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康熙为什么被称为圣祖解密康熙为何是圣祖


  1722年,康熙皇帝病逝,随后雍正成为清王朝的第五位皇帝,为雍正帝。在雍正皇帝即位之后,在意各位大臣讨论康熙帝庙号的时候,直接一锤定音在太庙奉祀康熙为"圣祖"。至此,清圣祖康熙就成为了继大清开国皇帝太祖努尔哈赤之后的第二个"祖"(准确的说皇太极才是开国皇帝,但是满人坚持称努尔哈赤为开国皇帝)。
  这不禁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一般来说,不是只有开国皇帝的庙号才能称"祖",后面的都只能称"宗"么。康熙帝凭什么能够称"祖"呢?
  我们先来说说皇帝庙号的由来
  中国古代对于皇帝的称号大多来自于谥号和庙号。谥号和庙号早在商周就已出现,谥号是对古代帝王生前作为盖棺定论,起"一字褒而华衮,一字贬而斧钺"的作用。在唐代以前,大多皇帝都是用的谥号,比如汉景帝、汉武帝。
  而庙号是古代皇帝死后专门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所用称号,在汉朝时形成统一制度,所谓
  "祖有功,宗有德,自非功德厚考,不得擅祖宗之名,居二祧之庙"。----《魏书·礼志》
  开国皇帝庙号为"祖",而其后有大功者可谓"宗"。所以并不是所有皇帝都能够有庙号,必须要做出重大贡献才有资格享受子孙供奉,整个西汉只有汉高帝(太祖)、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平帝(元宗)六人有庙号。
  但是到了唐朝以后,谥号开始成为对皇帝歌功颂德的工具,变得字数繁多且难记(如: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宋仁宗;这两个你记哪个??),且随着皇权的加强,唐代开始除了废帝,几乎所有的皇帝都能入太庙享受庙号,所以庙号这种简单的称呼就成为大家对皇帝最熟知的名片了。
  那回来说说为什么康熙帝庙号能够被称"圣祖"。
  一方面是雍正坚持所为‍
  在雍正继位后,关于康熙庙号问题,雍正是这样说的"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锡。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意思是康熙看似是守成之君,但功劳实则跟开创一个王朝没什么区别,所以称之为祖。
  认真来说,康熙帝这一生虽然平三藩、收台湾、三征噶尔丹等等,但并不能因此否定他之前三代人的努力,清朝并没有大规模开疆拓土,康熙帝只是大致在顺治时期的疆域上巩固皇权而已,何来开创呢?
  对比一下汉中宗刘询(汉宣帝),在军事上彻底消灭匈奴,平定羌乱,设立西域都护府,大汉天威自此远达葱岭万里之外。经济上整顿工商,抑制兼并,轻徭薄赋,百姓丰衣足食,粮食价格达到汉朝最低。文化上整理经典,将《史记》颁行天下,"霸王道杂之"的治国思想影响了后世2000多年,人家也不敢称祖。
  雍正为什么这样做呢?
  因为雍正继位经历了九龙夺嫡,继位之初,朝堂之上诸多大臣和自己并不是一条心,所以雍正皇位极其不稳固,想借此提高康熙的地位,来显示自己的孝心,以达到稳固皇位的作用。
  另一方面来说,这是皇权不断加强的一个缩影‍
  在明朝以前,士大夫与皇帝几乎是共治天下,皇帝想要好的谥号和入太庙你还不能得罪文官,否则分分钟喷的你下不了龙椅。
  但是中国封建王朝是越往后越是君权集中,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搞掉丞相以后,更是达到了君权碾压一切的地步,在君权高度集中之下,什么"祖有功,宗有德"的传统都不是事。
  所以在这种君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明朝出了一个成祖,清朝出了一个圣祖。
  只不过明朝还有点底线,朱棣身为朱元璋的儿子,本来就该他继位,但是朱元璋疼孙子乱了辈分。在朱棣死后他儿子朱高炽也只给他上了个太宗庙号,100多年后嘉靖帝为了打压文官,强行把朱棣的太宗庙号升为成祖庙号。
  而清朝的康熙帝则是身为第四代皇帝成为"圣祖",关键是"圣祖"这个庙号还不是一般的祖字庙号,像唐朝李氏皇族认老子为始祖,追封其为圣祖,宋朝则是追封财神爷赵公明为圣祖。
  再看看清朝雍正给父亲康熙定"圣祖"庙号,简直可以用恬不知耻来形容。但是又能如何呢?清王朝时期难道还想找出能和皇权抗争的士大夫么?
网站目录投稿:忆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