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漪与周萍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爱情吗 原作话剧只有四幕,全部情节发生在一天之内,通过人物对话交代前因后果,跌宕紧凑,主题深刻,是曹禺先生最优秀的作品,也被誉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开山之作,评价极高。改编后的电视剧则把所有故事全部展开了,时间跨度长达十四年。再次创作的重点是完整地展现了繁漪和周萍的情感发展过程,为最后的结局作了很好的铺垫。抛开教科书上反封建反专制反旧社会的那一套说辞,我想单纯地来谈一谈周与繁的这一段(事实上我认为曹先生就是在写人性,而非阶级斗争,只是被当权者拿去利用罢了)。 繁漪与周萍是继母与继子的关系,但他们年龄相仿,没有代沟,更重要的,他们都厌恶周朴园封建专制家长的做派,厌恶他的冷酷与伪善,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他们从惺惺相惜到逐渐相爱,情感的发生是符合逻辑的。繁漪总期待周萍能带她走,周萍却不敢公然反抗,他不坚定,也没有能力,所以失败了一次就彻底放弃了。以前看到很多解读,评价繁漪勇敢、周萍懦弱。繁漪真的那么勇敢吗?她被这个家折磨得生不如死却一味指望着周萍来解救她,说明她虽然是读过书的新女性,骨子里还是觉得必须依附于男人;而周萍仅仅只是懦弱吗?他们之间的爱情无疾而终,更多的是因为周萍并没有那么爱繁漪,没有爱到要为了她抛弃一切的程度,他内心依然觉得自己要承担起周家继承人的责任,不能忤逆父亲让他失望,所以他在私奔失败之后便一个人远走他乡,想彻底地改头换面,并结束这段让他觉得倍感痛苦的情感关系。可以说,与繁漪把他当作逃离樊笼的救世主完全不同的是,周萍更多的只是把她当作一时的慰藉,他对繁漪的依恋也反映他童年的母爱缺失,这是很重要的。8年后当他重新回到这个家,他已经不需要繁漪了,所以对曾经与繁漪之间发生的一切表现出极度的后悔甚至是嫌恶,这让依然沉溺在往昔旧情中的繁漪无法接受直至崩溃。他不喜欢他父亲,却又像极了他父亲。与其说他懦弱、自私,不如说他的人格本身就是不成熟不健全的,包括他后来喜欢上四凤。他真的爱四凤吗?并不,他谁也不爱,他只是在每一次被父亲打击得失魂落魄之际寻找安慰而已。繁漪是个可怜人,周萍也同样。 电视剧还大幅度地改写了结局,只有繁漪一人自杀身亡,其他人都没有死,很多人不喜欢这个改编,觉得削弱了原作的悲剧色彩,我却不这么认为。繁漪的死是必然,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获得彻底的解脱,即使周萍和四凤不能在一起,她也无法和周萍回到过去了,因此她只能选择死;而其他人没有死的原因,一方面,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与价值观,另一方面,死难道就是最大的悲吗?周萍与生母骨肉分离不能相见,四凤爱周萍不可得,周冲爱四凤不可得,周萍成为第二个周朴园,成了自己曾经厌恶的那种人…这种活着,何尝不是更大的悲呢?当然,这只是我的擅自揣测,不知道创作者是不是和我同样的想法。 第一个,为什么繁漪不愿意留下周萍的种? 因为没有必要,而且这是送命的行为。 周朴园一直以来严格控制繁漪的作息,天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唯一要做的事就是要"听话"。 随着周萍渐渐被架空(曾提到他经常在矿场做一些无实权的工作),繁漪也更加被严厉地控制着,剧中反复提及但始终没出现的德国精神科医生克大夫和经常给繁漪喂药这几个细节都可以看出来。 话剧第一幕通过四凤和她爹的对话提及那间房曾出现的"闹鬼"事件,从而揭晓了周萍和繁漪的"奸情",但试想一下,繁漪一直以来都被管控的非常严格,会有多少机会跟周萍幽会呢?可以大胆地猜测一下,他俩幽会的概率,基本等同于"见鬼"。那次四凤爹所目睹的"闹鬼"事件应该是本就为数不多的二人私下见面之一。 2 繁漪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繁漪一出场,就提及"这屋子简直太闷了",后来跟周萍的对峙中又提到:"你知道这屋子能闷死人的……"。窗子和门的意象《雷雨》中多次出现,以后我们可以进行细致分析,单从这几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繁漪是真的活的很憋屈。 她长年被周朴园强势管控,在同一间房子、同一个"死地方"生活了长达十八年,而在最终结局真相大白时,她指着周萍,咆哮道: "真正得到我整个人的是他!!!" 繁漪确实需要人陪伴,但她想要的根本不是周萍的肉体,你要知道,她要是真的是那种本性淫荡、耐不住寂寞的女人,为什么满屋子的男仆人不碰,偏偏苦苦守候一个几年不见人影的周萍? 繁漪爱周萍,周萍在繁漪心最空、最无助的时候出现,却也毫不犹豫地扬长而去。繁漪是真的聪明,如果她一个不小心,在之前留下了周萍的种,不只自己会有大麻烦,连周萍都没好果子吃。 所以综上所述,繁漪是绝对不可能怀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