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联网+的经济环境和国家大量利好的创业政策的影响下,创业成本不断减少风险不断降低,为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了创业的洪流之中,但创业失败的概率却非常高,究其原因有社会的共性因素,同时也有作为大学生本身的个性因素,对于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在政策利好的条件下自身更要具备较好创业素质才能为创业成功打下夯实基础,而高校更应顺应时代经济变化重视起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为其成功保驾护航。 关键词:创业素质 培养措施 大学生 2015 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同时在报告中38 次提到"创新",13次提到"创业"。现如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已经买上了一个新台阶,在以互联网为媒介,以电子商务为平台的新经济环境下,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着巨大挑战。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及的中流砥柱,及时的转变思路适应互联网+新模式的经济环境,走出"铁饭碗"的桎楛,培养创新意识,发挥创造力走自主创业之路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波仍在,通过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助于缓解就业难的态势并有效解决一部分群体的就业问题。 大学生成功创业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具有创业者应有的基本素质,故而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成为了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一个关键因素,那么作为一名创业者应具有以下几种必备素质: 一、大学生创业必备素质: 第一,要具有强烈的创业渴望,创业的渴望是创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这种渴望的影响因素是多样化的,即受到家庭、社会和学校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个体影响,而通过环境的改变和刺激是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有效方式。 第二,开放的性格和优秀的个人品质、以及良好的心里素质。创业者应有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新理念的开放性的性格特征,同时要喜好与他人沟通交流,同时作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还应具备诚信,乐观向上的个人品质和百折不挠的心理素质。 第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要求大学生创业者具有独树一帜的眼光,要有善于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好问题发展的规律,提出假设和论证最终解决问题,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大学生创业者站在时代前端,视野开阔较其他创业个体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素质基本现状 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50万人, 2015年新毕业大学生创业比例同比增长近一倍,全国逾千万的网络创业群体中大学生占到六成。2014年近40万归国留学人员中15%选择了自主创业,与2013年、2014年相比,2015年选择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有所降低,比例由2014年的76.3%降低至2015年的71.2%。选择创业的毕业生比例上升,比例由2014年的3.2%上升为2015年的6.3%。 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时就创业的人群,三年后仍坚持创业的比例为47.5%。其中本科有44.8%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有49.6%的人退出创业,选择了受雇全职工作。高职高专有48.9%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有42.7%的人退出创业,选择了受雇全职工作。数据的变化表明,在国家创业政策的激励下,在"双创"热潮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创业热潮开始兴起,但是每年都将近有一半的大学生却没有将创业进行到底,半路退出,更多的大学生面领着创业失败的局面,从大学生个人主观分析,主要原因还是出在其缺乏相应的创业素质。 首先、缺乏足够的创业动机,进而缺乏持久性。很多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规避就业风险和困难或者主要是为了获得较好的收益,但真正支持创业者持续开拓创新的内驱力还是要来自兴趣、爱好、理想等等,浅薄的创业动机很难支撑长久的创业动力。当前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更多的具有偶发性,对自己的事业没有长久的规划,摸着石头过河的成本不是每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可以承受的 其次、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虽然大学生接触到更前沿的信息和理念,但是初入社会见识太少,欠缺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的能力,而且受到传统封闭式的教育方式的影响,很多同学缺少独树一帜的思考方式,以及较强多角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没有足够的资本去承担过大的风险,缺少冒险精神。 再次、当代大学生普遍不具备坚毅的品格和果断的执行力。机会总是转瞬而逝的,而大部分作为都市子女的90后往往缺乏百折不挠的精神,和独断的判断执行力,做事优柔寡断,遇难就退,很难成功经营一个企业。 最后许多大学生创业只凭一腔热血没有,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不懂企业经营,不了解相关学律法规,不清楚企业运营方式和企业结构,现学现卖对于缺少人力物力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无疑是异常困难的。 三、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有效措施 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素质,使其充满创业激情的同时,能够更理性更有条理的对待自己的事业是大学生创业问题中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在大学生创业素质的课程培养体系,搭建创业实验基地,营造创业文化氛围等几个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具体来说有一下几点: 1.紧跟时代步伐,更新创业课程体系,合理构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创业课程的设置是为了适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大环境的大势所驱,大学的创业课程要在以往注重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更近一步,向实践教学迈进一步,在课程设置上要增添创业相关课程,开始关于创业者所应具备的经济、法律企业管理的相关课程,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储备。对于教师要求新的要求,老师要由创业教师的角色转化为创业指导教师的角色,要求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创业实践经历,能够给学生以最直接的指导,同时要对专职的创业教师进行有规划的及时的培训,并允许创业教师在校进行创业项目的开展,同时可以多聘请一些优秀的成功企业家开设创业教育讲座,增强创业意识,普及创业知识等,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宽学 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 管理能力。 2.组织学生积极开展校园创业文化活动,鼓励组队参与国家创业比赛项目 创业氛专业教育为基础,结合创业项目指导的一体化的多层次的创业教育模式,摆脱枯燥的理论教学,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让学生探究自己内心深层次的创业的动机真正摸索到自己的创业理想,保证持久的创业激情。围的营造,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有着很大的影响,学校要依托学生团体和宣传干事构建起一批高素质的创业宣传队伍,利用学校宣传橱窗、报纸等媒介做好创业文化氛围的渲染,让学生及时了解到国家的创业利好政策和良好的创业前景,并在学校积极开展创业活动如"商业计划书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等,并组织学生队伍积极参加"挑战者杯"等全国性质的创业大赛,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铭感度。 3.搭建创业孵化基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在学校内部为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帮助学生构建创业孵化项目,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上给予正确的指导,在大学中课成立创业中心,组建虚拟创业项目,适当条件下推广成为可盈利的成功的企业项目。创业孵化基地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依托基地活动强 化学生的创业意识。让学生在老师的教育引 导下,在教育活动中了解和认识市场形势, 了解和认识地区经济特点,避免学生创业的 盲目性。二是依靠基地实习,完善学生的创业 知识结构。三是通过基地实习,激发创业情感,增强创新精神,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4.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培养学生向上乐观的性格和百折不挠的坚毅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环,并越来越受到学校重视,当代学生普遍存在抗压能力差,应对挫折能力不强的现象,通过心理课程让学生更多的掌握主动控制情绪的技巧,搭建一个良好的情绪宣泄途径。通过开展创业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分析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指导学生培养创业心理品质,形成良好 的创业心理素质。 5.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教育相结合,树立大的创业观念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学生尽早的树立职业理想,找准大学努力的目标,做好准确的规划,根据不同学生的自身特点要有不同的职业规划引导,对于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要及时的引导,不能一味的提困难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于不具备创业特质的学生,要鼓起其根据社会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综合竞争力。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大的创业观,创业不仅为了自身发展更要考虑到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回家乡创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创业,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大学毕业生走自主创业之路,是一条艰难的道路,需要我们国家社会给予最大的关注和政策利好,同时更需要大学生本身具有较好的创业素质,从高校入手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业素质,提高其核心竞争力,降低创业失败率,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入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陆瑞新,曹会勇.如何培育大学生创业素质[J].文教资料,2007,(1). [2] 林莉.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6) [3] 熊花.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途径研究[J].黑龙江史志, 2008,(14). 作者简介 郝宝强,男,1981-,辽宁铁岭,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生,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