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不经意间的模仿令我们更亲近


  经验说:东施的故事告诉我们没事儿别随便模仿别人,一不小心就丑化了自己。
  实验说:人们会无意识地模仿交流对象的一举一动,这样的模仿恰恰能使两人更加亲近。
  在与别人交流过程中,你或许认为自己从不刻意模仿对方,但仔细回想一下,和一个人聊着聊着,自己说话的语调是否会和对方有些相似?是否会一不小心蹦出几句对方的口头禅?亦或是当对方微笑时你也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微笑?
  心理学家发现,模仿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发生,而它恰恰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使交流变得更加愉快。
  01
  不经意间的模仿   纽约大学的坦尼亚?恰特兰(Tanya L. Chartrand)与约翰?巴奇(John A. Bargh)教授通过实验发现,在相互交流时,人们会无意识地模仿对方。   实验中,参与者要在两个不同的房间与别人交流,他在两个房间中所做的事是一样的,均是和一名伪参与者(实验者请的托儿)轮流描述三幅图片的内容,唯一的区别在于对方的肢体动作,在两个房间中对方的动作是完全不同的。研究者在交流过程中设定了搓脸与抖动双脚这两个动作,当一个房间中的伪参与者搓脸时,另一个房间中的伪参与者则会抖动双脚。研究者将整个谈话过程通过摄像记录下来,并对参与者的肢体动作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当对方出现搓脸动作时,参与者搓脸的次数便会猛增,同样的,当对方抖脚时,参与者抖脚的次数也会猛增。   这份不经意间的模仿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杰西卡(Jessica L. Lakin)教授认为在语言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时代,模仿可能是人类相互交流的主要形式。而在那个危机四伏的时代,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则更有利于生存。因此,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模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与他人拉近距离的社交手段。   02
  模仿,拉近彼此的心   荷兰内梅亨大学的玛里勒尔?斯特尔教授(Marielle Stel)通过实验发现,在交流过程中,模仿对方的表情等非语言信号,可以感受到对方的情绪体验,而当对方发现自己被模仿时,反而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模仿使整个交流过程变得更加流畅顺利。   实验中,一部分参与者担任描述者,另一部分参与者则担任观察者。描述者要观看一段视频(有趣可爱的迪士尼动画或是母子分离的悲情片段,其中不同的视频内容诱发不同的情绪,前者诱发快乐,而后者则诱发悲伤或愤怒),随后他要将视频内容与观察者分享。与此同时,研究者将观察者分为两组,一组观察者在交流过程中要模仿对方的一举一动,一个皱眉,或是一个微笑都不能放过。而另一组观察者,在交流过程中则需要克制自己模仿的欲望。在整个交流结束之后,每一位参与者都需要完成一份调查问卷。通过这份调查问卷,研究者对参与者在交流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以7分制量表测定快乐、悲伤或愤怒的程度)、与对方的亲近程度(呈现6张图片,以两个圆的相交程度来代表亲近程度)以及对交流过程的体验(以7分制量表测定其对交流过程中流畅程度的体验)进行测定。   研究发现,当观察者模仿对方的表情时,他们的情绪体验更加一致,同时,交流双方都感到与对方更加亲近,对这段交流过程的评价也更高。   03
  模仿不是万能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模仿都会给对方带来好感,格罗宁根大学的刘佳教授(Jia "Elke"Liu)通过实验发现,当参与者惦记着钱时,在交流过程中,倘若对方模仿他的一举一动,会使参与者对对方的印象大打折扣,并且会认为对方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反之,那些没有进行模仿的人反而得到了参与者的好评。这是由于当人们惦记着钱时,他们更渴望独立行动,不希望受到他人的影响,而模仿作为一个增进社交的好方式,在这里则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 不过,不论怎样,在交流过程中,适时的模仿,能够帮助我们走进别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令谈话变得更加愉快,尝试一下吧。   参考文献   Chartrand, T. L., & Bargh, J. A. 1999. The chameleon effect: The perception-behavior link and social inter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6, pp. 893-910   Elke Liu, Vohs. K& Smeesters.D(2011). Money and Mimicry: When Being Mimicked Makes People Feel Threatened,Psychological Science. 22(9)   Gueguen. N, Jacob C & Martin. A(2009). Mimicry in Social Interaction: Its Effect on Human Judgment and Behavior.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8, 253-259   Stel. M & Vonk.R(2010). Mimicry in social interaction: Benefits for mimickers, mimickees, and their interaction.,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101,311-323   作者简介:   卢会醒   已帮助过   2人   入驻年限   8.8年   预约咨询   私聊
网站目录投稿:雪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