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马会的起源 根据《天祝县志》记载,远在商周时期,天祝地区就是羌、戎等民族的驻牧之地,经营马、牛、羊等畜种;汉初为大月氏、小月氏及羌族的驻牧之地;至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立四郡后,张骞出使西域,带来了优质牧草的种子,同时也带来了产自西域的名马———大宛马。地处西域与中原过渡地带的天祝地区得天独厚,西域的优质马种在此得以繁衍,养马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历经千年的筛选培育,最终形成了优异的地方马种———岔口驿马。武威雷台古墓出土的被定为我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就是岔口驿走马以对侧步飞奔的瞬间凝固形象。岔口驿马体形矫健匀称,大小适中,食量不大,乘挽兼备,速度快,耐力强,适应农牧民豢养和乘用。岔口驿马突出的特点是天生的"走手",生下的马驹未经严格训练就可以对侧快步。当地人说:"岔口驿的马是胎里走。"这些都为举办赛马奠定了基础。 隋唐以来,当地藏族人口骤增,养马数量也随之增长。这时藏传佛教在天祝藏区传播很快,建起了不少的寺院,参加佛教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产之余,人们利用到寺院参加佛教节日的机会,利用节日或花红草绿的温暖日子,集中在一起,展示一下自己坐骑的速度、走手,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赛马会就是这样由自发、零散慢慢发展到有组织、较大规模、有固定地点的一种正规的民间赛事。到20世纪80年代,天祝境内主要的赛马会有抓喜秀龙赛马会、松山赛马会、岔口驿二月二赛马会、西大滩祭鄂博及赛马会、石门沟赛马会。而比较有名的赛什斯古城大典赛马会和天堂寺正月十五观经及赛马会却因耕地扩大场所狭小而逐渐式微。天祝的走马参加过历次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甘肃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取得过全国第二名,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 选马 "岔口驿马是胎里走"的说法,只能说明它基因好、基础好,却并不代表每一匹岔口驿马都能成为走马。能成为参赛走马的毕竟是很少一部分,更多的马是用于拉车、交通用骑乘和耕田。所以参赛走马要好中选好、优中选优。赛马首先要身材相对高大、腰平、腹小、臀圆、腿细而长、蹄腕高、蹄甲适中而整齐,目明耳尖、鼻孔大、胸脯宽、步态矫健轻快。毛色上没有严格的要求,但人们首选的还是青马、枣红马、枣骝马。因黑马不让占取头马,所以尽量不选黑马。也有的黑马其他方面均优,可选作赛马。其实多数人都是重在参与,只要有人为自己的坐骑叫好、称赞就满意了,况且其他名次不限,因此赛马场上常常也能见到快步如飞的黑马,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赛马会的组织和比赛 筹备 历史上,赛马会一般由措哇(部落)和当地头面人物出面组织、接待骑手报名(收取少量的报名费用于买奖品,也有的措哇和头人出资买奖品,不收骑手的报名费)、区分马匹类别、确定开赛时间等。到新中国成立后,就由乡镇(公社)、村(大队)出面组织。天祝自治县(区)成立后全县性的赛马会由庆祝活动的组委会组织比赛。 裁判 筹备者或组委会邀请精通赛马规则,正直公正的人员担任裁判。一个赛道(趟子)两组裁判,一般每组5人(每组参赛5匹马),起跑点一组负责发令,评判起跑时有无犯规;终点一组评判在比赛途中有无犯规,一般是每人盯一匹马。裁判组负责预赛、复赛、决赛的编组和确定起跑顺序。 比赛规则 走马分小马和大马两个组。不超过3岁的称小马,3岁(含3岁)以上的称大马。小马的赛道为60米,大马的赛道为100米或120米。走马的比赛规则比较严格:(1)起跑时,不许抢先越过起跑线。(2)比赛全程必须跑对侧步,跑乱则不计分。(3)以跑的速度决定名次。比赛时每组5匹马,按第一至第五名分别计5分、4分、3分、2分、1分。不论初赛、复赛或决赛,均从5趟中选成绩最好的3趟计总分,排定名次(也有个别的以5趟的总分计算名次)。一般每组中取前3名进入下一轮比赛,下一轮比赛不累计上一轮的成绩。(4)骑手不能以叫喊或手、脚及马鞭、缰绳故意影响其他赛马,有上述犯规行为,所骑赛马取消成绩,受影响的赛马违规算合法。 跑马不分年龄组,均由3岁以上的成年马参赛。跑马的赛道长5公里至7.5公里。对起跑线的限制不严格,起跑大致同时即可。其规则只是不允许在比赛时抽打赛马,只以速度取胜。 名次 天祝赛马的奖励名次都取前13名。对第十三名格外看重,有的获得与第一名同等的奖品,也有的奖品与第四名以后者相同,但另献一条哈达祝贺。关于天祝赛马为什么取前13名,有几种传说。 传说一:据说唐代贞观年间,唐朝为缓和边境局势,加强与吐蕃的友好关系,决定与其建立婚姻关系,将唐宗室女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赞普。在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至日月山下时,青藏高原的各部落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其中一项活动是赛马。而松赞干布的坐骑获得了第十三名,文成公主特意为松赞干布献上礼物表示祝贺。从此藏区赛马取前十三名的规矩就遗留了下来。 传说二:古代华锐部落水草丰美,草原辽阔,牛羊肥壮,人民安居乐业。这引起华锐以外一个野蛮部落的垂涎,他们想把华锐的草原、人民和牛羊据为己有。有一年他们发动袭击想占据华锐部落。华锐部落奋起反抗。带领大家抵抗外敌的是华锐十三兄弟,他们英勇顽强,身先士卒,最后打败了外敌,十三兄弟也全部战死。其中最小的第十三弟最骁勇善战,在击败外敌的战斗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后来为了纪念英勇的十三兄弟,华锐地区的赛马取前十三名,并且重奖第十三名骑手。 传说三:华锐地区有十三位著名的山神,他们守卫着这片土地,护佑着这里的人们。但如果有所冒犯,他们也可能给大地带来灾难。为了表示对十三山神的敬畏,在赛马会上奖励前十三名。 奖品 传统的奖品是哈达、砖茶、氇氆等,也有的奖品是绸缎料的。氇氆或绸缎只奖给第一名(包括一条哈达),二、三名奖两块茶一条哈达,次后均奖一块砖茶一条哈达,第十三名如前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奖品有镜框,纸质奖状加毛毯或纸质奖状加现金。随着对赛马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经济的不断发展,奖品、奖金也越来越多。至21世纪,天祝县赛马会给第一名奖金3万元,第二名2万元,第三名1万元,次后1千至2千元。乡镇赛马会也有给前3名数千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