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学习了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从中认识到"人和产品的五个层次",就此与陌生人社交的过程,分析五个层次如何层层递进。 梁宁在《产品思维30讲》的第2讲中说到了一个她朋友做结婚教练的事,其中有一个"人和产品的五个层次",也是这一节梁宁主要讲的内容。 我听了有些感触,有一些关于这五层次与陌生人社交的思考,在这里和大家聊聊。 梁宁的"识人五层次"中,主要是从外到内的顺序讲的。 第一层:感知层 "一个产品,你拿到它,它设计的美不美,质感怎么样。一个人,你看到他的第一眼,这个人的身材、相貌,说话什么口音,穿衣服怎么搭配,这个就是外层的感知层。" 这是讲的是我们的外部观感了。 具体到陌生人社交场景中,如果是线上,则是头像、昵称、性别等外在的信息。做产品的都喜欢"偷窥",曾经不止一次看到朋友要到一个姑娘的微信,第一件事就是点开头像看看,如果是真人照片,还会放大看上几秒钟。 线下的场景就更加不用说了,我们接触到一个人的第一眼就是这个人的相貌,男生看姑娘漂不漂亮,女生看男生帅不帅。如果比较合眼缘,还会忍不住多看一眼;真的特别合眼缘,胆子稍大的就上去要微信了。 那么,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得到什么东西呢? 我觉得,从建立第一观感,引起对方兴趣的角度来说。想要让一个陌生人对你有兴趣,头像+昵称的组合是及其重要的。 你想想,你是一个男生,你收到一条推送,是"@甜美小姐姐 成为了你的粉丝"更能吸引你点进去呢?还是"@老李 成为了你的粉丝"更能吸引你点进去? 点进去之后,是一个甜美的真人头像让你更有深入了解的欲望,还是一张蓝天白云的头像让你更有了解的欲望呢? 那么怎么更加深入地吸引对方呢?这就涉及后面的几个层次了。 第二层:角色框架层 "简单来讲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角色里,并且被角色驯化。" 第二层也是表面的东西,梁宁在这里主要讲怎么去看一个人,从角色框架层来说,我们是有一定定式思维的。 我们的行为、能力、知识、所谈论的东西,是一定程度受到角色影响的。比如说一个教师,他和你聊的话题也许十句话就会扯到学校、学生、教学、教育等等比较有角色特征的话题上。你总不能指望一个工厂上班的蓝领天天和你聊如何教育学生,如何写教案,如何看待青少年教育这些话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讲如何和陌生人社交。其实当你开始没有话题聊的时候,你想想对方的角色,想想对方的角色经常会接触到哪些的话题,然后开放式地问对方如何看待,这大概率是可以聊很长时间的。 第三层:资源结构层 "它可能会包括了一个人的财富资源、人脉资源、精神资源,每个人其实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人生的历程,其实大概在很多时刻,很多人都会处在同一个角色里。比如说我们都曾经是学生,或者是说毕业刚工作的时候,我们都是小职员。但是接下来,因为每个人的资源不一样,大家的精神资源不一样,出身背景、家庭的人脉资源不一样等等,资源结构会推动一个人。我们可能都曾经是在某一个角色,但接着未来会进入到不同系统的不同角色。" 第三层就到了对一个人比较深入一层的认知了,因为这层信息,你从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其实,我们和大部分陌生人交流,相互之间,只是触及到了第二层。只有从第二层到第三层突破了,两个陌生人才有可能持续交流下去。 人的资源结构相对来说是个更加隐私的东西,不经过一定时间的交流和沟通,你是无法了解透彻的。但是这一层的信息,你是可以通过别人嘴巴获得的,这些信息在一个人的熟人圈子里面,你是可以打听到的。 所以,假如你在追一个女孩,她的谈吐气质让你很感兴趣,鼓起勇气去要到微信了。同时,基于她的社会角色,你们也有挺多的话聊,但就是迟迟不得突破,你找她的时候,你们有很多话题;你不找她呢,她也很少找你。 这时候,不妨从她身边的熟人找到突破点,深入了解一下她的精神资源等。不然怎么说追女孩,闺蜜这一关是必过的呢。 第四层:能力圈 能力圈是个什么东西呢? 从梁宁的介绍中,我的理解是一个人的外在能力,大概就是有什么样的能力可以完成什么样的事情。 了解一个人的能力,这就不是一点点时间能了解的了。比如说你判断一个人的沟通能力,一定是在和他有比较多的交流后才会有个初步结论的。你判断一个人的情绪控制能力,一定是在和他近距离一起面对一些糟糕的事情时才能有所了解的。一般来说,了解一个人的能力三五天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我们去了解一个人,不妨耐心一点,花更长时间来深入了解他。这也许就是存在大量社交恐惧的原因,我们都很忙,忙到没有那么多时间和耐心去了解一个人。 第五层: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 "也就是说,他对自己为什么而存在到底是怎么感知的,什么状态下他的存在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什么时候他的存在感就极度让他不爽,让他烦躁。存在感之于人就好像生存之于动物一样,是触发情绪和推动行动的开关。" 我是十分认同这个观点的,我们生来就说要解决三大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其中,要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是很简单的。我是谁,可以基于我的社会关系定位,也就是我们第二层聊的角色,是谁的儿子,是哪所学校的老师,是谁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个相对的角色定位就可以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我从哪里来那就更简单了,我们是无法决定我们的过去的,那都是既成事实。 唯一困难的是我要到哪里去,在夜深人静时,相信你也不只一次问自己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比较泛化,有很多"兄弟姐妹"问题,就像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之类相似的问题,都是些灵魂之问。 虽然你可能觉得这些问题从来没有答案,但是相信我,你一定是有的,只是你没有意识到而已。你现在过的生活就是你的答案,你的现状一定是基于你过往的选择的,而在面临选择时,左还是右,很大程度是由你对于你自己存在感的定义决定的。 另外,人对于自己存在感的定义是会有所改变的。就像你年轻时候的想法是上哪所985学校,你一旦坚定了,你就会去做,去扩充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你的想法,满足自己对于自己存在感的定义。当然了,你一旦达成,迟迟没有重新定义的话,那就会裹足不前,躺在这个舒适圈里面,动弹不得。 回到我们聊的存在感和陌生人关系来说,这时候已经算不得陌生人关系了。当你触碰到一个人的存在感的时候,你们已经是密友了,已经是相交甚笃的阶段了。如果你还认同他对于他自己存在感的定义,他也很认同你对于你自己存在感的定义,你们很可能已经是一辈子的交情了。 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五层关系,两人从陌生到看到表层引起兴趣,基于角色有话题,相互了解对方的资源再到深入了解对方的能力,甚至了解到对方对自己存在感的认知,进而成为一生的密友。 能够走到第五层的,屈指可数,如果有,切记一定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