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发展,流血上市,企业倒闭的风险并不仅仅只是创业公司才会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上市公司的担忧。近期很多中国企业争相上市,多数公司并没有真正扭亏为盈,靠着投资机构的钱生存和发展,趁着寒冬来临之前上市融资,将风险转嫁给二级市场,获得更多喘息的机会。 这一现象不仅在中国普遍存在,美国也是如此,阿尔法公社近日从彭博社了解到从2010年初上市的150家美国科技公司,37%的公司在过去12个月中是负现金流状态,企业营收不足以支撑公司的运营成本,大家靠着融资维持生存。 资金在燃烧 根据彭博社的研究显示,从2010年上市至今的150家科技公司里,近40%的公司目前都处于负现金流状态,少数公司更因为快速烧钱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虽然烧钱是目前市场中科技公司普遍在做的事情,但是根据彭博社的调查显示,几年前情况并非如此。2010年处于负现金流状态的公司只占29%,按照当时科技公司们使用资金的节奏,绝大多数的公司都不会存在一年内用尽现金的风险。 这次研究的对象里,既有经验丰富的上市公司,也有新上市的科技公司。虽然美国目前正处于有史以来最长的牛市,但是相对于经验丰富的老牌公司,年轻科技公司们的财务状况更加脆弱。常规业务带来的营收无法覆盖运营成本,只能靠不断的融资与烧钱生存下来是很不健康的,如果市场需求不足,或商业环境恶化,在没有外来资金注入的情况下,公司随时可能会遭遇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而且无论面向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进行融资,都会进一步稀释股权,让早期投资者处于风险之中。 对于早期公司,尤其是快速增长过程中的科技公司,烧钱并不算罕见。但是这么多颇具规模的上市公司处于负现金流状态,甚至有些处于长期烧钱状态,确实令人担心。 最典型的案例是Snapchat的母公司,在截止今年6月的12个月中,其运营现金流是负8.01亿美元,相当于在这段时间里,它每获得1美元的营收,都要烧掉81美分。目前它拥有16亿美元的现金,按照这个烧钱速度,它并不能坚持太久。 此外,商业软件公司Domo在IPO中募集了1.9亿美元的资金,但是按照它们烧钱的节奏,可能在两年之内它们就需要再次大规模融资。 年轻而优秀的科技公司也在大规模烧钱 行业里的上市公司因为相对较好的运营状况,其资金吃紧的状态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并且因为其行业地位,增发股票和获得借贷都不是难事。不过持续的负现金流还是会让它们处于风险之中。 比如,大数据公司Tintri在IPO之后的13个月里,就申请了破产保护;数字多媒体公司Pandora Media自2011年IPO以来,累计的负现金流规模达到了4.07亿美元;上市5年的网络安全软件公司FireEye在过去的20个季度中已经有14个季度是负现金流状态,目前这两家公司的股价早已经跌破了发行价。 与只能靠烧钱来维持业务的公司不同,有一些公司是在正常经营扩张中出现负现金流,它们的状况就健康的多,哪怕它们的现金储备只够用不到一年也可能没有太大问题。 例如,前面提到的床垫制造商Purple Innovation,它的高管披露在过去几个季度,它们的库存量偏高,而随着销售旺季的到来,库存将在较短时间内消化,届时其现金状况将得到改善。 目前仍有很多创业公司,比如WeWork和Uber即将在未来几年内IPO,但是他们至今没有找到造血和盈利的模式,还需要靠烧钱生存下去。靠新的投资机构投资接盘,或者在二级市场进行IPO,的确可以获得新的资金,但如果无法找到盈利的业务,烧钱的模式同样难以持久,而且会将风险转嫁给一级市场投资机构和二级市场普通大众。 资本的作用是帮助企业快速复制,这一前提是公司的商业模式已经得到了验证,公司要么具备极强的增长空间,并且未来可以进行变现,要么就是已经具备造血能力,需要资本的力量加速成为行业巨头,而不是用投资机构的钱来接盘,烧进"纳斯达克",然后就高枕无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