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是中国古代传统手工艺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究竟是从何时开始制作和使用漆器的,史料记载很少。《韩非子·十过篇》记:"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而财之,削锯修之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为食器,诸侯以为益侈,国之不服者十三。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祭器,墨染其外,朱画其内。"文献所记载的"舜作食器涂黑漆"以及"禹作祭器,外涂黑漆,内涂红漆"表明,距今四五千年的舜、禹时代,食器和祭器(礼器)已经涂漆。科学的考古发掘证明,舜、禹时代先民确实已经使用了漆器。但在比舜、禹早二千多年,即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我们的先民就已经利用自然资源制作出了能够使用的漆器。 中国第一部见于著录的专门漆书是五代时朱尊度撰写的《漆经》(《宋史·艺文志》),可惜早已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记述古代漆器的专著,仅存《髹饰录》一书。 《髹饰录》的作者黄成,号大成,又名黄平沙,是明代隆庆(1567-1572年)前后的一位著名漆工。明代高濂《燕闲清赏笺》载:"穆宗(隆庆)时,新安黄平沙造剔红,可比园厂,花果人物之妙,刀法圆活清朗。"清代吴骞《尖阳丛笔》载:"元时攻漆器者有张成、杨茂二家,擅名一时。明隆庆时,新安黄平沙造剔红,一合三千文。"见于记录的仅有这些,黄成的生平事迹及传世髹漆实物,尚待考。"髹饰"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古代用漆漆物曰"髹","饰"有文饰之意。前人或言漆工,或言漆器,常用这个字来概括。故《髹饰录》即"关于漆工及漆器的记录"。 《髹饰录》一书在明天启五年(1625)又经嘉兴斜塘的著名漆工杨明逐条加注,并撰写了序言。黄成撰写的《髹饰录》总结了前人和他人积累的髹漆经验,比较全面地记述了有关漆器工艺的方方面面。杨明为其作注后,丰富了大量资料,也具有很高的价值,内容更加翔实。 《髹饰录》共分乾、坤两集,十八章,一百八十六条。"乾集"凡两章,论髹具和工则:《利用第一》,记制造漆器的材料、工具、设备,《揩法第二》简论髹漆工则,列举各类漆器装饰可能产生的过失,叙述过失产生的原因。《坤集》凡十六章,涵盖三方面内容,前十四章把漆器装饰分为十四大类,逐类予以介绍,《质法第十七》叙述漆器胎股的制造,《尚古第十八》讲解古漆器的断纹、修复和漆器的仿造。《髹饰录》一书对于今人了解中国古代漆器的发展、制作方法、漆器品种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同时也较全面地反映了明代漆器制作工艺的成就,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黄成原文采用了一种比喻方法,甚至影射附会的写法,以至隐晦难懂,每条文字少则十几字,多也不过二三十字。杨明为其逐条作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的缺憾,但仍感不甚明了。王世襄先生的重大贡献在于,将这部难于读懂读明白的"天书",逐词逐句的解释,并将黄成原文及杨明注中的名辞、术语编成索引,可以相互参校,综合诠释。 当代漆器研究专家王世襄先生的《髹饰录解说》,作者前后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通过对古代漆器的分析研究和对现代漆工匠师的请教访问,以及对历史文献的搜集印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髹饰录》作深入浅出的注释、讲解和研究,并适当地配上多幅漆器图片加以说明。由于此书的文字量较多,配更多图片不便,故为了更好的诠释《髹饰录》的内容,王老又用大量漆器实物图片编成《中国漆器》一册,该图册可作为《髹饰录解说》的附图部分,以资参阅。正如《髹饰录解说》凡例中所言"为‘髹饰录作解说尽量用漆器实物印证,书后附引证实物目录,以备检查"。王老的注释变原书隐晦难懂为通俗易懂,对书中所谈的漆器工艺更容易理解;并引用了231件文物来说明问题,更为形象具体。王老在注释的同时,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和《髹饰录》的内容结合起来加以分析研究,并将"近年重要的考古发现补充了进去,并收进了一些能够看到的近年国外材料。对若干漆器品种及其装饰风格的继承问题,也试着提出个人看法,供漆器生产者参考"。王老的注释解说不仅提高了《髹饰录》原有的史料价值,而且使《髹饰录解说》成为一部重要的漆工艺研究著作,为博物馆工作者和漆器制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髹饰录解说》一书,分凡例、前言、朱启钤先生序、朱启钤先生髹饰录弁言、杨明髹饰录原序以及髹饰录内容。为了便于读者查阅,王老在书后增加了附一,漆器门类及名称表。附二,引证漆器实物目录。髹饰录解说索引。 《髹饰录》是我国唯一的古代漆工专著,但早已失传,日本享和年间,时当我国清代乾、嘉之际,木村孔恭氏藏钞本一部于"蒹葭堂",世称"蒹葭堂钞本"。明治维新以后,蒹葭堂钞本进入日本官方书库——浅草文库,又辗转进入帝室博物馆——今东京国立博物馆。故蒹葭堂钞本是《髹饰录》传世的唯一孤本,《髹饰录》研究的唯一依据。民国初,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先生,在日本美术史家大村西崖《支那美术史》中得见介绍《髹饰录》文字,遂致函大村西崖,索求到蒹葭堂钞本《髹饰录》的复钞本,于是撰写弁言,请罗振玉题签,1927年刻板付印二百本,世称"丁卯朱氏刻本"。 王世襄先生承朱启钤先生的面授进行解说一事,初稿始于1949年冬,一直到1958年秋写成,并出版了《髹饰录解说》油印本,又经1965年和1977年两次补充修改,1983年3月文物出版社第一次印刷,出版了平装和精装本。1998年再版。 197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索予明先生向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索求到蒹葭堂钞本复印本,交付台北故宫博物院影印刊出,1974年索予明先生据蒹葭堂钞本写成《髹饰录解说》,由台北商务印书馆出版。南京东南大学教授张燕女士,以蒹葭堂钞本为据,于2005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了《髹饰录图说》。 时光荏苒,今年正值王世襄先生百岁华诞,想起王老为《髹饰录》注释前后历经三十余年,不禁百感交集,这种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在如今浮躁的大环境下多么值得提倡,值得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