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8月24日刊文,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提供了两份重要的在长征时期的战术史料文件,一份四渡赤水时期的《野战军渡江作战计划》,一份强渡大渡河时期的《当前情况及战术摘要》。充分体现了当时红军的参谋文案作业水平和战略战术指导思想,在科学的战略战术指导下注定了红军必将战胜国内外反动派的未来。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分析,虽然战术史料上的图示显得比较简陋,但是作为基本的战术指导文件,这两份文件充分显示了红军一直进行的正规化战术教育努力。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黄埔军校作为士官的基础作战技术培训的短训作用也随着苏联教官的被排挤离去而名存实亡,彻底沦为各个军阀刷资历的名义军校。失去了这个起码能保证基层军官半年短期培训训练的革命军事学校基地,从1929年起,红军以各部队随营学校为基础,一直进行着军队军官正规化教育的努力,先后建立了彭扬步校,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红军大学等。 十大元帅之一的刘伯承的一件重要功勋,就是从苏联回国后,完整的翻译了《苏联红军步兵战斗条令》,将世界四大军校(法国圣西尔军校、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之一伏龙芝军校的先进经验带给红军指战员。 而红军每战必定组织总结经验会议的军事民主制度,将对战争有利的经验快速的传播出去,面对在1933年才开始在德国顾问团帮助下进行正规化建设的,而屡屡因为政治上的反动和内部斗争导致无法完成的国民党军。红军本身就一直掌握着更为接近世界先进军事理论和科学的战略战术。这就是红军能够一直坚持并且夺取胜利的原因。 以下为军报文章全文 红军长征途中,几十万国民党大军围追堵截,沿途还有无数道天然屏障阻隔困厄,令各路红军时刻处于险象环生的境地。但英勇的红军将士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创造出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一个又一个"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的经典战例,一次次击退追兵阻敌,突破重重包围。正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到的:"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这是聪明的指挥员的出产品",科学的战略战术指导,灵活地运用战术原则,无疑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有力保证。 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围歼中央红军于川黔边境地区的企图,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迅速脱离敌军重兵压境的遵义地区,北上渡江。1935年1月20日,总司令部下达《野战军渡江作战计划》:"渡过赤水,夺取蓝田坝、大渡、江安之线的各渡河点……在尾追之敌紧追我后,而我渡赤水与渡长江发生极大困难,不能迅速渡河时,则应集结兵力突击尾追之敌,消灭其一部或多部……"随后,根据战场形势变化,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完成了长征中一次出奇制胜的精彩军事行动,以至于国民党追剿部队也不得不叹服红军"神机妙算,出进无常"。 中央红军北渡金沙江后,在战略上形成了有利的新局势。1935年5月25日,红军将士以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革命精神强渡大渡河。1935年9月总司令部编制的《当前情况及战术摘要》中对渡河作战中灵活多变的排兵部署、渡河技巧和防御战术做了详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