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住院老人走失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我国是世界老龄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住院患者日益增多,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工作节奏之快压力之大,再加上独生子女较多,许多家属自愿陪伴老年者较少,往往依靠医院护理人员,但另一方面患者家属对护理要求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这对护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加上老年人常常有不服老的观念,护理人员编制的相对不足,走失发生率越来越高,给医院造成了不良影响。
  如何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走失后迷路及意外发生,成了我们护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对外出的患者,进行了相关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预防对策。现就将一年来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走失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回顾2008年12月—2010年2月来我院住院期间发生老年住院患者走失的病例共15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均在65-80岁之间,平均年龄74.4岁。1例走失后与人发生争执被推倒后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送回医院经抢救后稳定出院,1例在回家路上突发心脏不适由路人送回医院治疗后康复出院,1例由家属找到后办理自动出院,其他12例均由护理人员找回后医院继续治疗。
  2.评估方法
  评估客观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诊断、意识状态(是否清醒)、精神状态(兴奋、情绪激动、情绪低落、易激怒),生理病理因素是,否患有精神病症状。
  二.结果
  15例老年住院患者中,明确诊断为老年痴呆者3例,CT显示老年性脑改变者5例,其他7例为无精神障碍,意识清晰。好发时间在早上6:00~8:005例,11:00~16:001例,18:00~21:00(外出散步,私自回家)9例。
  三.结论
  1.走失是指住院患者在完成住院手续后到病房至完成出院手续前,在住院期间未经主管医生的同意,因各种原因发生的走出,失踪事件。走失的危害是严重的,对患者而言,因为离开医院造成延误治疗致使病情加重。在走失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跌倒,车祸,撞伤)危及生命。对家属而言,影响正常工作而花大量的时间寻找,造成老年伴侣或家属因焦虑突发疾病。对医院而言打乱了正常的医务秩序,加重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甚至可能承担赔偿责任,造成医疗费用的损失。对护理人员而言加重了工作量,加重了心理负担,干扰了正常工作,还有可能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造成了护理人员的大量流失。
  2.护理对策
  走失的护理重在预防,不是等到发生走失后才想对策。护理评估尤为重要。必须对每位老年住院患者进行危险评估,针对患者个体存在的高危因素(是否有外走习惯,外走的形式和程度)制定护理计划,从而使护理人员处于主动地位,对进一步实施有积极意义。
  1)入院时的护理
  (1)护士正确评估患者是否有走失的危险性,根据年龄,疾病及生活习惯进行正确评估。
  (2)由医生下医嘱并向家属及陪伴详细交代其危险性,要求24小时陪护,不配合者予以签字。
  (3)评估后根据要求即刻戴上红色腕带,标明医院科室、姓名、床号、住院号、科室联系电话,不愿佩戴者可以在患者衣服口袋里放一张随身卡片,写明姓名、医院科室、家庭地址和联系电话,一旦患者走失,有助于警方或他人送患者回医院,及时的与患者家人取得联系。
  2)针对性护理
  (1)脑功能障碍患者:如老年痴呆患者预防迷路走失要求家属24小时或请专人陪护,不能让患者独自离开病房。护士重点交接班,加强巡视。尤其是中夜班人员较少的时段,密切观察,及时报告,严格执行病房巡视制度,一般30~60min巡视一次并做好记录。
  (2)老年男性患者情绪较大易激怒者给予更多的关心,经常与之交谈了解住院后的需求,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以便缓解不安情绪,鼓励患者家属多来探视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护士多与家属沟通,让其了解患者在院的情况。
  (3)晨6:00~8:00,晚18:00~21:00是走失发生的高危时间段,护理上应加强巡视,对喜外走的患者应严加防范,清除不安全因素,其活动最好控制在护理人员的视线范围内,班班交班。巡视时发现患者四处徘徊时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生走失,要冷静,及时报告,通知家属,组织医护人员和医院保卫部门相关部门共同寻找,减少危险性。对于找回的患者不能一味的怪罪,做好心理护理,了解外走的原因和经过,以便护理人员进一步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3)强化安全意识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及时找出不安因素,制定防范措施,强化护士管理意识,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和预防性。护士向患者及家人进行安全教育,使之掌握安全防范意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走失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网站目录投稿:含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