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年几天的假期正好让自己放空,整理思考一些比较"虚"的问题,极有收获。 前几个月我一直学情商分析的课程,不断践行,对接纳和改进自我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我一直在困惑于两句话, 做更好的自己 更好的做自己 前者不消说,我也一直在践行,一直在学习,一直在努力,不断成长,争取每天比前一天更好更强。 我一直也是这种做法的获益者,今日的放纵必带来明日的苦难,今日的耕耘才会有明日的收获。 一个人只有不断迭代过去的自己,让自己更好才能保持市场竞争力,才能更有价值。 对情商的学习和自我认知,让我反思自己认知上的盲点,我想到我一直做不好的正念冥想。 正念冥想要求接纳自己,有一个基本要求是"更好的做自己",这点我一直没有放在心上。 2:
对于"更好的做自己"的前提是"接纳自己"。 我一直觉得我也接纳自己的呀,也很爱自己,吃好喝好,并不苛待自己,甚至我也不是什么烂好人,我对讨厌的人虽然不会不假辞色,但也不让自己为难,我觉得我心中坦荡,愿赌服输,凡事做最大的努力,但也能接受最坏的结果,我对自己总体似乎也还算满意的。 但是,我仔细想想我的生活,幸福感并不算强。我似乎总是把美好放在未来,今日吃点苦是为了未来更美好,所以才去做有些明明不愿意做的事。 我一直认为这样没什么问题。这段时间我翻看多年来的笔记,对照看有些事我当时的思考让我明白,其实我一直对自己不满意。 对于我有的成绩,我总觉得是应该的,没什么了不起的,对于我搞砸的事,很难原谅自己,哪怕我明知道很多事情并不全由我决定,很多因素我也无法控制,但我就是有很强的不满意感,总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够。 比如, 我考砸了一个证书,我焦虑,我觉得是自己的问题 我的公司失了一个奖项,我在意,我觉得是自己的问题 我的员工/朋友欺骗我,我难过,我觉得是自己的问题 我的孩子犯了错,我自责,我觉得是自己的问题 ...... 我只不过自己以为的接纳自己,把自己的价值观做为了标准,而这个标准也许本身就有问题的。这样的接纳自己并不能达到自我满意,就难有真正的幸福。 我其实不容许自己失败的,所有失败我都当成自己的无能,尽力去纠正,每次复盘都是为了以后更好,这只是行为上的改变,而不是目标上的改变。我从不反思自己的目标是不是有问题。 我只是不断找更好的方式去完成我的旧目标。 我发现,这可能会让我为了那么一点可怜的小成就失去我本该重视的东西,这让我很沮丧,以至于前段时间我一直有些困惑,我难道应该安于平庸才对吗的。 3:
前几天我在整理旧钱包,里面有两张孩子们五六岁时的照片,孩子们一起看我钱包里的照片,两人争论究竟是谁。 我突然明白了,做更好的自己和更好的做自己并不是什么矛盾的事。正如孩子的成长自有逻辑。现在我的孩子们长大了很多,和以前大不一样,我以前接纳她们,现在也一样,虽然现在的她们和以前很不一样,但我都爱。 我从来没有希望过她们停止成长,也不担心她们长成什么样,我对她们有信心,因为我相信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大概率会有好的结果,但什么样的结果都不影响我对她们无条件的爱,虽然成长过程中我们都会经历很多痛苦挣扎。 一个三岁的孩子时当然没有十岁时的能力,那么成年人如果没有具备足够的能力做不到有些事岂不也很正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逻辑。 原来一个人当下呈现的状态其实就应该是自己最好的状态,如果不能更好其实都是有原因的。 原来人生就是"胜固欣然败亦喜"。 4:
反思我过去一直执着于做更好的自己,其实是我经常自责,我觉得自己还不够好,应该更努力 ,本该XX,我讨厌与目标无关的过程,所有的过程必须指向结果,结果导向型人,否则就觉得是浪费了时间精力。 我也爱自己,但这只是我定的成功的标准,我瞧不上管不住自己的人,因为我觉得,我自己有我每个目标的OKR,也有每项的KPI,我量化管理自己,早晨几点起床,看几小时书......我确实是个活得极有目标,生活工作极为自律的人。以至于忘记生活中的乐趣。 而且我对家人对朋友要求都比较苛刻。我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他人,越和我近,过得越苦。我是典型掌控型人,有意无意,把价值观强加给身边的人了,因为我认为这才是"对的事"。 这让我的满意度很低。 其实我观察所有要做"更好的自己"的人往往都是认为现在自己还不够好,现在自己不够好是因为我们并没有能达成自己理想的目标,成为自己希望的样子。 5:
想一想,很多我们做的与目标不符的事: 一直要增加常识,我们为什么追剧而不去读书, 一直说管理身材,为什么胡吃海喝而不是去跑步健身, 一直说要在职场上更职业,为什么明知道应该穿职业装还是穿了休闲服, 一直说要XX,为什么明知道应该做这件事,还是做了那件事, ........ 这些我们没能战胜自己的惰性而做了与结果无关甚至相悖的行动,然后我们为了不自律而自责,为了做错事而后悔,觉得自己不够努力,不够好。于是我们一遍遍励志,要把现在的自己否决掉,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其实只不过因为我们很多的"正确选择"不是自愿选择,我们会不自觉把后果放到今后,总觉得我们以后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没有想过,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做"最好的自己"。因为无论我们选择做什么,都是当下我们能力所限的选择,即使是那些我们自己都知道不应该做的。如果这不是"最好的自己",为什么我们不做"最好"呢? 如果每个当下都没想过这是自己最好的状态,怎么会满意呢?如果自己总不满意自己,怎么能幸福呢? 原来做更好的自己是不如"更好的做自己"的接纳程度的。 更好的做自己,其实也意味着成为自己,长成自己应该有的模样,尽最大的努力将自己呈现出来,但坦然接受自己的一切。 正如如果我们情商理解于让别人舒服,是不够的,真正提高情商是为了让我们自身更完善,让我们的自我真正成长成自己满意的样子,因为"最好的自己"就是"当下的自己"。 我终于可以安心做冥想了。原来同样的行动,更多的接纳能带来更强的幸福感。 新的一年,希望我们一起提醒自己,当下的我只能是我最好的自己,如果不是,为什么不呈现最好的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