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学科在中职教育中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既能提升中职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这使得语文学科在教学实践中具备与其他专业学科形成良好的互动条件,进而达到跨学科甚至多学科融合发展的要求。本文就中职语文教学与护理学科的结合进行阐述,从职业素养提升的视角进行了理性分析。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护理教学 职业素养 近些年来,国家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中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也相应提升,生源质量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并未随之改变。从当前职业教学的现状来看,中职教育对学生应用型技术的培养较为重视,而对公共基础学科缺乏足够的认可,导致中职语文教学"停滞不前"。一、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法,对中职生及语文教师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中职语文的教学模式等。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超过70%的学生表示在语文学习中所感受到的压力不强,超过50%的学生认为"学习语文就是为了得到毕业证书"。多数语文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尚不稳定,在语文学习兴趣与热情方面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语文学习兴趣的一贯性不强。此外,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表现差异较大,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明显好于二年级学生,这说明中职生随着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对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从对语文教师的访谈结果来看,多数语文教师认为中职生对语文学习的意义认识不清,这与當前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具有直接的相关性,现存的考核模式制约了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发现,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内容陈旧,学科之间的融合不足,语文学科与专业之间的联系微乎其微,很少涉及职业性特点。语文教学与专业的"脱节"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动机,语文教学内容没有很好地为职业教育服务。二是语文教学形式僵化,忽视了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缺乏与生活、社会、就业方向的联系,使得语文教学缺乏生气与活力。由此可见,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学科相结合是解决当前中职语文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二、中职语文教学与护理专业结合教学的现实基础 1.现实困境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语文学科与护理学科相结合进行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实践尝试,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存在一定困难,需要针对这些困难进行突破才能使语文学科与护理专业学科进一步融合教学。 从中职文化课的现实困境来看,职业教育系统对文化课的重视不足,文化课与护理专业课之间的权重失衡,"专业技能培养是中职教育发展生命线"的观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导致语文课的课时与内容被一定程度压缩。并且从教学评价体系来看,中职护理专业课的各种评价方式、考核机制、证书核发等相对较为完善,但对语文学科的评价缺乏标准,仅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此外,语文学科在中职教育中的定位不稳定、不科学,甚至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从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中职语文教学目标设置不准确,"必须、够用"原则使得语文教学课时与内容被随意压缩,考核也较为宽松,这导致护理专业学生在就业后,对语言文字掌握与运用的能力较差,尤其是在相关护理文件的书写上存在较大问题。此外,按照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开展的中职语文教学缺乏职业性,并且中职生与高中生在语文基础上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方式既不符合中职教育的目的所需,又不受中职生的欢迎。 2.现实条件 中职语文教学与护理专业相结合是建立在中职教育和语文学科自身性质基础上的,同时又顺应了中职文化课改革的现实趋势。从语文学科性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与护理专业教学的需求层面来看,中职语文和护理专业相结合教学的现实条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人文性的内涵追求自由精神,强调个体独特的生命价值,能够对学生形成很好的熏陶。工具性的内涵则表现在思维、交际与运用等方面,语文的工具性是学好并运用护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二是中职教育的职业性与学历性相结合的特点,必然要求中职教学需兼顾学生的专业成长和职业未来的适应性和发展性,而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文化学科,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是中职文化课改革使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基础能力与行为规范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使语文学科成为护理专业学习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三、中职语文教学与护理专业结合的方式与路径 1.中职语文学科的目标定位 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对语文学科做出科学、准确的目标定位,结合《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的要求,应将中职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进行明确的定位,通过语文教学提升护理专业学生在工作中的交际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使护理专业学生能够适应护理工作。在中职语文教学目标的定位方面,一方面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全面的素质培养服务",另一方面还需"为中职护理生专业能力的学习和岗位需要以及持续发展服务,为学生的终身教育发展服务"。从人文性与实用性出发,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与文化生活中能够运用语文知识完成工作任务。要通过语文教学提升中职护理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2.教学内容的变革 从分析当前的中职语文教材入手,通过发现问题来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结合护理学科知识与职业教育特点,对现行中职语文教材进行再处理,通过"删""增""重组""突出重点"等方法,兼顾时代性与实用性,积极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专业所学,加强语文学科与护理学科的联系。 一是"删",即删除缺乏时代气息、艰深晦涩的文章,以及与初中教材性比重复的文章,使教材更加精练。 二是"增",即增加与中职护理生的护理专业学习相关性较高的文章,比如能够提高护理生职业能力的教学内容,能够培养中职护理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文章。此外还应增加与护理类应用文联系的教学内容,将护理专业日常应用、护理应用文写作纳入到语文课堂教学训练中。 三是"重组",即将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与教学内容以模块化的方式进行重组,每个模块突出不同的主题,并在教学中与护理专业的相关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对学生实现模块化、循序渐进的培养。 四是"突出重点",即结合护理专业学习特点,以及护理生就业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突出语文教学中"听、说、写"训练,"听、说、写"是护理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将"听、说、写"训练结合护理工作的需求分为三个层次:听说是基础,培养学生聆听、发问、应答、复述等;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听懂"与"说好",比如交谈技巧、交谈礼仪、解释解说等;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包括日常应用文与护理应用文。 此外,在中職语文教材内容的变革方面,还应注重人文情怀类文章的整合,通过这类文章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系,使其在工作中能够坚守护理职业操守。 3.教学方法多样化尝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结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一是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创建教学情境,增加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态度体验感,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例如,在语文的第一节课上,先不要直接进入语文主题,而是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创设医院护理情境,比如医院实习场景,或者护理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经历的场景等,通过这些场景来激发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知识的兴趣,进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是案例教学法,即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与之匹配的案例情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仿照完成,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并给出自己的作品。比如在应用文写作训练中,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病案、护理记录等案例,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仿照完成新的作品,进而实现语文学科与护理学科的结合。 三是自学指导法,在课堂上以"提出要求"开始,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自学""讨论启发""应用检测""自我评价""课堂小结"等。 四是课堂拓展法,对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结合其主题,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职业道德教育素材,然后开展拓展教学。比如《科学是美丽的》一文,单纯地讲解过于单调,可结合护理专业,加入"医学是美丽的""护士是美丽的"等内容,用"治病救人、仁心爱人"的道德美来感染、熏陶学生,进而使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4.教学评价的丰富多元 语文教学评价也应进行变革,将传统的"试卷、分数"评价,改变为丰富多元的评价体系,倡导发展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及时发现学生的亮点,对学生的努力进行正确的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评价中,要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任务评价与考试评价相结合,突破单纯卷面式的考评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考评。 参考文献: [1]田利军.对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探索[J].河南教育,2014(3). [2]郑敏.中职卫校职业素养取向的语文教学探索及实践[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1. [3]常宇,韩明."工学结合"理念下中职护理语文教学中职业精神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