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故事里的人生夏侯胜和黄霸在狱中


  夏侯胜和黄霸都是西汉宣帝刘询时期的大臣,都因"汉武帝庙乐案"被下狱,并关在一个牢房。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即位不足两年的汉宣帝下了一道全面颂扬他的曾祖父汉武帝刘彻的诏书,诏书极力颂扬了汉武帝的一世功德,并要求群臣讨论武帝庙的"尊号"和"庙乐"(庙里演奏的音乐)。群臣对诏书表示衷心拥护,纷纷论证诏书的必要性和及时性,并各自提出了尊崇先帝的称号和方案。唯有长信少府(掌管皇家行政事务的官)夏候胜发表了惊人的反对意见。他上书说:"武帝虽然有驱逐四夷开疆拓土的功绩,但造成大批士兵和民众死亡,弄得民穷财尽。再则,武帝生活奢侈,挥霍无度,以至国家财力耗尽,国库空虚,百姓流离失所,半数人口死亡,到处发生蝗灾,赤地数千里,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到现在还没有恢复元气。武帝对百姓没有什么功德恩泽,不应该给他制定庙乐。"
  意见一出,群臣一片哗然,尽管他们举不出反驳夏侯胜的理由,却一致反对,说这是公然反对诏书和诋毁先帝,也有好心人劝夏侯胜收回意见,免遭杀身之祸,可夏侯胜不为所动,他说:"这道诏书不应该执行。当臣子的职责,必须坚持真理,直言不讳,我不能为了讨好皇帝而顺从他的旨意。我的话己出口,绝不收回,就是死了也不后悔。"
  为了坚决维护皇帝的权威,不折不扣地落实诏书,丞相蔡义和御史大夫田广明带头声讨夏侯胜"非议诏书,毁先帝"的罪行,定性为"大逆不道";又揭发丞相长史(丞相办公室的总管)黄霸事先知道夏侯胜的观点而没有举报,犯有包庇怂恿之罪;两人都被捕入狱,判处死刑。
  风波之后,方案很快拟定并经宣帝批准:武帝庙号为"世宗庙",在庙中演奏《盛德》《文始》《五行》舞曲,武帝生前巡行过的四十九个郡国(约占全国郡国的一半)都建立世宗庙,像高祖(刘邦)庙和太宗(文帝刘恒)庙一样。在宣帝前的西汉六位皇帝中,武帝是第三位享有特殊地位的皇帝。
  不过,汉宣帝并没有按惯例将夏侯胜和黄霸按"大逆不道"罪处死并"夷三族",而是决定长期关押,夏侯胜和黄霸也丝毫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夏侯胜是经学名家,黄霸恳请夏侯胜做老师,教他学习《尚书》。夏侯胜推辞说:"我们都是判了死刑的人,说不定明天早晨就被拉出去斩首了,还学什么?"黄霸就引用孔子的话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不可不学。"夏侯胜深受感动,决定教他。从此,夏侯胜悉心向黄霸传授经学,黄霸则勤奋学习,两人起早贪黑,寒暑不止,切磋学问,讲论不息。事情传到宫里,宣帝为之感叹不已。
  两年后,关东四十九个郡同时发生地震,造成山崩地裂,城墙房屋倒塌,死了六千多人。宣帝在赈灾的同时宣布大赦,夏侯胜与黄霸获释,夏侯胜被任命为谏大给事中(皇帝身边的谏官、内廷秘书),黄霸则被派往扬州任刺史。
  作者感言:古往今来,坚持真理和正义的直臣义士被下狱,甚至被处死,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所以,夏侯胜、黄霸反对"武帝庙乐"被下狱并判处死刑,虽令人敬佩,但不足为奇。而令人最崇敬的是两人在狱中的表现:身在死牢,在随时都可能被处死的情况下,黄霸仍抓紧时间向夏侯胜请教《尚书》,两人一个教,一个学,寒暑不辍。黄霸的理由很简单:"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们说这则小故事,就是想借此聊聊"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个话题。
  "朝闻道,夕死可矣",是《论语?里仁》里的一句话,这里的"道",指的是人生的意义和宇宙的价值,是形而上的灵性存在,是支撑生命的精神力量。孔老夫子的意思是:早晨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体会和感悟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当天晚上死了,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这句话里还存在一个隐含的反义判断:即如果临死前连做人的道理都没有通晓,是人生的一大遗憾。黄霸正是不想留下遗憾,才在死牢里抓紧学习。
  由此可见,"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一种人生大境界,是一个人在看透了小我的狭隘与人生的无常后,超越生死而追求的更广大更高远的一种人生境界。这也是古今中外所有仁人志士共同向往的境界,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曾说:"即使知道明天世界即将毁灭,我仍愿在今天种下一棵小树";前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借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口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马丁?路德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是"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一人生大境界的另类表达。而中国当代著名雕塑家、美学家、文艺评论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的王朝闻先生,原名王昭文,长大读书后,为追求"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境界,竟将名字"昭文"改成"朝闻",以此明志。
  毫无疑问,"朝闻道,夕死可矣"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认定人生不是虚无、不是荒谬,不是无意义,而是有"道"的;而这个"道"又是可"闻"的,即可知晓、可体验、可感悟到的,人是能够"知天命"并御天命而用之,从而实现"天人合一"的。持这种人生态度的人,不烦生畏死,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前途是光明还是黑暗,总是微笑着面对,即使知道明天地球就要毁灭,今天仍努力生活,仍去做该做的事情,不去做不该做的事情。
  黄霸狱中学经也有后来人,据明代焦竑《玉堂丛语?卷五?器量》记载,明朝正统年间任丞相的杨溥,在永乐年间曾被下锦衣狱十年,随时都有被处死的危险,但杨溥励志读书不辍,一同被关押的人取笑他说:"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还读书做什么呢?"杨公回答:"朝闻道,夕死可矣。"
  顺便说一句,汉宣帝没有杀夏侯胜、黄霸,而且还借机启用了他们,其实另有隐情。
  汉宣帝是汉武帝的曾孙,祖父刘据是武帝的长子,被立为太子。刘据十六岁纳史良娣为妃,不久生下皇太孙刘进(史皇孙),征和二年(公元前九一年)史皇孙的王夫人生下宣帝,称为皇曾孙。就在宣帝出生几个月后,一场震惊朝野的事变发生了。由于宠臣江充的挑拨离间,迷信多病又多疑的武帝竟相信江充骗造的离奇谣言——从朝廷到后宫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巫蛊"阴谋集团,企图通过巫术咒诅来谋害他。在清查过程中,江充把范围扩大到宫中,据说在太子宫中掘到了用于咒诅的桐木人。当时武帝正在离长安数百里的甘泉宫避暑养病,连皇后也无法与他联系,太子刘据惊慌失措,深恐无法向武帝辩白,决定先发制人,假传武帝旨意捕杀江充一伙。太子以镇压江充谋反名义发兵,与丞相刘屈氂(máo)调动的军队交战,兵败后逃出长安,太子在湖县被围捕时自杀,史良娣、史皇孙和太子的其他子女全部被杀,只留下宣帝这个婴儿,被关进监狱。武帝临死前不久,看风水的人对他说,长安的监狱中有天子气,武帝派使者去各监狱将犯人不分轻重全部杀净。使者在半夜到达,负责此案的邴吉紧闭大门,不让使者进入,才使宣帝保全性命。以后宣帝一直流落民间,十八岁时才被大将军霍光立为皇帝。
  汉武帝杀死了宣帝的祖父母、父母以及叔叔、姑姑、哥哥、姐姐等数十人,就连自己也险遭不测,宣帝岂能不铭记于心。他之所以刚即位就极力颂扬武帝刘彻,是出于稳定自己政权的政治考虑,系无奈之举。对于揭露和批评武帝的人,他怎么会忍心杀了他们呢?夏侯胜、黄霸不死并被启用,是在情理之中。
网站目录投稿:又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