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手稿最有温度的新收藏
⇨⇦
如果必须用一个比喻形容"手稿收藏",那么,在艺术品收藏领域,名家手稿收藏理应被称为"最有温度的收藏"。那些泛黄的纸页之上,呈现的是作者创作时的心绪;删删改改的字里行间,呈现着书稿编辑与作者的原始共鸣;在创作与修改之间,手写的文字变成印刷的铅字,呈现着一个时代的脉络。
现当代手稿所具有的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是有目共睹、毋庸赘言的。虽然现代印刷技术使作品的传播更加广泛,但在特定的印刷文字之下,作品内外的丰富内涵仍未能完整体现。手稿作为一个原生态的文本,既可还原印本之缺,又能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的信息,探寻作者的心路历程。
目前,手稿在学术史和文学史中的研究价值已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成果不断涌现。就手稿的文物价值而言,稀缺的名家手稿已是珍贵文献中的重要文本类型,并有可能成为传世的新善本。
近日,歌德拍卖公司联手收藏家赵庆伟推出堪称今春最具特色的拍卖专题:20世纪中国文学艺术手书原作原稿。近百件拍卖标的中,不仅包括多次出版且具有较高声誉的莫言短篇小说代表作《苍蝇门牙》手书原稿、刊载于高中语文课本的唐瞍先生散文代表作《琐忆》手书原稿,以及曾经轰动一时的电视剧《海马歌舞厅》的王朔原著小说手书原稿等,还包括冰心、丁玲、孙犁、贺敬之、夏衍、魏巍、周谷城、季羡林、王朝闻等20世纪文学大师所著文章手书原作,以及王蒙、贾平凹、张抗抗、蒋子龙、梁晓声、铁凝、阿城等当代著名文学家具有重大影响的小说散文手书原稿等。
《苍蝇·门牙》手写书稿
展示"无删节版"莫言
对于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而言,他一定还记得1986年那些"透明的日子"。
就在那一年,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梁》在《人民文学》第三期发表,随即引起巨大轰动;也是在那一年,莫言先后发表了系列中篇小说《高梁酒》《高梁殡》《狗道》《奇死》,进而形成了他最具代表风格的"红高梁小说系列";还是在那一年,莫言与导演张艺谋合作,将《红高梁》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将"红高梁"搬上荧屏……
同样也是在1986年,莫言在《解放军文艺》创刊35周年纪念特刊上发表了短篇小说《苍蝇·门牙》。这篇文章与"红高梁系列"一起,构成了莫言创作的第一座巅峰,也随即成为他精短小说最具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时光如梭,15年以后的2000年,当上海文艺出版社希望集结莫言到那时为止的所有优秀短篇小说,并编辑出版"莫言精短小说系列"时,莫言和编辑共同商议的三本书名分别为:《老枪·宝刀》、《初恋·神嫖》以及《苍蝇·门牙》。这也足以说明《苍蝇·门牙》在莫言30多年的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这份《苍蝇·门牙》手稿由莫言工整誊写在"解放军文艺社"稿纸上。莫言与解放军文艺社有着不解之缘。他于1976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84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6年将《苍蝇·门牙》刊登在《解放军文艺》创刊35周年纪念特刊中。
泛黄的稿子、工整的字迹、认真的修改……字里行间默默记述着将近30年前的文学时光——迷茫、奋进、反思、寻根……而这些,都是莫言在他自己的"土地"上,认认真真耕作出来的杰作,带着20世纪80年代的勤勉与温情。
时间似乎停驻于30年前最终定稿的那个午后。带着编辑批注的稿纸,在照排机前,当一个个手写钢笔字跳跃着变成令人赞叹的铅字,由人工而机械,《苍蝇·门牙》就这样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影响无数青年的范本。
这份手稿的出现也解决了众人心中持久的疑惑,让莫言最初版本的《苍蝇·门牙》得以用"未删节版"的形式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在这份记录当时中国文学杂志工作流程的手稿及发稿单中,不仅承载着作者与编辑深入而持久的互动,也将莫言在20世纪80年代的创作轨迹和思想认识状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那莫言创作中最真实的一面、创作中的各种秘密、作品的真实改动痕迹以及编辑的谨慎与斟酌……毫无遮掩地呈现出来。
在2012年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莫言曾经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篇《苍蝇·门牙》原始手稿的重现,似乎也是那些精彩故事的继续,不仅是那个还用钢笔写作时代里最具代表性的"讲述"方式的重现,也是电脑写作时代无法追忆的往昔。
收藏本身的最初力量,恰恰尽显于此。
收入高中语文课本的唐瞍
《琐忆》书稿
《琐忆》是唐弢先生在1961年为了纪念鲁迅先生诞辰80周年而写的。很多"80后"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是在高中的语文课本当中,而第一次知道唐弢先生,也是通过这篇文章。从20世纪80年代初直至今日,这篇文章多年来被收入高中语文教材,作为传统课文,影响极大。教材编著者的目的,也是想让青少年一代通过与鲁迅先生亦师亦友的唐弢先生的真情回忆,更好地走近鲁迅,理解鲁迅,学习鲁迅。
与早年受到鲁迅影响,且在鲁迅指导下成长起来的那一代青年一样,唐弢先生是鲁迅精神的维护者和践行者。他是一个严谨治学的人,翻开手稿就能发现,字体清秀,不大,却很整齐。对鲁迅先生的回忆,似乎一切都已刻在他脑海之中,胸中藏千峰万壑,提笔一气呵成,中间改动极少。在给编辑部同志的信中,对自己文章诸多方面问题的考虑,也让人们看到唐弢先生为人的虚心。
1961年还未推广简体字,所以文章中的许多字用的还是繁体,但其中一些古僻生字都已经改动,而且句式尽量向白话靠拢。这是一个时代的特征,手稿记录下了这一时代的痕迹。
这份手稿经历了50多年的风雨还依旧存世,实属不易,其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都是十分珍贵的。
《海马歌舞厅》手写书稿再现"王朔时代"
1993年,借着《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爱你没商量》的红极一时,由王朔领头,冯小刚、苏雷、莫言、苏童、史铁生等作家每人写一集,在短时间内创作出了一部新剧——((海马歌舞厅》。
《一种感觉》(手稿原件划掉《一种感觉》改为《舞罢曲终》,但出版物又恢复原名称《一种感觉》)就是王朔为这部剧写的两篇中的一篇。从某种角度也可以说,这篇手稿是当时文坛与影坛的一个缩影。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期,中国文坛曾经刮起"王朔旋风"。在纯文学出版艰难而又萧条的时候,王朔与王朔作品的出现堪称奇迹。《一种感觉》手稿是认识和理解王朔的一个重要材料,也是追寻八九十年代文化转折时的内在矛盾性与过渡性的重要佐证。
王朔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文学修为,也在于他对中国影视发展的影响。王朔用他的笔,不仅创造了"王朔电影年"的奇迹,也将喜剧、悲剧、闹剧、探索剧配合独特的黑色幽默、荒诞糅合在一起,让人有一种全新的可视观感。王朔的文章变成电影是中国新时期文化的一个征兆,其解构主义特征就是中国电影由精英文化时代向大众文化过渡的中间形态。毫不夸张地说,王朔创造了一个文学时代,也引领了一个荧屏时代。而《一种感觉》手稿,就记载着那个时代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