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感觉到压力、焦虑或沮丧的时候,就本能地想吃东西,这是人生理上的自然冲动。事物会影响人脑某些自然化学物质的合成,这些化学物质对人的情绪和心理机能具有稳定作用,这是营养科学早已确认的事实。这种时候我们往往想吃些饼干、蛋糕、糖果或冰激凌等所谓的"安慰食品"。这样的食物对许多人就好比抽烟、吸毒、酗酒那样难以抵制,像上了瘾似的控制不住,从而导致体重增加、身体严重走形甚至自尊严重受挫等副作用。当你时常暴饮暴食或饮食不当以麻醉自己时,导致的将是更大的内疚、焦虑和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怎么解决? 生活中很少会有风平浪静的时候,因此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对付坏情绪,采取相应的措施,别再让自己自暴自弃地暴饮暴食,让身材失控啦。 先检查情绪 多达50%的超重者用食物缓解生气、压力和失望等情绪,你是其中的一员吗? 让我们先进行一个情绪调查,你的答案必须绝对诚实。你会发现情绪对你的饮食行为的驱动力有多大。比如:无聊的时候你是否总想吃零食?即使不饿,你是否也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吃东西?当你郁闷的时候想不想吃点什么?你会用吃打发孤独的时光吗?当你为某件事担心时,会不会想吃东西?遇到离婚、失业、生病或梦想破灭这样的伤心事,你是靠吃渡过难关的吗?就算不饿,你是不是也要吃东西?你是否觉得吃是为了放松自己、缓解压力?你有没有觉得虽然对自己的体重不满意,可还是吃得太多了? 对于以上问题,如果你的大部分答案为"是",你便很可能受到情绪饮食的严重困扰。不管有没有其他原因在起作用,必须控制情绪的自毁特性。 学会控制思维 停止这种行为的关键在于你自己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这些事情,你自己是否能改变你的思维方式。 我们很多的思维方式是通过个人的"过滤器"形成的——包括我们的个性、态度、观点和信念,是我们内在的筛选工具,对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对世界有什么反应都有影响。"过滤器"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以往经历的产物,它对我们如何解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而这些解释反过来又将决定我们对生活的反应。所以,压力对一个人可能如临大敌,成为一个无法驾驭的庞然大物,而对另一个人则是种动力,进而转变为一次机遇。回避而非积极有效地缓解压力,会危害身体健康,因而会缩短寿命。 还有一种"过滤器"叫"否认过滤器",它产生的烦恼和压力超乎人的想象。比方说,你认为肥胖只是个外形问题,你坚决否认肥胖症会带来健康问题。或许你正因为饮食失控而呕吐,你对自己说,那不是饮食紊乱,只是偶尔这样,等达到理想的体重或解决了生活中的压力就好了。 "否认过滤器"比较危险,因为它掩盖身体的真实情况。生活在否认中,你可能就像一个不让排气的高压锅,所有的压力都憋在里面,直到锅盖打开或被顶开,若处理及时可能会使问题得以解决。如果你仍旧通过"否认过滤器"看待饮食问题,那你就是听任自我欺骗控制自己的行为。 另外还有一种"过滤器"被称作"自动思维"。假设家里有人批评你,其实你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像"他们从来不赞成我",或"他们就是不接纳我这个人",这类自动思维已经在你脑子里不停运转。觉得受到伤害,作为回应,你甚至没在意自己已经挖了一大勺冰激凌送到嘴里。在感觉受伤害之前,总有一种消极的想法在你脑子里一闪而过,这种消极想法早就扎根在你心里。当受到家人批评时,这些蠢蠢欲动的想法就迅速出现,速度之快,以至于你根本没意识到它们对你行为的影响。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想法其实可以被质疑,得到控制,最后得以改变。你可以通过改变思维方式,改变感知和行为方式。 这面这6种方法让你避免情绪化饮食 1.分清生理和心理饥饿。 在暴饮暴食前,问问自己到底是身体饿了还是心理饿了。生理饥饿感是逐步形成的,往往有胃痛或"咕咕"作响、胃中空虚、头痛、疲劳、体力不支等表现;而心理饥饿感是突然来临的。 2.把心思从吃上暂时移开。 想吃东西时,尝试让注意力分散10分钟。不妨列一份既能让双手保持忙碌,自己又感兴趣的活动清单,贴在冰箱门上。研究发现,织毛衣、十字绣等编织活动能让人把注意力从吃上转移走。此外还包括读书、绘画、下棋、健身、化妆或修指甲、散步或骑自行车以及在厨房之外的房间给亲友打电话等。 3.经常小口喝水。 口渴有时会跟饥饿感相混淆,因此,暴饮暴食前要排除是否脱水。可以在身边放杯水,不时喝上几小口,就能产生饱腹感。喝红茶也有帮助。国外一项研究表明,喝红茶能降低皮质醇(引发压力感的激素)水平,进而降低对食物的渴求。 4.准备点低糖食物。 即食燕麦粥、速溶番茄汤、全麦饼干、烤红薯等食物的能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较低,却能提供与面包、饼干相似的心理满足感,能满足对情绪化饮食的迫切需要。 5.想想不健康的食品成分。 饼干含有色素和香精,腌制类的火腿肠含有亚硝酸盐,烤肉含有致癌物……想到这些成分,你还有食欲吗?新鲜的低糖果蔬才是最好的零食。 6.让心情平静下来。 对付情绪化饮食最好的办法还是安定心神,不妨试试放松训练、写日记、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法。如果这些方法效果不佳,就要警惕是否存在抑郁、焦虑等问题,需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参考网站:闻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