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论语颜渊第十二原文及解读


  (共二十四章)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2)克己复礼,天下归(3)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4)。"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5),请事(6)斯语矣。"
  译文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践行礼的要求,就是仁。一旦人人都这样做,普天下就趋向于仁德了。实践仁德在于自己,还能依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仁的条目。"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事不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听,不符合礼的话不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是会按照您这些话去做。"
  注释
  (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私欲,践行礼的要求。复:实践;履行。(2)一日:一旦。(3)归:趋向;集中到一处。此与《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之"归"同义。(4)目:纲目;条目。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知其必有条目,故请问之。"(5)敏:聪明;灵敏。(6)事:从事;实行。
  感悟
  克己,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欲,严格要求自己。人有哪些私欲呢?原宪曾经这样问孔子:"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论语·宪问》14.1)意思是"好胜、自夸、怨恨和贪欲这些毛病都没有,可以称得上仁了吧?"好胜、自夸、怨恨和贪欲皆是人之通病,皆违反礼的要求;而克制自己身上的这些毛病,就是在修身,就是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当然仅仅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所以孔子认为:"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意思是"做到这些可以说是难能可贵了。至于是不是仁,那我就不知道了"。孔子的意思是仅仅克制这些毛病,还不能称之为仁,因为还要具有忠孝、恭敬、宽厚、信义、智勇、刚毅、勤勉、慈惠等美德,具有廉耻之心;更要"复礼",践行礼的要求,使自己的言行皆符合礼。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大乱,人欲横流。孔子欲推行仁政,而"为国以礼"就是其"仁政"主张的重要内容之一。仁是礼的灵魂,是礼的内在依据;礼只是仁的外在体现,或者说仁的精神要通过礼来体现。礼的本质是肯定人伦秩序的合理性。只有建立与维护这种秩序,人类才能合群,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人们种种违背礼的行为,皆是缘于"不仁",所以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3.3)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是不会在意礼仪和音乐的,甚至会违背和破坏先王的礼乐制度。邢昺《论语注疏》云:"为政之善,莫善礼乐。礼以安上治民,乐以移风易俗。得之则安,失之则危。"孔子和颜渊的对话很能说明仁与礼之间的这种关系。"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12.1)意思是"克制自己的私欲,践行礼的要求,就是仁。一旦人人都这样做,普天下就趋向于仁德了。实践仁德在于自己,还能依靠别人吗?"当颜渊向孔子请教仁的条目时,孔子告诉他道:"不符合礼的事不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听,不符合礼的话不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做。"由此可见,孔子对西周所建立起来的礼仪秩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以此来改变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现实,使动荡的社会恢复稳定的局面。
  一个人要践行礼的要求,从而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就必须做到不符合礼的事不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听,不符合礼的话不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做。孔子是这样教诲弟子的,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例如: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论语·八佾》3.10)意思是"禘祭礼从开始献酒之后,我就不想看了"。禘是王者之大祭。王者既立始祖之庙,而以始祖配之。在孔子看来,鲁君只是诸侯,不能僭用天子的祭礼,因此他不想看鲁国举行的禘祭。此孔子所谓"非礼勿视"。
  三家者以《雍》撤。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论语·八佾》3.2)意思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大夫唱着《雍》诗来撤除祭品。按,《诗经·周颂》共31篇,大多是周王室祭祀宗庙的乐歌,《雍》是其中的一篇,它是周武王祭祀文王在祭祀完毕撤除祭品时唱的歌。因此,只有周天子在祭祀完毕时才能"以《雍》彻",然而三家大夫祭祀宗庙完毕时居然也"以《雍》彻",这是僭越祭礼的行为。孔子对此予以谴责,说道:《雍》诗说"‘助祭的是众诸侯,天子端庄肃穆’,这样的诗怎么能够用在三家宗庙的厅堂上呢?"孔子绝不会去三家宗庙的厅堂上听《雍》歌的。此孔子所谓"非礼勿听"。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论语·八佾》3.11)意思是有人问禘祭的道理。孔子说:"不知道。知道禘祭理论的人对于治理天下,大概像把东西放在这里一样容易吧!"孔子指着他的手掌说。关于禘祭的方法和意义,孔子岂有不知之理?只是因为鲁国的禘祭僭越了礼制,所以孔子说"不知也"。此孔子所谓"非礼勿言"。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3.1)八佾即八佾之舞,为天子所有,八人为列,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士二佾。鲁以周公的缘故享受王者礼乐,有八佾之舞。然而季桓子只是卿大夫,只能用四佾之舞,却在其家庙用八佾之舞,这是僭用礼乐的事情,所以孔子愤慨地说:季氏僭用天子的礼乐在其家庙的庭院中奏乐跳舞,这样的事可以容忍的话,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呢?孔子不仅是在谴责季氏所做的非礼之事,也是在告诫人们不得做非礼之事。此孔子所谓"非礼勿动"。
  如今"非礼"之事普遍存在,即以日常生活中之事而言,有的人喜好看黄书黄碟,此可谓视之非礼;有的人喜好小道消息,以讹传讹,此可谓听之非礼;有的人粗话连篇,出口成脏,此可谓言之非礼;有的人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此可谓动之非礼。由此可见,孔子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克制自己的私欲,严格要求自己;践行礼的要求,使言行符合礼,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
  1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1),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2)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在外面做事像会见贵宾一样恭敬,役使老百姓像承担重大祭祀一样谨慎。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无论是在任何地方,都不招致怨恨。"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是会按照您这些话去做。"
  注释
  (1)大宾:贵宾。(2)在邦在家:在朝廷或在家里,此泛指任何地方。家:家庭。《礼记·中庸》:"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
  感悟
  孔子曾对弟子们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4.15)孔子认为自己的学说是用一个基本思想贯穿的。曾子答道:"是的。"其他弟子并不理解,于是等孔子出去之后,别的弟子问曾参道:"这是什么意思啊?"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由此可知,"忠"和"恕"是贯穿孔子学说的基本思想。关于"忠",请参见《论语·学而》1.4章"为人谋而不忠乎"感悟。什么是"恕"呢?子贡与孔子之间有过这样的对话: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15.24)意思是子贡问孔子说:"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呢?"孔子说:"大概是恕吧!"那什么是"恕"呢?孔子紧接着补充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子贡也说过类似的话,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5.12)意思是"我不想别人强加于我的事情,我也不想强加于别人"。由此可见,"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邢昺《论语注疏》云:"忠谓尽中心也,恕谓忖己度物也。"朱熹《论语集注》云:"尽己之谓忠,推己之为恕。"
  一般认为"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例如: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但能近取譬于己,皆恕己所欲而施之于人。"朱熹《论语集注》云:"近取诸身,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亦犹是也。然后推其所欲以及乎人,则恕之事而仁之术也。"刘宝楠《论语正义》云:"立人、达人,恕也。"然而遍查《论语》,只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恕,而未见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恕者。
  其实,"恕"只是"仁"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孔子既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成"恕",也当成"仁"。"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12.2)这里明确地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回答什么是"仁"的问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是"仁"的一个重要内容。"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6.30)意思是"仁者,自己想立足就也使别人能立足,自己想遇事通达就也使别人遇事通达。能够以自身打比喻,推己及人,可以说是成为仁者的方法了"。这里也是明确地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来解释什么是"仁"的问题。
  综上所述,与其说孔子的恕道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两个方面的内容,不如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仁"的两个重要内容,前者是从消极方面讲仁者不应该怎么做,后者是从积极方面讲仁者应该怎么做,其基本思想都是一个: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如果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就可以做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即无论是在任何地方,都不招致怨恨。果真"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那么人际关系也就和谐了,更不会给自己树敌了。如果搞"己所不欲,却施于人"的强权政治和霸道行径,那将会导致怎样一种局面呢?我们可以设想:第一,如果把己所不欲,而施于弱者、实力不足者,或许会因表面上不会引起强烈反弹而自以为得意,然而,那些弱者、实力不足者虽然"敢怒而不敢言","忍气吞声"、"忍辱含垢",但是他们内心毕竟有愤怒之情,有耻辱之感,已经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如果某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干这种"己所不欲,却施于人"的事情,即使是再软弱的人,最终也会发出那"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愤怒吼声。第二,如果把己所不欲,而施于强者、实力相当者,势必遭遇强烈抵制,甚至引起双方大动干戈。譬如:美国到黄海搞军事演习,甚至把航空母舰也开来了。或许在美国看来,这没有什么不妥。如果中国海军和古巴在墨西哥湾举行军事演习,那么美国将作何感想呢?美国还会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妥吗?
  如果能够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设身处地,由己及人,由自己所想得到的而推想别人也会想得到,从而使别人也能够得到,那么就能够赢得别人的好感、肯定和尊重。果真如此,那么就会朋友遍天下,人际关系也就和谐了。
  综上所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是孔子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是可以终身奉行的美德,是仁的重要内容,也是达到仁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中,它有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谐。
  12.3 司马牛(1)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2)。"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3)讱乎?"
  译文
  司马牛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德的人说话谨慎。"司马牛说:"说话谨慎就叫做仁吗?"孔子说:"做到仁很难,谈论仁能不谨慎吗?"
  注释
  (1)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弟子。(2)讱(rèn):说话谨慎,不轻易发表意见。《广韵》:"讱,难言。"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讱,难也。行仁难,言仁亦不得不难。"朱熹《论语集注》:"讱,忍也,难也。仁者心存而不放,故其言若有所忍而不易发,盖其德之一端也。夫子以牛多言而躁,故告之以此,使其于此而谨之。"(3)得无:能不。
  感悟
  请参见《论语·为政》2.13章感悟。
  12.4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文
  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畏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畏惧就叫做君子吗?"孔子说:"内心反省无愧,那有什么忧愁有什么畏惧的呢?"
  感悟
  请参见《论语·述而》7.37章感悟。
  12.5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1)。"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2)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文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做事严肃认真而不出差错,与人交往恭敬而有礼貌。普天下的人都亲如兄弟。君子又何必担心没有兄弟呢?"
  注释
  (1)亡(wú):通"无",没有。(2)敬:慎重;不怠慢。指办事严肃认真,恪尽职守。
  感悟
  司马牛因没有亲兄弟而忧愁,子夏从两个方面来安慰他:第一,俗话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有没有亲兄弟,那是命中注定的。既然如此,也就不值得忧愁了。第二,虽然天命不可改变,但是也不能消极地听从天命,我们可以"尽人事以听天命",这"尽人事"就是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好一切事情,譬如"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第三,如果真的能够做到"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即做事严肃认真而不出差错,与人交往恭敬而有礼貌,那么"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普天下之人都就会与你亲如兄弟。如此,这样不就弥补了你没有亲兄弟的遗憾了吗?又何必担心没有兄弟呢?子夏以文学著称,也具有做人思想工作的极好口才!
  12.6 子张问明(1)。子曰:"浸润之谮(2),肤受之愬(3),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译文
  子张问什么是明智。孔子说:"渐渐渗透的谗言,利害攸关的诬告,在你这里都行不通,可以算是明智了。渐渐渗透的谗言,利害攸关的诬告,在你这里都行不通,可以算是有远见卓识了。"
  注释
  (1)明:心明;明智。(2)浸润之谮(zèn):渐渐渗透的谗言。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谮人之言,如水之浸润,渐以成之。"谮:诬陷;进谗言。(3)肤受之愬:与自身利害攸关的诬告。朱熹《论语集注》:"肤受,谓肌肤所受,厉害切身。"愬:同诉。诽谤;进谗言。谮与愬为同义词。
  感悟
  进谗言的人,如果一次性地在你面前说某人一大堆坏话,或许你并不会轻信,甚至还可能引起你的警惕与反感而对进谗言者说:你怎么可以这样肆意攻击别人呢?他得罪了你吧?要不你俩有仇?
  善于进谗言的人,往往是今天说某人一点坏话,明天又说一点,这样日积月累,让你渐渐地听得多了,耳根子渐渐发软了,也就渐渐地不由得不相信了;喜欢进谗言的人,往往在你面前说某人是如何对你不利,如何伤害你的切身利益等等,总之是说一些与你自身利害攸关的诬告之辞,好像挺关心你似的,让你不由得不信,不由得不引起重视,至少不可全信,也不可完全不信,今后对某人还真的要提防着点。这两种谗言对一般人来说,实在是难以明察,并且往往容易轻信而受其蒙蔽。如果有人能够不受这两种谗言蒙蔽而能明察,那就可以算是明智之人,算是有远见卓识之人了。这就告诫人们:当某人在你面前老是说别人的坏话时,当某人在你面前老是搬弄是非时,你一定要冷静思考,仔细观察,切莫被小人所蒙蔽。俗话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此言有理。
  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1),民信之(2)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使老百姓信任政府。"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而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使军备充足。"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而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使粮食充足。自古以来谁都有一死,如果老百姓不信任政府,那么国家是站不住脚的。"
  注释
  (1)足兵:使军备充足。兵:兵器;军备。下文"去兵",即去孔子所说的"足兵",意思是紧缩军备开支,而不是不要军备。(2)民信之:使老百姓信任政府。程树德《论语集释》:高丽本"民信"上有"使"字,皇本"民信"上有"令"字。
  感悟
  孔子认为诚信是治国之道。"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论语·学而》1.5)意思是"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并守信用"。孔子把"信"上升到了治国安邦的高度,并且把它摆在治理国家的首位。"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12.7)孔子认为治理政事之道在于"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意思是"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使老百姓信任政府"。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而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使军备充足。"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而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使粮食充足。自古以来谁都有一死,如果老百姓不信任政府,那么国家是站不住脚的。"可见"取信于民"是贤明君主和有识之士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凭借。据《史记·商鞅列传》载:商鞅欲变法之时,为了取信于民,"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商鞅变法"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商鞅相秦孝公变法,使得秦国由一个弱国与落后国一跃而变为强国与先进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昏君则往往失信于民,最终往往落得个身死国亡的下场。据《左传·庄公八年》载:"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邱。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故谋作乱。……遂弑之。"意思是齐襄公使连称、管至父两位大夫戍守葵邱。瓜熟时而往,齐襄公说:"次年瓜熟时就派人替换你们。"一年戍期已满时,齐襄公关于替代的命令并没有下达。连称、管至父请求襄公派人来替换他们,襄公不答应。因此连称、管至父就谋划作乱,最终把襄公给杀了。
  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中,诚信应该也必须成为政府部门的执政理念,因为诚信与否直接关系着政府的信用和形象。当今不少政府部门缺乏诚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我们不难从媒体上看到这方面的报道。例如:
  一些行政职能部门为了趋利而不惜"钓鱼执法"。这简直就是陷民于罪然后罚之、刑之。既不仁,也不信。
  中国红十字会从万元帐篷到虚假发票到天价公务用餐,由捐款使用和管理的不透明到"郭美美炫富事件"所暴露出来的中国红十字会与某些商业公司之间不清不楚的关系,使得中国红十字会遭遇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中国红十字会的公信力也随之丧失殆尽。
  司法腐败、司法不公和司法风气不正等现象,使得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
  由此可见,政府失信,伤害的不仅仅是百姓的切身利益,也必将导致百姓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危机;政府失信是执政方面的一大毒瘤,是导致市场经济失信和民众失信的根源,它必将导致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崩溃。
  12.8 棘子成(1)曰:"君子质(2)而已矣,何以文为(3)?"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4)。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5)犹犬羊之鞟。"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质朴就够了,还要文采做什么呢?"子贡曰:"先生这样谈论君子,可惜啊!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文采如同质朴,质朴如同文采。如果把虎豹和犬羊皮上有文采的毛都拔去,那么虎豹的皮就如同犬羊的皮了。"
  注释
  (1)棘子成:卫国大夫。(2)质:质朴;朴实。(3)何以文为: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下·语词误解以实义》:"为,语助也。《论语·颜渊》曰:‘何以文为’,言何用文也。而解者云:‘何用文章以为君子。’则失之矣。《子路》曰:‘虽多,亦奚以为。’言虽多亦何用也。而解者云:‘亦何所为用。’则失之矣。"文:文采。(4)驷不及舌:即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意思是说话要慎重。(5)鞟(kuò):去毛的皮。
  感悟
  请参见《论语·雍也》6.18章感悟。
  12.9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1),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2)彻(3)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4)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译文
  哀公向有若问道:"年成歉收,国家财用不够,怎么办?"有若答道:"何不实施十分抽一的税率呢?"哀公说:"十分抽二分,我还不够用,怎么能十分抽一分呢?"有若答道:"如果百姓富足了,您怎么会不富足?如果百姓不富足,您怎么会富足呢?"
  注释
  (1)年饥:年成歉收;荒年。谷不熟叫做饥。(2)盍:"何不"的合音。(3)彻:周朝田税制度,十分抽一的税率。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周法什一而税谓之彻。彻,通也,为天下之通法。"(4)孰与:怎么会。
  感悟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有若的这个观点来源于孔子。"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12.7)意思是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使老百姓信任政府。"这"足食",包含着百姓与国家都粮食充足。这反映了孔子"富民"的政治主张,也是治国之道。这种富民的主张,不仅是孔子的儒家学派所持有,春秋时期不少有识之士也具有此种观念。例如:《国语·楚语上》云:"民实瘠矣,君安得肥?"战国时期的儒家继承和发扬了这一学说。例如:
  《孟子·梁惠王上》云:"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强调只有老百姓富足了,国家才能强大,国君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这是把百姓足与国君统一天下而称王的大业联系在一起。《荀子·富国》云:"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这是把百姓的贫富与国君的贫富联系在一起。
  国家的税收,过去主要来自老百姓。如今虽然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但是民营经济和老百姓的纳税,仍然在国家税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老百姓不富裕,国家的税收则将受到严重影响,并且有时还不得不拿出部分钱财来救济遭受贫困的老百姓;如果老百姓不富裕,购买力就会下降,就不能拉动内需;不能拉动内需,就会造成许多企业破产;许多企业破产,国家的税收又会受到严重影响。此乃恶性循环。过去我们曾经片面地理解"富民强国",认为只有国家富裕了、强大了,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因此也曾片面地强调"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其结果是老百姓处于贫困之中,而政府的财力也严重不足。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家富裕了,强大了,2008年的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中居于美、日、德之后而位居第四;2009年超过德国而位居第三,2010年上半年则宣布超过日本而跃居第二!然而,仍然存在着重国富而轻民富的现象,我国的人均收入还很低,在世界上居于90多位。如果按照国际标准来计算贫困人口,中国几乎还有近两亿的贫困人口;如果从工资所占GDP的比重来看,2010年的中国工资大约占GDP的8%,而欧美为55%,南美为38%,东南亚为28%,伊朗为25%,非洲为20%。2010年7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分好"蛋糕"促和谐 怎么看分配不公》的文章,该文指出:
  2010年两会召开前夕,新华网开展了"你最关心的话题"网络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分配不公问题在18个选题中位居第一。两会期间,分配不公问题也是代表委员们讨论的一大热点,成为议案提案涉及最多的问题之一。这从某种程度说明,分配不公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广大群众对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缓解目前过大的收入差距充满期待。
  收入分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解决好分配不公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存在哪些分配不公现象?……比如,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数据显示,2007年,居民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为57.5%,比1992年下降10.8个百分点,而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却呈快速上升趋势。
  由此看来,外国政府似乎比中国政府还明白中国古代儒家所倡导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的观念,因此,在政府收入不断攀升的大好形势之下,不少有识之士在大声疾呼:"提高国民收入,藏富于民。"
  12.10 子张问崇德(1)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2),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3)。’"
  译文
  子张问怎样崇尚道德和辨别迷惑。孔子说:"以忠诚信实为主,追求道义,这就是崇尚道德。爱这个人时就希望他长寿,恨他时就希望他死掉。既希望他长寿,又希望他死掉,这就是迷惑。《诗经》说:‘的确不是因为他富有,只是你的心变了。’"
  注释
  (1)崇德:崇尚道德。刘宝楠《论语正义》:"崇德者,《尔雅·释诂》:‘崇,高也。’谓于人之有德,尊崇之也。"(2)徙义:追求义。徙:迁移。这里指靠拢;追求。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徙义,见义则徙意而从之。"(3)诚不以富二句:出自《诗经·小雅·我行其野》。
  感悟
  子张问怎样崇尚道德。孔子说:"以忠诚信实为主,追求道义,这就是崇尚道德。""忠信"是人的品德修养和学问的基础,是"仁"的重要体现,所以孔子反复强调君子要"主忠信"(《论语·学而》1.8),即以忠信为主,并且认为"主忠信"就是"崇德"。曾子以"忠信"作为"吾日三省吾身"的两项内容:"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1.4)曾子日三省吾身,就是崇德的具体体现。
  "徙义"也是"崇德"的体现。"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7.3)意思是"不修养品德,不讲习学问,听到义之所在不能追求,有过错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孔子把"闻义不能徙"当成自己的忧虑,这是从反面强调君子要"徙义"。一个人只有追求道义,才能够"喻于义",一切行事皆以义为出发点,而不会见利忘义,损人利己。
  关于怎样崇尚道德,孔子还提出了"先事后得"的品德修养之法。"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勿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12.21)樊迟跟随孔子在舞雩台下游览,问孔子说:"怎样崇尚道德?"孔子说:"先做好事情,然后再谈收获,这不就是崇尚道德吗?"做好事情,实际上也是"忠"的体现。只要尽心竭力地做好事情,就自然会有相应的收获。如果一个人动不动就谈收获,还没有做事就先讨价还价,这样做又怎能增进道德呢?这样的人只能是喻于利的小人。
  子张问怎样辨别迷惑。孔子以生活中所常见的具体事例来回答他:"对某人爱他时就希望他长寿,恨他时就希望他死掉。既希望他长寿,又希望他死掉,这就是迷惑。"樊迟也曾问怎样辨别迷惑。孔子也是以生活中所常见的具体事例来回答他:"因为一时的愤怒就忘记了自己和父母(而不顾一切),这不就是糊涂吗?"朱熹《论语集注》云:"知一朝之忿为其微,而祸及其亲为其大,则有以辨惑而惩其忿矣。"
  孔子认为,对同一个人,因为自己好恶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态度,这就是"惑"。这就告诉人们不要因自己的好恶来评判客观事物,否则就会丧失评判事物的客观标准而导致迷惑。因为一时的愤怒就忘记了自己和父母(而不顾一切),这就是"惑"。
  人生难免遭遇困惑,难免被迷惑。譬如孔子所指出的上述两种"惑"的现象。惑的根源或许在于缺乏知识,因此要解惑,就得努力学习,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只有学识渊博,世事洞明而人情练达,才可谓"智者"。所以孔子说:"知者不惑。"(《论语·子罕》9.29)并自信"四十而不惑"(《论语·为政》2.4)。可见孔子40岁以前或许尚未达此境界;这也说明,人生想要做到"不惑",实在是不容易。孔子40岁不会被迷惑,就是不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亦不被功名利禄等外物所迷惑;还要不被自己的感情所迷惑,即不感情用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迷失自我"。若"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者,并非真正的"智者"。
  12.11 齐景公(1)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2)、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3)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
  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理政事。孔子答道:"君要合于君道、臣要合于臣道、父要合于父道、子要合于子道。"齐景公说:"说得好啊!如果真的君不合于君道、臣不合于臣道、父不合于父道、子不合于子道,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到吗?"
  注释
  (1)齐景公:齐国国君,姓姜名杵臼。在位58年,奢侈无度,穷兵黩武,严刑峻法。公元前490年死,公元前481年田氏取代齐国。(2)君君:君要像君,意思是君的所作所为要合于君道。下面"臣臣"、"父父"、"子子"仿此。(3)信如:如果真的。信:确实;果真。
  感悟
  请参见《论语·里仁》4.13章感悟。
  12.12 子曰:"片言(1)可以折狱(2)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3)。
  译文
  孔子说:"根据单方面的言辞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承诺的事情从不过夜。
  注释
  (1)片言:诉讼双方中一方的言辞。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片,犹偏也。听讼必须两辞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折狱者,唯子路可。"刘宝楠《论语正义》:"《玉览》六三九卷引郑玄曰:‘片读为半,半言为单辞。折,断也。惟子路能取信,所言必直,故可令断狱也。"(2)折狱:判案。折:判断;裁决。狱:诉讼;案件。(3)无宿诺:许下的诺言不过夜。宿:过一夜。
  感悟
  请参见下章感悟。
  12.13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1)。必也(2),使无讼乎!"
  译文
  孔子说:"处理诉讼案件,我跟别人一样。如果说我和别人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使得没有诉讼才好!"
  注释
  (1)听讼,吾犹人也:邢昺《论语注疏》:"言听断狱讼之时备两造,吾亦犹如常人,无以异也。"听:决断;处理。(2)必:如果;果真。必也:单独为一分句,假设的内容往往承前而省略,并且反其意而行之。"必也"承前面的"听讼,吾犹人也"而来,反其意就是"如果说我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感悟
  子路为人正直,取信于民,别人不欺骗他,所说皆实情,所以子路根据单方面的言辞就可以明断是非。《左传·庄公十年》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意思是"大大小小的诉讼,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来断案"。鲁庄公断案"必以情",所以能够赢得民心。两人打官司时,一般来说,原告与被告只说对自己有利而对对方不利的情况或者证据。这就要求法官根据原告和被告的陈述来判断是非,而不能偏听偏信。子路断案时则显示出其不同寻常之处:虽然只是根据单方面的言辞,他也可以断案。这是因为子路能够取信于民,原告或者被告皆愿意以实情相告。所以孔子由衷地感叹道:"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然而,在孔子看来,无论断案多么准确,也存在着令人遗憾之处,因为诉讼本身就是因争端而起,就是不和谐。虽然子路"片言可以折狱",但毕竟是法治,毕竟未能使民无讼。这实际上就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2.3)。意思是"如果用政令来引导民众,用刑法来整顿民众,民众可以免于犯罪,却没有廉耻之心"。孔子倡导的是德治,是以德化民,所以孔子认为,"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处理诉讼案件,我跟别人一样,也要听原告和被告的陈述。如果说我和别人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使得没有诉讼才好!这实际上就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2.3)。意思是"如果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制来约束民众,民众就会具有廉耻之心,并且具有归服之心"。而要真正做到"无讼",就必须推行教化,以德治国,以礼治国,德治能够治本,让人向善。
  "无讼",无论是在孔子时代还是在当今社会,都是无法实现的,它只是孔子的一种美好而善良的愿望;然而孔子的"无讼"观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至少可以促成一些"无讼",从而化解一些社会矛盾。譬如许多民事纠纷,一旦对簿公堂,即使判决公正,原告与被告之间在感情上也难以愈合伤口;如果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民事调解,从而使得双方不再去打官司而使矛盾在法院大门之外就得以化解。这样既能够减少诉讼,也能够促进社会和谐。
  12.14 子张问政。子曰:"居(1)之无倦,行(2)之以忠。"
  译文
  子张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在位不懈怠,执行政令要尽心竭力。"
  注释
  (1)居:当;任。这里指任职;在位。(2)行:做;实行。这里指执行政令;处理政务。
  感悟
  治理政事,最忌懈怠。其主要表现是或尸位素餐,或虎头蛇尾,或玩忽职守。子张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之无倦。"意思是"在位不懈怠"。"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论语·子路》13.1)子路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自己先带头做,然后让老百姓勤劳地工作。"子路请求多说一些。孔子说:"不懈怠。"俞樾《群经平议》云:"先之劳之,谓先民而任其劳也。天子亲耕,后亲蚕,皆其事矣。……下文子路‘请益’,而告之以‘无倦’,盖先任其劳则易倦,故戒之也。"这"居之无倦"和"无倦",实际上是倡导为官者要勤政,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公卿大夫士,皆应如此。孔子的勤政观,或许来源于先王的治国之道。
  《尚书·无逸》所记载的就是周公告诫成王不要贪图逸乐,而要勤政的诰辞。"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意思是"君子在位,不要贪图安逸。先要知道耕种收获的艰难,然后才能处于安逸,才会知道百姓的痛苦"。周公例举了殷王和周太王、王季、文王等贤明天子的勤政事迹:殷王中宗"治民祗惧(敬畏),不敢荒宁"。殷王高宗"不敢荒宁,嘉靖殷邦"。殷王祖甲"爰知小人之依(知道百姓的痛苦),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意思是"文王干过卑贱的活,做过开通道路、耕种田地的劳役。他和蔼、仁慈、善良、恭敬,使百姓和睦安定,关爱鳏寡。从早晨到中午,到下午,他都没有闲暇吃饭,因此他使得万民和谐"。正因为这些贤明的天子无逸而勤政,所以"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文王"享国五十年"。然而,从祖甲之后,在位的殷王生来就贪图安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这)厥后,亦罔或克寿(没有能够长久在位的),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周公本人也是无逸而勤政的典型。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载:周武王"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于是周公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诫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践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上面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治理政事,还要"行之以忠",即执行政令要尽心竭力。治理政事,当服从上级,令行禁止。此乃自然之理。如果对上级的指示采取阳奉阴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行我素,那么不仅上级的政令不能畅通而贯彻执行,自己的所作所为也是与上级的指示背道而驰。这样的官员,又怎能治理好政事呢?又怎能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呢?又怎能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呢?君不见,当今中央的许多惠民政策是好的,然而一到了地方政府,到了某些官员手上,就往往被大打折扣;中央三令五申不允许干的事,一到了地方政府,到了某些官员手上,就置若罔闻,仍然我行我素。这些现象,皆非"行之以忠"。若以此从政,则必将导致祸乱,也必将导致自己的下台。
  12.15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1)矣夫!"
  译文
  孔子说:"广泛地学习古代文献,用礼仪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也就可以做到不违背道了。"
  注释
  (1)畔:通"叛",违背;违反。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弗畔,不违道。"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子罕》9.11章感悟。
  12.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感悟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小人与此相反。别人有好事但尚未成,君子给予帮助,以成全他的好事;然而"小人反是":别人有好事但尚未成,小人进行阻拦,或者散布谣言、诽谤此人,以破坏他的好事。譬如有人将被评为某种先进,或将获得某种奖励,或将获得提升,上面对此人进行公示与调查,君子实事求是地说此人表现真好,希望促成别人的好事;小人则捏造不实之词进行诽谤,希望别人的好事泡汤。此可谓"君子成人之美,小人反是"。成人之美,犹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君子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与此相反。别人有不好的事情但尚未成,君子进行劝阻,以阻止不好的事情发生,不成人之恶,犹治病救人,功德无量;然而"小人反是":别人有不好的事情但尚未成,小人进行煽动,以让不好的事情发生。譬如有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欲跳楼轻生,君子见之,或进行劝阻开导,或积极施救;小人见之,则幸灾乐祸而使劲起哄高喊:"跳呀!跳呀!"有感于小人"不成人之美,而成人之恶"这一阴暗心理,我曾作小诗一首《嫉妒》云:
  一——二——三
  咬紧牙关
  拼却全身的力量
  不是为了登攀
  而是在——
  紧紧地扯住别人的后腿
  叫他也跟我一样
  自己上不去,也决不让别人上去;自己不能进步,也决不让别人进步;自己不能有所成就,也决不让别人有所成就。小人"不成人之美",由此可见一斑。
  12.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怎样治理政事。孔子答道:"政的意思就是端正。您率先端正自己,谁还敢不端正呢?"
  感悟
  请参见《论语·为政》2.1章感悟。
  12.18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
  季康子忧虑盗贼太多,向孔子请教。孔子答道:"如果您不贪欲,即使奖励偷窃,他们也不会去偷窃。"
  感悟
  请参见《论语·为政》2.3章感悟。
  12.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怎样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之人来亲近有道之人,怎么样?"孔子答道:"您治理政事,为什么要实行杀戮呢?您向善则老百姓也就向善了。在上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位者的品德好比草。草上有风吹过,草必定随风而倒伏。"
  感悟
  请参见《论语·为政》2.3章感悟。
  12.20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1)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2),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3)以下人(4)。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5)取仁而行违,居之(6)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译文
  子张问:"士要怎样才可以称为通达呢?"孔子说:"你所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呢?"子张答道:"在朝廷做官一定有名声,在卿大夫采邑做官一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叫名声,不是通达。所谓通达,是品质正直而崇尚道义,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论并观察别人的脸色,一心想着对人谦让。在朝廷做官一定通达,在卿大夫采邑做官一定通达。所谓名声,表面上装作仁德而行动上违反,以仁人自居而不怀疑。这样的人在朝廷做官一定会骗取名声,在卿大夫采邑做官一定会骗取名声。"
  注释
  (1)达:通达;遇事行得通。刘宝楠《论语正义》:"达者,通也。通于处人、处己之道,故行之无所违阻,所谓‘忠信笃敬,蛮貊可行’,即达义也。"(2)闻:名望;名声。(3)虑:思虑;想着。(4)下人:对人谦下。(5)色:容色;表面上。何晏《论语集解》引马融曰:"此言佞人装仁者之色,行之则违。"(6)居之:以仁自居。居:处。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子路》13.3章"必也,正名乎"感悟。
  12.21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1),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2),非崇德与?攻(3)其恶,勿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4),非惑与?"
  译文
  樊迟跟随孔子在舞雩台下游览,说:"请问怎样崇尚道德,消除自己内心的邪念和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啊!先做好事情,然后再谈收获,这不就是崇尚道德吗?责备自己的过失,不去指责别人的过失,这不就消除了自己内心的邪念吗?因为一时的愤怒就忘记了自己和父母(而不顾一切),这不就是糊涂吗?"
  注释
  (1)修慝(tè):消除自己内心的邪念。修:治理。慝:恶;隐藏在内心的邪恶念头。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慝,恶也。修,治也。治恶为善。"朱熹《论语集注》引胡氏曰:"慝之字从心从匿,盖恶之匿于心者。"(2)先事后得:先做好事情,然后再谈收获。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先劳于事,然后得报。"朱熹《论语集注》:"犹先难后获也。"(3)攻:批评;责备。(4)亲:父母。
  感悟
  请分别参见《论语·颜渊》12.10章和《论语·卫灵公》15.27章感悟。
  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问知。子曰:"知人(2)。"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3),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4)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5),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6),不仁者远矣。"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问什么是智。孔子说:"知人善任。"樊迟不明白。孔子说:"提拔正直的人,使他的地位在不正派的人之上,能使不正派的人正直。"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提拔正直的人,使他的地位在不正派的人之上,能使不正派的人正直。’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句话的含义多么丰富啊!舜拥有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提拔了皋陶,不仁的人就远离了。汤拥有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提拔了伊尹,不仁的人就远离了。"
  注释
  (1)爱人:爱众人;一切人。这是孔子仁学的基本内容。朱熹《论语集注》:"爱人,仁之施。"邢昺《论语注疏》:"言泛爱济众是仁道也。"(2)知人:《论语》里的"知人"、"知尔"、"莫己知"之"知"往往是了解并任用的意思。(3)错诸枉:置之于不正派的人之上。错:通"措",放置;安放。诸:兼词,"之于"的合音。枉:不正直;不正派。这里指不正直的人;不正派的人。(4)乡(xiànɡ):通"向",刚才。(5)皋陶(ɡāo yáo):传说中东夷族的首领,相传为舜的贤臣,掌管刑狱。(6)伊尹:相传为商汤之妻有莘氏的陪嫁奴隶,后来辅佐商汤攻灭夏桀。
  感悟
  一 仁者爱人
  请参见《论语·学而》1.2章感悟。
  二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请参见《论语·为政》2.19章感悟。
  12.23 子贡问友(1)。子曰:"忠告而善道(2)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译文
  子贡问怎样交友。孔子说:"真诚地劝告并好好地引导他,如果行不通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
  注释
  (1)友:交友。(2)道(dǎo):开导;引导。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导"。
  感悟
  请参见《论语·乡党》10.2章感悟。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1),以友辅仁(2)。"
  译文
  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凭借朋友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注释
  (1)以文会友: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2)以友辅仁:凭借朋友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感悟
  曾子提倡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凭借朋友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友以文德合也。友有相切磋之道,所以辅成己之仁。"朱熹《论语集注》云:"讲学以会友,则道益明;取善以辅仁,则德日进。"曾子的观点或许来源于孔子。"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论语·子路》13.28)意思是子路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呢?"孔子说:"互相切磋勉励,和睦相处,可以叫做士了。朋友之间要互相切磋勉励,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孔子认为朋友之间要互相切磋勉励,这样对于道德修养和知识技艺,皆有所裨益。这实际上是告诉人们另一种交友之道:以文会友,则志趣相投,朋友之间既容易找到共同语言,又能够相互取长补短,从而使自己的学问有所长进;以友辅仁,我可以根据朋友身上的美好品德来反省自己,为什么我没有这些品德呢?于是我就会"见贤思齐焉"(《论语·里仁》4.17),就会"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7.22),这样就可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然而,并非所有的朋友都能够使得自己的学问有所长进,都能够帮助自己培养仁德。所以孔子又谆谆告诫人们:"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16.4)意思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跟正直的人交友,跟诚信的人交友,跟见多识广的人交友,就有益了。跟逢迎谄媚的人交友,跟两面三刀的人交友,跟夸夸其谈的人交友,就有害了"。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友直,友谅",所以辅仁也;"友多闻",所以增进学问也。而"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则有害于道德学问也。由此可见,如果交友不慎,则将贻害无穷。
网站目录投稿:绮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