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职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在信息社会,计算机作为一个高效信息管理工具已渗透到各行各业,每个劳动者都必须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并在工作中灵活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应的相关人才需求也正在增加,这就为中职学校培养相关人才带来了良好机遇。中职院校应该把握住这次良好的发展机遇,发挥好职业教育优势,提高计算机办学效率。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学习了相关的办公理论,但是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1、学生的操作能力低、综合素质差。职业院校的学生,生源比较差,所掌握的计算机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在计算机的实践课程的时候,学习没有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积极。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注重给予适当的指导,没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失去了学习计算机的动力,很多学生虽然很清楚计算机的构成,但是却不能识别主板、显卡、网卡以及CPU等等实物,不能够组装一台电脑。一些学生很喜欢计算机,埋头学习专业方面的知识,不能够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及时沟通,实际上,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合作精神、个人修养、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比专业的知识更加重要。 2、教学方法落后。很多教师不能很好地重视实践教学,随意安排计算机实验的内容,经常是随意指定几个习题,就让学生做,也没有很详细的实验指导用书,缺乏一套有利于学生就业的实践教学内容的体系。计算机实践教学大部分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演示法,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学生仅仅需要跟着老师一步步做,表面上看学生是会操作了,但是学生却不能知其所以然。教师不能够利用网络的交互优势,不能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任务,不能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实际问题,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3、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合理的考核机制。专业课程设置当中过于注重计算机理论方面的教学,导致了学生就业产生很大的困难。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能够动手操作的实践型人才,不是仅仅知道理论知识,不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学生,理论与实践脱离。 实践考核标准不过硬,考试质量不过关。例如在进行一些上机考试的过程中,由于机房数量有限,很难让学生隔一台机器坐一个人,增加了学生舞弊的可能。另外,一些机器上的操作结果是需要立即给出判断的,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因此尺度不统一。加上为个别同学开调实验项目补考有一定的困难,很多教师在把握上就把尽量让学生及格作为标准。因此在部分学生看来,实验的考核无异于部分开卷考试,做得好坏,都是要过的。这也降低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 二、教育教学方法、方式的对策 针对上述现状,计算机专业要找到适合的专业设置,适应社会的需求,能够胜任公司工作的基本要求。 1、实施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主要是通过完成某个项目而实现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在计算机课堂上应该把项目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环节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创造潜能,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给学生以成就感,避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模式。通过项目教学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仅是对课堂上的改革,还要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很多学生走出校门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好地应用到工作中去,这种学用脱钩的现象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同时也对我国中职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能够弥补单一教学的缺陷,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一定知识学习后到实习企业进行实习,在实习期间发现自己知识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自主、积极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 3、学生自信心培养。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偏小,在受到一点打击后容易否定自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消极、孤僻,这就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这就需要中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自信心方面多下一些功夫,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或特长进行差异化教学,给学生提出适当的教学目标,在达到这个目标后给予相应的鼓励,同时在建立一个新的目标,让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中职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创设一定的场景,在一些自卑的学生参与进来,让其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得到学生及教师的肯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起他们对成功的追求。 4、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强化实践操作。根据中职生的职业要求特点,教学应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的培养。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要学好计算机,第一个环节就要加强技能的培训,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同时,教师可以模拟不同专业计算机应用的真实环境,使用多种形式进行授课,增强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性的实践锻炼。 三、结语 总之,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更要有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的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不是教师能够直接传授的,只有在机房中,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和体验才能培养起来。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了解学生们的需要,探询适合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左文英.关于中职计算机紧缺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9. [2] 牛富霞.浅谈如何营造浓厚的计算机教学课堂氛围[J].新课程学习,2011(5):49. [3] 李红波.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思路[J].高教论坛,2004(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