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安徽省制造业企业高技能人才问题探析


  李学灵 张尚豪
  摘 要:本文通过调研分析,了解制造业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梳理制造业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困难问题,为安徽省制造业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产教融合;人才结构
  一、概念的厘清
  高技能人才概念的论述和划分标准众说纷纭。学术界比较认可的一种划分标准是: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
  高技能人才按照传统的培养途径可分为两大类,一个是资格类高技能人才,是指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国家劳动部门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另一个是岗位类高技能人才,是指企业结合生产实际,多元化重点培养,经过相关部门认可的高技能人才。按此标准进行统计,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归入高技能人才之列,初级工和中级工则不在高技能人才之列。
  二、安徽省制造业企业现状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于安徽省加快打造创新型省份,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研显示:安徽制造业企业努力克服自身在技术能力、成本控制、人力资本等方面存在的瓶颈,在"制造强省"系列政策措施助推下,通过加大研发技改投入、推进人才团队建设、促进两化融合发展和提升品牌质量等举措,使企业成本控制能力、盈利能力、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从对数据的分析情况看,当前安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困难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高成本依然是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人才瓶颈"日益凸显;质量品牌意识不够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不高。其核心问题还是人才瓶颈问题,人才是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所必须依赖的最核心要素。
  三、安徽省高技能人才现状
  安徽省技能人才工作质量不断提升,但与"制造强省"建设及创新驱动发展新要求相比,我省制造业高技能人才队伍仍面临总量偏少、结构不优、人才流失、引进困难等诸多问题。
  (一)高技能人才总量偏少,缺口较大
  据安徽省人社厅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为483.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34.6万人,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只有300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为27.8%,这一比例与东部发达地区(普遍超过30%)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安徽省高技能人才总量大约相当于浙江的50%、江苏的40%。调研发现,多数制造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占一线员工的比例不足10%。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行业高技能人才缺口更大。
  (二)制造业企业技能人才结构不优
  一方面,制造业企业技能人才结构呈现"尖头金字塔型",不仅高技能人才缺乏,中初级技能人才数量同样偏少,导致高技能后备人才不足。另一方面,技能人才队伍还存在較为突出的"两多两少"现象,即单一技能者多、复合技能者少,通用工种多、特种工种少。掌握数控技术或具备装备综合维修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更是"一匠难求"。同时,安徽省高技能人才区域分布不平衡,皖北地区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平均年龄偏大,人才接续问题更加突出。
  (三)企业面临"留人难"、"引才难"
  随着人才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留人、引才双重难题。一方面,企业自主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流失率较高;另一方面,受经济发展、城市配套、工资待遇、行业竞争等多重因素制约,企业人才引进也面临较多困难。调查显示,薪酬待遇、安居成本、子女入学、城市环境和职业发展前景等,是制约高技能人才回流和引进的主要因素。
  (四)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三重三轻"现象
  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企业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训,重引进、轻培养,重技术、轻技能现象。多数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经费投入不足,划拨设立专门经费的企业较少,个别企业还存在挪用专门培训经费现象。有的企业观念上存在偏差,存在单纯依赖相关财政补贴倾向。
  (五)校企合作机制不畅,产教融合程度不深
  尽管相关部门、职业院校和少数重点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总体来看,校企合作契合点不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政策供给和配套不足,相关工作进展缓慢。校企合作还局限于委托培养、实训实习等基础基本人才培养方面,引企入教、合作办学、平台共享、协同创新等深层次合作较少。通过对企业的走访发现,尽管有财政补助支持,但由于需先行支付培训费用和缺乏约束机制,企业对优质毕业生流失顾虑重重,"新型学徒制"政策实施效果不明显。
  (六)高技能人才职业认同感总体偏低
  与东部制造业强省相比,安徽省制造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工资待遇相对偏低、职业发展通道不畅、工作环境较差、社会地位不高的矛盾还比较突出,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激励措施偏少,公共政策、企业激励措施与高技能人才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
  参考文献:
  [1] 何应林、宋兴川.高技能人才概念研究[J].职教论坛,2006(1):18-22.
  [2] 罗传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就业,2010(12):48-51.
  作者简介:
  李学灵(1982.9-),女,河南洛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产业经济学。
  张尚豪(1980.9-),男,河南淮阳人,研究生,中级统计师,研究方向:统计研究。
网站目录投稿:静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