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用户红利殆尽、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一边是互联网巨头回归科技本源——力求成为B端金融机构的服务供应商,为其提供技术服务与软硬件支持,抑或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面向C端开展金融服务;另一边是国有大行纷纷牵手互联网巨擘,布局金融科技。 如京东与中国工商银行、蚂蚁金服与中国建设银行、腾讯与中国银行等达成战略合作,合作重点均围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以此携手应对科技进步带来的竞争变局。两种方向的合作动因均源自科技,亦可谓大势所趋。 其实,发端于金融IT系统的金融科技对金融业并不陌生。早在2004年之前,中国金融业就引入了金融科技的概念,当时的表现形式是在传统金融机构体系中不太受重视的IT系统。之后,支付与P2P应运而生,促使金融科技由后台系统渗透至金融的核心业务。换言之,它走过了一个不算短但也难言很长的发展历程,按照时间线逻辑,其大致进程是:IT系统—支付—信贷—余额宝类的互联网布局—科技引领互联网生态化。 而这样一个发展历程,不可能给各方提供数据翔实的观察期,而这意味着无论是监管方的态度还是金融科技的商业模式,都存有不确定性。显而易见,它给监管层带来的新挑战是怎样确定某项业务或单个金融产品背后多方合作主体的法律与风险责任。 就商业模式而言,无论是B端合作获取C端有效客户,还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提供金融个性化服务,只要金融行业的内涵没有发生质变,金融科技公司的利润来源可能仍离不开传统金融。因此,理想的金融科技狀态是互联网金融回归实体,通过生物识别、结算等技术,把金融主体与服务主体联起来。事实上,目前已显现些许兆头。因为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与用户生活或企业商业行为密不可分,这一领域的市场表现也尤为火爆。 艾瑞咨询曾发布报告表示,金融科技服务于金融行业,但不同于传统金融业务,随着金融链条的打通,金融科技会将各个环节纳入其优化环节,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向非金融领域衍生。这昭示着金融与实体有着内生的相关性。对金融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回归实体。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行业待兴伊始,作为衍生价值出现的金融科技,尚需依附实际业务。加之金融科技概念过于宽泛,难免鱼龙混杂,何况目前裸泳者尚未显露。市场经济环境下,只有被市场认可的金融科技机构,才可能在未来行业发展过程中起到正面作用,而被市场认可的标志是产生科技营收,试问当下有几家金融科技公司可以达标? 市场面面相觑之际,也是行业厘清框架、重塑形象、出清发力之时。正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金融科技一词以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存在着。这对行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相信待金融科技真正体现金融为本、科技为器内涵的那一天,方是金融科技脱离互联网金融母体之日。届时,金融科技公司实现科技营收也将指日可待,亦无所谓给其贴上怎样的身份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