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是一场如来和金蝉子的赌斗,定一条时间线,可以了解整个故事讲什么。 第0年(美猴王) 金蝉子与如来论道,如来拈花,迦叶一笑,一花一世界,迦叶悟了,而金蝉未悟。 金蝉子修大乘佛教,要的是天下人圆满,而非如来的领悟虚空(领悟一花一世界)。 如来与金蝉子打赌,金蝉子以消失千年为注,赌如来的道不是大道,解救不了众人。 赌局开始,石猴诞生于松鼠陪伴的老树,去须菩提处学一身本事,成就美猴王。地府勾尽生死簿,千万生灵轮回不受神仙控制,成了妖。神仙与花果山一战,美猴王招安,成了齐天大圣。 上界一日,地下一年,过了500年。 第500年(齐天大圣) 桃园中,阿瑶摘仙桃,第一次遇见大圣。 紫霞厌恶神仙无情无恨的生活,见大圣,暗动凡心,想去青草苍苍的花果山做一只无忧无虑的松鼠。下界才发现,花果山尽是摆脱轮回的不死妖怪。之前一战,花果山已毁,寸草不生。 蟠桃会上,大圣偷吃仙桃被问罪,大圣再战神仙,被擒获,投入太上老君炼丹炉中。 沙僧失手摔碎琉璃盏,阿瑶、天蓬被下放凡间。 第1000年(孙悟空与六耳猕猴) 江流儿出世,小白龙化身金鲤来到凡间,被江流儿所救,暗生情愫。 江流儿学佛,却觉得庙里教不了他,顿悟要学的是"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一瞬悟道,千年后,金蝉子出世,见证与如来的赌约。 师徒四人西行,江流儿被六耳猕猴打死。 悟空去地府寻找江流儿魂魄,无果而回,六耳猕猴大杀地府。 悟空去龙宫索要宝珠,保江流儿肉身不灭,无果而回,六耳猕猴大杀龙宫。 悟空去天宫寻玉帝帮助,六耳猕猴大闹天宫。悟空是失去自由的悟空,六耳猕猴是无法无天的齐天大圣,两者是猴子的过去和现在。 自由输给规矩,大圣死,悟空活。紫霞带着死去的大圣投入火海,如来将悟空封入石中。 凡间小妖阿瑶(仙女阿瑶)将猴石埋入土中,小白龙为花果山降第一次雨,花果山恢复生机。 大圣死了,但如来输了,他的理念救不了世人。 如来开启新一轮轮回。 第1500年(即第0年,美猴王) 金蝉子揭开石头的封印,石猴诞生于松鼠(紫霞)生活的老树,在金蝉子引荐下,去须菩提处学本事。两人前往西天,取大乘佛教。 --- 悟空传讲的是什么? 西游记里: 第500年,大圣大闹地府,大闹龙宫,从炼丹炉出来,大闹天宫,如来镇压。 第1000年,唐僧解救,西天取经,遭遇六耳猕猴。 而悟空传里: 第1000年,六耳猕猴和悟空是两个分身,代表自由和禁锢。 六耳猕猴做了第500年时,大圣该做的所有事,大闹地府,大闹龙宫,从炼丹炉出来,大闹天宫,如来镇压。悟空作为自由的对立面,镇压过去的自己。 今何在把真假美猴王这段提出来,独立阐述现在抹杀过去,世故抹杀自由的血腥。 如来为什么会输? 按悟空传,如来修的是小乘佛教,是虚空。金蝉子修的是大乘佛教,是圆满。 "我修行与别人修行不一样,他们修小乘,我修大乘,他们修虚空,我修圆满。" 江流儿死了,猴子否定了过去,紫霞 天蓬 阿月(嫦娥)投入火海,沙僧碎了琉璃盏,小白龙再也见不到江流儿。按如来的法门,确实欲望尽毁,一片虚空。 然而所有人都不想虚空,他们都在死前拼尽全力,求得圆满。 所以,如来输了。 作为补偿,他让悟空成了石头,于第1500年重新活一次,而紫霞成了陪伴石猴的松鼠。 第1500年又回到第0年,此时猴子还不是美猴王,金蝉子揭开封印,猴子诞生。 两人一马,金蝉子带悟空取经,大乘佛教,为了自由,为了圆满。 --- 十几年前很火的一本书,现在看来,故事角度挺好,但写得挺作的,不是今何在最好的故事。 江流儿刚出世多洒脱,不知为何成了唐僧就变得迂腐,这里人物性格前后不统一是个大败笔。 最喜欢的一段是江流儿与小白龙初遇,有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