妈的好儿子,他非常孝顺妈妈。如果老妈和老婆都落水了,他肯定先救妈妈。俗话说:"孝子非良夫",这样的男人不可能对老婆好。
  恋母的男人必然受制于原生家庭。当小家庭和原生家庭发生矛盾时,他会倾向于原生家庭,这对小家庭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是致命的。《中国式离婚》讲的就是这种现象。恋母的男人不是好丈夫,也不是好父亲。对他来说,妈妈比老婆重要,祖宗比儿子重要。
  俄狄浦斯期的男人多半也是性压抑的。他爱妈妈胜过爱老婆,常常会为了妈妈而拒绝老婆。妈妈叫他回家,他就会把老婆扔在一边。如果跟别的女人太亲热,妈妈会吃醋,儿子会内疚。他不会处理婆媳关系。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老婆和老妈一条心,或者母性比较强,俄狄浦斯期的男人会把她当妈来孝敬。这种人比较容易爱上年龄比较大,或者比较强势的女人。在旧社会里,财主的儿子娶第一个老婆往往都是比自己大的,这叫"有银娶婆大","女大三,抱金砖"。
  俄狄浦斯期的男人容易陷入"三角恋"。这是因为,当他出生之前,爸爸和妈妈已经是合法夫妻,他是第三者、闯入者。他以后谈恋爱,也容易爱上有夫之妇。口腔期的男人喜欢"追女人",俄狄浦斯期的男人喜欢"争夺女人"。
  三角恋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同时爱上两个女人。这是因为,儿子对妈妈的情感是矛盾的,既爱又恨,从而把妈妈分为好妈妈和坏妈妈。好妈妈是圣母,坏妈妈是妓女,这叫"分裂"。他爱圣母,但不能跟她发生性关系;她不爱妓女,但可以跟她发生性关系。有的男人很花心,到处拈花惹草,也是"分裂"的表现。
  四、潜伏期的男人
  潜伏期的男人对性没有兴趣,所以不适合谈恋爱,更不适合结婚。即使结了婚,他也常常不能呆在家里陪老婆,而更喜欢跟朋友一起,喝酒,或者打牌。
  常常听女人抱怨,男人结婚以前粘粘乎乎、服服帖帖,结婚以后冷冷冰冰、忙忙碌碌,完全是两个人。有人把这种现象解释为"洞穴期",男人在不同的时期会进入不同的洞穴。其实,这是心理不成熟,停留在潜伏期的表现。他对性没有兴趣,但是,为了传宗接代,他把结婚的任务给完成了,然后又回到潜伏期。
  俄狄浦斯期的男人爱妈妈胜过爱老婆,潜伏期的男人爱朋友胜过爱老婆。
  五、青春期的男人
  青春期的特点是叛逆。你叫他往东,他偏偏往西。他不但跟别人对着干,也跟自己对着干,心里这么想,嘴里偏不这么说,更不这么做,言行不一,口是心非。这样的人谈恋爱,容易反复无常,非常纠结,或者过分暧昧,让人捉摸不透。
  叛逆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跳板,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一关。人在叛逆期,自我是混乱的,到了独立期,才统一起来,埃里克森称之为"自我同一性",也就是"身份感"(ID),知道"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自我混乱,自我矛盾,自我否定,一方面导致自我反思,或者思维反刍,沉迷于哲学思辩,宏大叙事,另一方面会热衷于"苦行",如体育锻炼、冒险、自虐、禁欲或纵欲,无病呻吟,玩忧郁。
  作者简介:
  袁晓阳
  已帮助过
  5045人
  入驻年限
  9.3年
  预约咨询
  私聊
网站目录投稿: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