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作者在蒲公英评论撰文称,不少中小学的教育课题主持人,不是校长就是副校长,普通教师很少做课题主持人,并就学校领导挂名课题主持人的诸多不是做了探讨。此文让人们看到了当下学校课题研究的一些不正常现象,但要扭转这种现象,我们还需要追本溯源来探讨这一问题。 学校领导为什么要挂名?大部分领导挂名是为了"名利"二字。所谓"名",即出名,领导可以借主持课题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所谓"利",即利益。在学校的评优选先、职称评聘中,课题都是重要的砝码,校领导有课题先晋升,普通教师无则等待。 学校领导为什么能挂名?学校领导挂名的关键在于其手中紧握的公权力。学校领导掌握着学校人、财、物的支配权,要完成一些工作离不开上述资源的支持,而要获得支援的前提就是学校领导的认可。普通老师为了获取这种支持,减少工作阻力,只能默许学校领导挂名主持人。 学校领导挂名后在做些什么?挂名后的校领导只是名义上的主持人,扮演着"甩手掌柜"的角色,可以说挂名的学校领导在挂名成功后大多只做"下山摘桃子"这件事,苦痛是大家的,甜蜜是自己的。 谈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学校领导的挂名是建立在其掌握的公权力基础之上,而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教师学术"沉默"更助长了这种风气的形成。要扭转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仅凭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约束,教师的学术自觉或者说是学校领导的学术自觉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从更高的层面来加以制约。 第一,严把审批关,从入口限制学校领导挂名的频次和范围。一些学校领导除自己所教专业和学校管理等较为专业的领域外,有时会化身为"全能战士",凡是学校开设的都要伸伸手,插一脚。还有的年年有课题结题,年年有新课题获批,一个人手中有好几项课题。面对这种情况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好关,守好门,在初审推荐的时候适当加以限制,降低学校领导挂名的频次和数量。 第二,严格立项关,为课题研究创设必要的保障条件。课题立项一定要做好公示和答辩工作,提高课题立项的透明度,接受教职工乃至社会的监督。答辩则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课题主持人研究课题的基本能力,通过答辩可以让一部分"滥竽充数"的课题主持人现出原形。此外,课题立项部门在立项时要对课题经费的落实做出明确的表述,如:"课题研究经费由所在单位统筹解决,予以保障。"当然,这种表述可能不会有强制力,还需要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立项一项,完成一项,结题一项"的工作要求来督促,从而保障课题研究不因为学校领导而变样。 第三,注重引导关,淡化课题因素。中小学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聚焦课堂上好课,培养好学生是评判教师的最主要指标。要淡化课题在教师评价中的影响力,除了要引导教师、校长树立正确的学术观、课题观外,还要从机制上来加以引导,让课题从评选活动的必选项变成选择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