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说起元青花四爱梅瓶,很多瓷器收藏爱好者可能都知道,也都会认为那是一件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国宝级文物,收藏在湖北省的某博物馆内。但具体在哪家博物馆收藏,可能能回答正确的人并不多。殊不知,元青花"四爱"梅瓶其实不止一件,而是有两件哦,它们分别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和武汉市博物馆。 怎么会有两件?会不会有一件是赝品或者是复制品,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两件梅瓶的前世今生,以及它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别。 湖北省博物馆藏"四爱"梅瓶 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2006年1月于湖北省钟祥市明代郢靖王墓出土。高37.6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13厘米。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四宝之一(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属国家一级文物。 郢靖王墓在今湖北省钟祥市的九里回族乡三岔河村四组的皇城湾,是明太祖朱元璋二十三子郢靖王朱栋和他的王妃郭氏的合葬墓,属明代帝王等级的墓葬。该墓出土了包括瓷器、金器、玉器以及字画等大量稀世珍宝。在出土的八件最珍贵的瓷器中,其中一件就是四爱图梅瓶,特别引人注意。 与四爱梅瓶同时出土的一件元青花龙纹梅瓶,放置在郢靖王棺木前端棺床下方。 与"四爱"梅瓶同时出土的另一件 元青花龙纹梅瓶 这件梅瓶出土时就放置在王妃郭氏的棺木前端棺床下方,可谓是这位王妃为夫殉情之凄婉故事的"见证者"。 在这件"四爱"梅瓶背后,藏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我们熟知的历史里,历朝历代的藩王都不太讨人喜欢。或是缩居一地,作威作福;或是对王位居心叵测,甚至不惜燃起战火,陷百姓于涂炭之中。可明朝的郢靖王朱栋却是例外,他文能聚名士一起吟诗作赋,武能上马提枪射箭,且从来低调沉重,深得朱元璋和朱棣两代帝王的厚爱。朱栋四岁时,就被封王。他的王妃郭氏,更是一直追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功臣郭英之女。 据传,朱栋和郭氏从小青梅竹马。郭英和朱元璋两家关系密切,所以朱栋得以和郭氏小时能有机会一起玩耍,而朱栋这位温文尔雅的哥哥,更是深得郭氏喜爱。一次,两人玩耍时,朱栋就说将来要娶郭氏为妻。郭氏问他,以何为证,朱栋笑指摆在堂上摆着的四爱梅瓶。长大以后,戏笑成真,朱栋果然迎娶了郭氏为王妃。那件四爱梅瓶,自然就成了两人爱情见证的心爱之物。此时,大明王朝已经根深蒂固,不受政治干扰的这对小夫妻,即是门当户对,又是郎才女貌,自然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惹得当时多少下到平民,上到王侯羡慕不已。 可史料记载,事实上,婚后的这对小夫妻却聚小离多。郢靖王住京师期间,一心带领军士垦荒开田,耕种戍守。洪武二十七年,又到安陆屯田,一直干到永乐六年。永乐九年,又应召进京拜见朱棣,这趟公差,一直出到第二年,才回到自己的封国。山水有隔,心无隔,尽管如此,但朱栋与郭氏的感情却始终十分恩爱。这种恩爱,直到朱栋于27岁那年死去时,才表现得淋漓尽致。 据《兴都志》记载:朱栋英年早逝,郭氏心神恍惚,日日痛哭,一个多月仍无法平息,谁也无法劝阻。突然一日,郭氏止住哭声,开始对镜化妆。化好妆后,要来纸笔,自己亲手照着镜子画下自己的相貌。然后,将画好的图像交给身边的宫女,说:等孩子们长大了,把这幅画给他们看,告诉他们这就是他们的母亲。再然后,指着那只四爱梅瓶,告诉身边的人:我死后,将我与郢王靖合葬,以此梅瓶陪葬。一切安排妥当,郢靖王妃,郭氏自尽而亡。 生同衾,死同穴。不管时光怎样流转,不论世事如何变迁,唯有真爱,可以永存! 该件四爱梅瓶为江西景德镇烧造,器形较大,却十分规整。小口,短颈,阔肩,深腹,圈足。梅瓶胎体厚重,造型流畅。瓶身肩部绘有凤穿牡丹,腹部分别绘有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鹤为主题的"四爱图"。绘图结构严谨,画工细腻,已经达到了元青花的最高水平,是元青花中的稀世珍品。 湖北省博物馆藏"四爱"梅瓶局部图 ▲王羲之爱兰: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淅人(今山东临淅),东晋著名书法家,史称"书圣"。所作《兰亭集亭》被后世推为"天下第一行书"。相传王羲之喜爱兰花。 ▲陶渊明爱菊: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亮,洵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喜爱菊花,其咏菊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古流传。 ▲周敦颐、爱莲: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爱莲,其《爱莲说》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林和靖爱梅、鹤: 林和靖(967——1028)名逋,字君复,宁波奉化人(一称钱塘人)。北宋著名诗人,"和靖"是宋仁宗赐的缢号。他隐居于杭州西湖,以植梅养鹤为乐,人称"梅妻鹤子"。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武汉市博物馆藏"四爱"梅瓶 与湖北省博物馆隔江相望的武汉市博物馆,也有一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同名同形,如出一辙。莫非出土前本就是一对,而后因谁也想不到的原因,它们分道扬镳了?可是,为什么两座博物馆都各说各好,无视对方的存在?又据说,市博的那尊乃是传世品,并非出土,可是为什么瓷器形制、题材都是惊人的雷同?我想,这中间必然有故事!一城之内,两尊国宝,隔江成对,堪为佳话。 武汉市博物馆早期"四爱"梅瓶陈列没有机框架 武汉市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四爱"梅瓶,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小口外撇,短颈丰肩,胎白体重,施白釉,上绘青花纹饰,在肩部饰凤穿牡丹,腹部为主体纹饰,有四个菱形开光,内绘"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茂叔爱莲,林和靖爱梅、鹤,人物形象生动,下层为一圈变体仰覆莲纹,三层纹饰以忍冬和锦带纹相隔。整体纹饰层次分明,繁而不乱,为进口青料,故色彩青翠艳丽。 市博这件梅瓶为传世品,相传于1986年武汉市文物中心收购所得,后移交给市博物馆收藏至今。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为国宝级文物,已收录入《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也是武汉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说到这段梅瓶收购的故事,还有些曲折与惊险,世人差点就与这件梅瓶失之交臂。 那是1986年的某天,一个中年男人小心翼翼地提着一个包裹,来到武汉市博物馆所设市文物中心门口,轻言细语地问:你们收不收旧瓷器?当时市文物中心搞接待的,也是一个中年男子,他说,要看看,才能决定收不收! 出售者及时打开包裹,文物中心的那个值班员一看,确确实实是个旧瓷器,是个品相比较好的青花梅瓶,就说:可以收,五百元钱,怎么样?那个出售者说,你出钱太低了,我不卖!工作人员坚持说,只能给五百元钱!于是,那个出售者包好自己的青花梅瓶,转身回家了! 事后,文物中心的那个工作人员有点后悔,他,,那个青花梅瓶,还是相当好的,当时如果再多给点钱,收购回来就好了。谁也没有想到,过去了几天,那个出售者又提着梅瓶,找到文物中心来了!接待他的,正巧又是那个值班员!此时此刻,博物馆值班员心中暗暗地高兴说:你怎么又来了?出售者说,家里实在困难,要用钱,五百就五百吧,这瓷器给你们了!值班员不说二话,给了出售者五百元钱,这个国宝级的元青花四爱梅瓶就到手了! 成功收购后,文物中心将梅瓶转交市博物馆,但是,博物馆工作人员没将它当回事,放在库房里,长期没仔细研究,不知其年代和价值!这一放就是二十年! 直到2006年,湖北省考古队从钟祥的明代郢靖王墓里出土了元青花四爱梅瓶,这事情当然值得大搞宣传!武汉市博物馆的有关人员看到媒体的有关宣传后,才猛然想到,我们库房里不是也有一个。于是,找出来研究确确实实也是元青花四爱梅瓶。此时此刻,他们才慢慢腾腾沉着应战向外界公布,我们市博物馆早就有一件这样的好东西!这之后,,就有了"同城双壁"的空前盛况! 武汉市博物馆这件"四爱"梅瓶的细部绘画 ▲王羲之爱兰图 ▲陶渊明爱菊图 ▲周敦颐、爱莲图 ▲林和靖爱梅、鹤图 右:湖北省博物馆藏梅瓶 左:武汉市博物馆藏梅瓶 乍一看,两尊瓷瓶极其相似。仔细端详,这两件梅瓶题材完全一致的国宝,我们发现,市博物馆的梅瓶,略高于省博物馆的梅瓶,高出約1.1厘米。而且,两者之间,有大量细节不一样:省博物馆的梅瓶图画中有7个人物,而市博物馆的梅瓶图画中有8个人物,见上图!从构图上看,湖北省的梅瓶精美细腻一些。从青花发色上来看,省博物馆的梅瓶青花淡雅浅蓝,市博物馆的梅瓶青花则浓重晕散。 据悉,目前全球已知的元青花馆藏品仅四百余件,国内考古发现和博物馆收藏约一百多件。其中绘有人物及故事情节的,局指可数。然而,湖北省博物馆和武汉市博物馆分别各收藏一件"四爱"梅瓶,几乎是一对梅瓶,更是凤毛麟角。同时,我们也在思考,那个出售者是怎样得到那个四爱梅瓶的?钟祥的明代郢靖王墓在开掘前,是不是被盗过?两个梅瓶是不是曾经成双成对?这些都有待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