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存续四十年后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项目走向终结


  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项目的终结,或许,只是一个信号。
  2018年12月12日,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在官网发表声明:"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项目自2019年起不再实施,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其他有关项目仍将继续选派硕士研究生和联合培养硕士生类别,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周知。"
  从2018年国家留学网给出的官方计划派选数据看,在计划选派国家公派留学人员32300名中,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项目800 人,仅占据总比的2.5%。有行业人士分析称,此举可能是出于优化资源配置的考虑,在西方国家教育体系中,硕士研究生是一个从本科向博士过渡的一个阶段,将公派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资源优化到博士研究生项目及高级研究学者项目,有助于推动更高科研成就的展开。
  肇始于清末
  公派留学生带有"自强"色彩
  最早的公派留学出现在清政府时期。19世纪后半叶,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中,外有西方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内有太平天国运动试图推翻清政府统治,加之当时的清政府闭关锁国,统治腐朽,导致政局动荡,国将不国。为挽救当时的清王朝,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在各地展开。其中一项举措便是派遣留学生。当时主张洋务运动的曾国藩采纳容闳的建议,派幼童到美国留学,正式拉开了我国向西方派遣留学生的历史,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官派留 学生。
  甲午战争前后,清政府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瓜分危机的刺激,开始实施"新政",他们派遣少量留学生赴欧学习。1909年起更因美国归还"庚颖"余额,要求专门作为派遣留美学生费用,清政府表示"欣然接受",中断了近30年的留美公费生项目再次开启。
  出国留学政策的恢复与探索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为响应"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党和国家以扩大留学派出规模为着力点,以规范留学管理和鼓励自费出国留学为主线,在实践中逐步恢复、探索出国留学教育政策。1978年8月,教育部在下发的《关于增选出国留学生的通知》中将原500人的出国选拔计划增选2500人,使当年选拔的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3000人。
  自此国家每年都会选派大量公费研究生出国求学。截至2017年,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来看,2017年我国留学人数突破了60万大关,但其中公派留学人数为32300人,占整个留学群体的5.3%。
  公派奖学金留学人员比例降低或是趋 势
  直到2018年12月12日,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宣布2019年不再实施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项目。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前的一贫如洗到如今即将迈入小康,中国人民的口袋越来越鼓,在关乎教育上,家长们更是"舍得花钱",送孩子出国深造,学习国外文化。
  截至2017年中国的自费留学人数已经接近60万,中国的自费留学项目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這也促使政府审时度势,有效整合资源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同时,有关人士分析随着留学热的不断推进,总体留学人数会可预期的继续上升,公派奖学金留学人员的比例还有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支招未来硕士留学生
  对于想申请海外硕士研究生的同学,国家硕士研究生项目并不是唯一出路。目前许多国家也有针对此类学生的奖学金计划,如英国的非凡奖学金计划。
  除此之外,学生可以积极申请国外高校的奖学金。此类奖学金主要包括无条件奖学金(一般会授予学术和科研能力杰出的在读学生或即将入读的学生,学校一般会免去学生研究生学习期间2-5年全部学费并支付学生一定的生活费)和有条件奖学金(指学生在学习期间帮助学校承担部分工作,作为回报学校免去学生部分或全部学费并支付生活费,是中国学生获得奖学金的主要途径)。
  在申请过程中,除了较高的GPA及标准化分数外,学生积极主动的通过邮件与相关教授"套磁",也会大大增加获得奖学金的概率。
  拎客:国家公派研究生
  公派研究生是指国家出资派往国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简称公派研究生。按照2007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管理规定(试行)》规定,公派研究生是指按照国家留学基金资助方式选派到国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以及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赴国外从事课题研究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国家公派主要面向国内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高等职业院校在职人员、国内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在读硕士生选拔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选派学科专业领域为农业、公共管理、经济管理、社会工作、国际金融、国际法、工业设计、航空安全保障、先进制造工程和网络工程。
网站目录投稿:代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