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14年)6月初,一直高调支持同乡绿城队的马云,突然宣布以12亿元收购了亚冠赛冠军恒大俱乐部50%的股权。这个事儿让马云一度被浙商同乡们责为"没有商德","是个小人"。而除了高调收购外,马云几乎很少说起与恒大合作后的打算。 昨天下午(8月3日)马云在自家的社交软件"来往"上写了一篇2000多字的"说足球"。文章本身其实没什么新意,基本上是老生常谈,对中国足球的看法也算是"大路货"。不过文字十分流畅轻松,看起来真的像是偶然兴起而作。要不是因为这是土豪马云写的,估计还会有人在下面评论"口水话"之类的。 但是发文的人是马云,关注度自然不一样。要知道,现在发言的可不只是阿里巴巴集团的马云,还是与承载着中国足球梦想的亚冠赛冠军恒大队关系匪浅的马云啊。之前大家一直追着马云问他对足球的看法,都被"不懂足球"给拦回来了。这次马云主动撰文,而且是2000多字的长文,真是谈性颇浓。 所以当晚,恒大队对战长春亚泰队的比赛似乎也被连带的格外受关注一些。结果恒大队1比2不敌长春亚泰队败下阵来。立刻有人说:马云一说球,恒大就输球。 这还真不是网友胡乱调侃的说法,从马云入股恒大后,这个昔日冠军的霸气似乎就不怎么明显了。如果统计一下中超比赛的结果,很明显看出恒大队输的比赢得多,而且赢得比赛也难有精彩之言。 虽然这两者之间绝对不该有任何因果上联系,但是这种偶然的巧合确实够得上"新闻"资格了。马云喜欢家国天下谈情怀,说足球也不例外。这篇千字文中,马云以"把我们的孩子送进世界杯"作为愿望。看起来是准备为培养中国足球下一代做准备,但是有媒体立刻锐利的指出:和强队恒大合作,实在不像是"扶弱"的做法,而更像是是"摘果子"来了。 无论如何吧,我们还是不该把中国足球的希望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是不是?哪怕人家是土豪。 马云2000多字的原文如下: "世界杯期间看了几场球赛,感触颇多。今天是星期天,我从做企业人的角度胡乱说几句足球,纯外行,不怕大家笑话。 稍微大点的土地都被用来建大楼 好酒不是酒,好球不是球。足球魅力巨大,但魅力越大,越难铸造。魅力是一种文化,而文化需要价值内涵,需要磨练,需要有超乎寻常的热爱和认死理的坚持,更关键是需要时间的捶打。 很多人说我们中国13亿人就组建不出11个人的好球队?其实这和人口多少没有多大关系,但确实和热爱和从事足球运动的"足球人口"多少有很大关系。过去的几十年,都市、社区和校园里任何一块稍微大点的土地都被用来建大楼,做地产赚钱。在城市农村能找到几个足球场就像找到金矿那么难。呵呵,天天听人说拍卖土地 建楼,但从没听说哪个城市有人在竞拍地做公园和足球场所…… 真正的文化是玩出来的 我们边上看球的人很多,侃球,评球,骂球的人更多,教孩子们踢球的人很少。 不知道有多少中小学有专业的足球教练?中小学里最应该教孩子们啥是真正的运动,运动精神,如何热爱运动,通过足球,篮球去培养孩子们在体育运动中的团队领导力,竞争力,和团队精神,但这些我觉得几乎少得可怜。我们教的很多,但孩子们学的很少。知识是教的,文化是学出来的,并且真正的文化是玩出来的,而体育运动是我们最希望孩子们去玩,而且孩子们也是应该喜欢玩的科目。今天的情况是我们的书包重了,但孩子们的文化少了。 特别让我撮火的一件事:去年在北京出差,在一个餐厅谈事,窗口正好对着一中学操场。我看见一体育老师背着手对一批站着的男女同学"训话"……上课20分钟了,这哥们还在"训",最后的的半小时他让女生绕操场跑步,男生做俯卧撑!晕倒,气死我了。这如何会把孩子们对运动的热爱搞起来?这是破坏他们对运动的热爱。和四十年前我小学时没有半毛区别。北京的中学都这样,那全国其它地方更可怕了。 特别高兴听说教育部将会在全国中小学普及足球教育。呵呵我相信这是希望通过足球普及去培养我们孩子们的运动精神和真正的团队竞争文化。 从为国争光到为人类争光 也有人说我们中国有那么多奥运金牌,但为什么就搞不出一块足球金牌?这是个好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国家对足球已经非常重视了!这几十年来,钱花的真不少,人换得更多。足球也是中国体育人心里永远的痛。谁都是一开始就雄心勃勃的想打翻身仗,但结果是换谁都一样。今天的问题说明,足球不是该换谁来干的问题,而是该换如何的体制和机制来干的问题了。 这问题就大了。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完善我们国家的体育思想和理念了。今天的世界,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已经不是有多少奥运金牌来衡量了。荷兰,德国,西班牙,巴西,阿根廷等国金牌不算多,但你绝对不能说人家是体育弱国和小国。真正的体育大国是表现在一个国家的运动精神和运动文化。金牌数证明你们有很多人才,你们的训练机制独特有效。金牌数很多,有时候就像GDP数字那样,一味的追求就会走向畸形发展,得不尝失去。个人以为我们国家已经过了靠金牌来"为国争光"的时代。今天的中国,可以为国争光的行业和事很多,我们已经也许应该上升到了可以为世界争光,为人类争光了。 目前的体制成功是偶然,不成功是必然的 我们国家对很多竞技体育的发展训练体制和机制是很有效的,那么多金牌已经说明了一切,非常了不起值得骄傲。我们的体育强项基本上是单个运动为主,例如乒乓球,游泳,举重,羽毛球……但对现代运动发展,特别是团队运动,例如足球,篮球等运动,我觉得现有的体制和机制是肯定非常不靠谱的。现代运动是以市场机制为驱动的,也就是说特别强调"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要素"。目前的体制和机制成功是非常的偶然,而不成功是巨大的必然。也难为大家了。 中国那么多足球俱乐部是"个个巨亏,人人血拼"的时代是不能持久的。中国球市不小,未来更大。但我们要问为何几乎所有的俱乐部都是短期功利性驱动,基本不太做长期战略性投入,而没有长期战略性投入就不可能有未来。是不敢还是不能?我相信这些俱乐部背后的大企业都是有强大的战略意识和执行力才走到今天的,而且他们是一定看好未来才那么投资的。但为何是个个亏本?没有利益就没有办法长期投入!让球市起来,让俱乐部有钱赚,让队员有前途,只有靠市场机制而不是市长批示! 必须从今天的孩子开始努力 再侃侃中国足球战略。战略就是为未来而战。我觉得今天中国的足球是为可怜的铁杆球迷们解渴逗乐,很难期待它能进世界杯,进了也是侥幸。而侥幸进了也是陪太子读书,最早回家!但绝对不能不努力,因为这是基础,没有今天的努力,我们更没希望。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今天的努力是为了明天的成功而积累。赢在未来才是战略的目的。 我觉得必须花10-20年的努力让中国足球真正打进世界杯,而不是"漏进"世界杯。我们必须从今天的孩子开始努力起。为孩子们创造环境,创造机制,创造条件。我们不要在乎我们这一代能不能进世界杯(你在乎也没有,机会渺茫,但我们必须把我们的孩子送进世界杯。为此,我们 国人"含辛茹苦"培养后代的强项要发挥出来,我们希望看到的我们的孩子不是靠"断腿断脚"的勤疯拼搏进去的,而是凭着我们对现代体育精神,运动文化的理解,给世界足球带去创造性的艺术和魅力进去的,那时候的球场上响起的不仅仅是"马拉多那,巴乔,梅西,C罗……"那样的洋名字,也会出现"钱,王,孙,李…"让老外解说也学习学习中文发音。那时候我们这些"老头子们"图个花脸,也"花枝招展"的坐在看台上才"蹦儿"有面子。 总之,塑造现代体育运动文化,调整改革运动体制机制,重点投入青少年足球运动,制定并坚持三十年的发展规划(让孩子们远离假球),大业可成也。 足球市场潜力巨大,现在更是时候。因为,今天的足球已经坏到不能再坏了,因为已经很难把它搞的更坏了。所以,搞好它相对容易起来了…… (周末匆匆写完感想,错别字很多也不想改了。各位见谅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