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西夏书事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西夏书事》是清代吴广成编纂的有关西夏历史的编年体著作。成书于清道光年间,有道光五年(1825)小岘山房刻本,分成十二册。民国二十四年(1935)北平文奎堂影印出版,分订为八册。迄今未见重印。
  吴广成(生卒年不详),字西斋,清江苏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县)人,史学家。吴氏生活在嘉庆、道光年间,其时学风崇尚考据,学者多由经学转向史学。吴广成采择唐以来正史、野史、文集以及笔记中有关西夏的资料,编纂成书。据载清人修撰西夏史的不下十余家,至今仅存张鉴的 《西夏纪事本末》 36卷、吴广成的《西夏书事》42卷、周春的《西夏书》15卷。另有民国初年戴锡章的 《西夏纪》 28卷。
  《西夏书事》共42卷。作者仿效《通鉴纲目》的体例,逐年排比史料,记述了自唐僖宗中和元年(881)拓跋思恭占据绥州、银州至南宋理宗绍定四年(1231)西夏故臣王立之与部分遗民入金约三百五十年的西夏历史。本书对西夏国主的世系与新、旧 《五代史》 以及《资治通鉴》 的提法有所不同,认为李彝昌是李思恭(即拓跋思恭)之孙,而非李思谏之子,经今人考证,此说较为可信。作者编纂是书,并非简单地排比史料,而是以加按语、加注的形式,对部分内容或解释、或考证、或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卷11中,在西夏国各机构下加注,分别记述了各自的职掌以及相应的属官,对了解西夏的政治制度极有帮助。在卷25.针对宋军报告西夏储有大宗粮食,认为可能有些夸大。又如卷16记载元昊时用兵无度,"得地不能据,军民死亡,创痍过半,国中困于点集,财用不给,牛羊悉卖契丹,饮无茶,一绢之直八、九千钱。"这种窘迫万分的经济状况,在《东坡后集》 中得到了证实。苏轼在为张方平作的墓志铭里,有西夏 一匹布值十多贯钱的记载。更值得一提的是西夏后期的历史,罕见于其他史籍,在本书中却得以保存,因此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本书最大的缺点是征引资料均未注明出处,迄今已发现有数处是对宋、元史籍的误引。如卷35谓根据《大金国志》载,宋高宗绍兴十四年夏五月西夏遣使赴宋贺天中节(高宗赵构的生日),其实,《大金国志》卷11的原文为: "夏,遣使于南宋,贺天中节。"此系金、宋每年夏、冬各一次的遣使应酬,而吴氏将"夏"附会为 "西夏",显然是错误的。西夏入贡南宋之事根本不能成立,所以,在使用本书材料时应该多加甄别,不宜径直作为一手史料引用。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西夏朝的实录、国史都没能流传下来,至今为研究西夏史的学者引为憾事。而正史中有关西夏历史比较原始、比较完整的当数《宋史》、《辽史》以及《金史》中的 《夏国传》(或称《西夏传》),可惜三史材料来源、修史角度、叙事详略都不一致,仅局限于西夏与此三朝的和战关系,对诸多社会事象,大多语焉不详。在宋人大量的文集、笔记中也有西夏历史的记载,然而散漫杂处,难以汇集整理,最为可观的是存世的西夏文文献,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包括法律文书、档案、碑刻、字书等,直接记录了西夏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真实面貌。遗憾的是上述资料已于1908—1909年被沙俄军官科兹洛夫盗走,现大部分藏于苏联科学院亚洲民族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内,除了1963年曾公布了部分西夏文文献目录外,迄今未公布全部所藏西夏文献。因此,尽管 《西夏书事》有疏漏讹误之处,仍不失为西夏历史的主要史籍。今人吴天墀在 《西夏史稿》一书中多次引用本书,并对其纰缪之处订正甚详。
网站目录投稿: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