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孝 注: 1、长竖的起笔比较高。上部两横画,有俯仰的对比,这在双横或多横当中,很常见。 2、长横和撇,夹角收紧。 3、"子",大致是在竖画右侧。同时注意,子的上下两部分的大致比例。 写法延伸: 1、同:(指与上面例字的相同点,下同)。两横有俯仰对比,只是比较含蓄, "子"在竖画之右,上下 大致为2:3 比例。 异:取纵势,所以笔画之间会舒朗一些。横向的笔画也比较收敛。"子"的衔接用方折。 2、同:两横有俯仰对比,只是比较含蓄, "子"在竖画之右,上下大致为2:3 比例。 异:取横势,撇起笔在横画之上,写得舒展有力,呈放势。"子"上下的衔接用方折。 3、同:两横仍有含蓄的俯仰对比,"子"在竖画之右,上下大致为2:3 比例。 异:例字中是上方下圆的用笔,而此例中是上下都用圆笔,主要体现在转折上,都是用的圆转。 二、当 注: 1、注意点画成面,用笔较重。 2、秃宝盖做了简省,写成了一带钩的横画。 3、下部,有很多圈,注意轻重关系,写法可以见图解。 写法延伸: 1、同:点画用笔都比较重,都是成面的,而不是单薄的点画。 异:秃宝盖,形态完整,但是左倾,为了整体平衡,所以下部的"圈",写得稍靠右。 2、同:点画成面,用笔夸张。 异:上部整体完整,底部,用一横一圈,代替短横—口—田。 3、同:点画用笔重。 异:中竖靠右,宝盖偏左,二者富有动感,却又不失平衡。下部,则写得比较正。 三、竭 注: 1、立字旁,上点靠右。 2、两横夹两点,整体写得像三横,但是注意轻重,轻者为牵丝,重者为实笔。 3、右侧,用的都是圆笔,转折都是圆转,方的部分,也简省成了圆的。 写法延伸: 1、同:立字旁,点画靠右,下部像三横画。 异:右边部分,方圆兼施,以方为主。 2、同:立字旁,大致相同。 异:右边部分,基本纯用方折,这样出来的效果,就给人比较坚实的感觉。 3、同:立字旁,基本写法相同。所以这一写法值得积累。 异:"日",虽是圆转,但是外围较方,不像例字中,是往内收的。 四、力 注: 1、横折弯钩,方硬有力,起笔方,转折方。 2、注意出钩的位置,大致在横画中部。 3、撇画长,用笔整体较轻,但是其中也有轻重的变化。 撇的收笔位置,大致与横画起笔位置在同一竖线上。 写法延伸: 1、同:出钩位置,大致在横画中部。撇画的收笔和横的起笔位置相当。 异:整体用的是圆转,横折弯钩,起-转-钩,用的都是圆笔。 2、同:出钩位置,以及撇画收笔和横画起笔位置的关系,与例字中同。 异:多了牵丝变化,这样字的轻重对比就会更加丰富,笔势之间也更有流动感。 3、同:同样是出钩位置和撇、横的起笔位置,与例字同。 异:撇画直,挺,干脆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