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公路局纪委 2018年专题调研工作实施方案》,局纪委围绕所属基层单位当前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实际情况,坚持重在找准问题、提出措施的原则,采取实地走访、座谈讨论、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纪检监察工作专题调研。总的来说,各基层单位纪检监察工作是紧跟形势和要求来开展的,考核量化需要完成的工作能较好的落实完成,对驻在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补充与监督。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客观存在的情况与问题,并有针对性的研提了工作对策。 一、 主要存在的问题 通过广泛座谈交流和情况收集,深切感到目前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引起重视、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人员少,任务重,职能定位不明确 ,人员配置不合理 根据对管理局派驻纪检监察员人员构成的数据分析,年龄构成为 35岁以下1人,占6.66%,35岁至45岁7人,占46.67%,45岁以上7人,占46.67%;学历构成为本科学历7人,占46.67%,大专学历8人,占53.33% ; 除 个别段 是专职纪检监察员外,其它单位都是兼职,占 93.33%。此外,除 两家单位 是工会主席(副科级)兼任外,另外 13家单位的都是普通干部 (工人) 职工身份兼任(担任),占 86.67%。 作为基层派驻纪检监察员,特别是管理局是省直属 事业 单位,其基层管理单位的工作量与各 所在县(市)的 县 (市) 直部门是等同的,不但没有专门的纪检监察机构(纪检监察组(室)),其纪检监察人员大多都是由业务骨干兼职的。甚至主要工作还是其行政业务工作,而兼职的纪检监察工作反而是 "副业",致使"种了他人的自留地,荒着自己的责任田",派驻纪检监察员的工作职责没有很好地履行到位。 例如由于缺乏编制、人手不够等原因,丹寨公路管理段的纪检监察员是路政副大队长兼任,平时繁重的超限治超工作已经让他疲于应付,有限的精力再用于纪检监察工作就捉襟见肘了,只能履行一些形式上的基础工作了,对驻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很难发挥实际作用。 (二) 派驻纪检监察员与驻在单位关系没有理顺 在现行的派驻 纪检监 察员制度下,派驻纪检监察员受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和所在单位党支部双重领导,而实际情况是, 驻在单位 对 派驻 纪检监察 Ա 享有绝对支配权 , 上级纪检监察 室 的领导仅局限于业务指导这个层面,没有质的突破。 从而使派驻纪检监察员 形同驻在单位的一个内设机构和普通办事员,使其不能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派驻纪检监察员 "有名无实" 。 本来派驻纪检监察员应该有其很大的独立性与自主性,能够与驻在单位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监督关系。但实际工作中并非如此,现有的派驻纪检监察员,都是由所在单位党支部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在本单位职工内提名,向上级党委、纪委建议任用的,其人选在驻在单位内产生, 而且派驻纪检监察员在办公经费、福利待遇和考核奖惩上 Ҳ 都由驻在单位发放 。 正如北京大学庄德水教授指出的一样, "利益决定立场",这种制度安排使派驻纪检监察员难以独立地行使职权,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敢监督、不能监督、不想监督的现象。 (三) 派驻纪检监察员监督执纪能力不足 管理局自 2016年以来才开始实行 派驻纪检监察员制度 ,原来各基层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以党支部为主 , 纪检监察业务工作很少接触,导致现如今派驻纪检监察员 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相对 滞后, 缺少实际具体的工作经验,致使在实际工作中 监督执纪能力 存在薄弱环节 ,使其对驻在单位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等 "三重一大"事项进行监督防控不足。 加之,由于派驻纪检监察员实际工作性质和身份原因,使其主动学习的意愿不是太强,从而监督执纪的能力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二 、科学发挥纪检监察员作用的几点建议 (一) 完善派驻纪检监察员制度 1. 从制度入手完善派驻纪检监察员统一管理,增强其独立性和权威性,从根本上消除 "不敢监督、不能监督、不想监督"的土壤 ,使其真正成为名实相符的 " 派驻纪检监察员 " 。在组织领导上增强其垂直管理的分量,派驻纪检监察员主要由上级纪检监察部门 垂直 领导管理,定编定员,不再参与驻在单位行政业务工作,切实增强派驻纪检监察员的独立性,确立派驻纪检监察员的监督主体地位,努力实现工作责任主体与监督主体的有效分离,完成从同体监督到独立监督的转变。 2. 完善后勤保障机制。在不能提高行政级别的条件下,将派驻纪检监察员编制 调整 到管理局机关一级, 同时核减驻在单位编制,在保持编制总体不变的情况下, 使之工资福利、考核奖惩、后勤保障等各方面都直接由管理局负责,与局机关 工作 人员一视同仁。这一举措将打破原来的 内 对 内 派驻所形成的利益共谋机制,切断派驻纪检监察员与驻在单位横向的利益关联,使他们能够站在利益超脱、客观公正的立场上 有效 进行监督执纪问责。 或者鉴于实际工作情况,参考地方纪检监察派驻改革方向,由原先的 "一对一"派驻改由"一对多"派驻,派驻纪检监察员编制统一转移到局纪检监察室一级,由监察室内部分工,分成若干个小组,将原先的监察对象单位按地域或属性对应到这些小组当中,由一名纪检监察员负责一个小组,定向监督几家单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健全纪检监察体制,完善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因此,完善派驻纪检监察员制度,增强派驻人员的主体性与独立性既是现实需要,也是符合党的方针政策的大势所趋。 (二) 加强纪检监察员队伍建设 1. 作为监督执纪的专门队伍,不仅需要高度的工作热情,还需要符合职业特点的专业化本领。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加强纪检监察业务培训,选拨优秀干部充实纪检监察队伍,补强纪检监察工作的薄弱环节,才能对驻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真正起到有效监督与防治作用。 2. 完善对派驻纪检监察员的监督机制,解决 "灯下黑"问题。纪检监察干部也是有血有肉有欲望的人,并不具备天生的"免疫力"。特别是现行的派驻纪检监察员模式还面临着"熟人社会"、"人情社会"的影响,对派驻纪检监察员的监督工作会构成干扰,难免因各种因素影响使监督缺位,从而导致一些违纪违法问题发生。因此,须加强对派驻纪检监察员的考核管理,强化制度的监督和制约。"监督"不仅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只有权责对等,才能最大程度激发派驻纪检监察员的工作潜力。 (三) 营造监督执纪 环境与 氛围,增强派驻纪检监察员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1.重视和科学对待纪检监察工作。驻在单位要重视和科学对待纪检监察工作,将纪检监察工作看作是日常工作的一项补充与完善手段,避免对立想法产生。 2.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 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严肃且原则性较强的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 倘若缺乏驻在单位支持是很难开展的,或者说开展难度会很大,并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因此,驻在单位 要为派驻纪检监察员日常工作提供支持与便利, 驻在单位与派驻纪检监察员一道将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方向推动。 3. 加强考核管理,建立健全职务晋升 考评 制度,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挖掘派驻纪检监察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古人云 "名不正则言不顺 ",而 名正则言顺 ,言顺则事成 ,要想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发挥派驻纪检监察员的积极作用,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基层 单位 向纵深发展,应该 切实 在制度 以及各方面上 予以保障,使监督执纪在基层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