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坨中学有一批淳朴乐学的学生和一支有一定专业水平敬业重教的教师队伍。现在原有办学基础上,结合近来年生源变化,配合县教育局打造高效课堂,推进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特制定我校新三年发展规划。 一、基础与现状 (一)外部环境 1、学校基本状况 位于石门镇宣庄坨村北的庄坨中学始建于1969年,几经地址变迁,后迁建于宣庄坨北。2003年华侨张鸿康先生捐资20万元,石门镇政府和当地父老乡亲筹资30万元,共计50万元,新建教学楼一栋,卢龙县政府为感谢张鸿康先生把学校又称为鸿康侨心学校。庄坨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现学校占地面积8743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有7个教学班,学生近308人,教职工34名。 2、教育发展背景 目前卢龙县打造教育强县,以构建高效课堂为契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我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立足于我县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理性思考和设计如何在以立德育人为首,教学为中心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整体提升我校教育质量和办学品位,成为百姓认可的满意学校。另外,国家正在进行薄弱化学校改造和进行教育均衡化发展,因此,我们在发展规划的制定中也应充分考虑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实践途径,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内容融入我校的发展规划中。 3、外部状况 县、镇政府对学校发展高度关注,各村及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值也很高,各级政府对学校投入逐渐增多,学校正在逐步配齐各类教学设备,教师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由于农村经济增长较快,外出人口逐渐增多,生源减少,学校经费一直存在一定困难。另学校所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生源也极不稳定。学校学生基本上来自农村家庭,部分家长素质较差,多次出现不能尊重家校协作教育的现象,学生在养成教育上存在较大困难。 (二)内部条件 1、教师结构状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34人(人事代理5人),其中本科学历30人, 占在岗教师的88.2%;中学高级教师7人,占在岗教师的20.5%;40岁以下的教师28人,占在岗教师人数的82.35%,他们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结构得到改善。目前,学校有市级骨干教师1人,县级骨干教师有2名。 2、学校管理状况 近一年来,学校在围绕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不断改善管理队伍结构,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方面做了努力,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效能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不断缩短差距。干部队伍在管理中有一定的开拓进取精神,并努力跟进学校发展目标。 (三)存在的不足 1、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从整体上看,我校教师能够克服各方面的压力,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家长、学生的好评。但是,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来看,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与县教育局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还存在较大差距。名优教师的培养任务还十分艰巨,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有着全新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作为支撑。我校学科骨干教师的核心辐射功能仍未能充分发挥,部分青年教师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个体素质较好,但进取心不强,努力目标不明确,还未充分展示应有的风采,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2、教育科研与新课改亟待整合。我校虽有教科研课题,但是因为缺乏专家和理论的引领,尚停留在"自我摸索"的层面,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比较淡泊,缺少教育科研的热情,学校还未能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如何找准教育科研与新课改的有机结合点,真正形成科研课改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是我们当前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学校发展思路: (一)办学理念:以生为本,立德为先,教学为中心,让家乡人满意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打造务实、和谐校园,让教师们在和谐中自我发展,让孩子们在务实、和谐中不断成长。主要围绕以下"一条主线,两个重点"。 1、一条主线:围绕 "以生为本",依托传统文化熏陶人的实施载体,探索"高效课堂"的办学实践模式,满足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高品质要求。这既是我们今后三年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将为之奋斗的办学理想。 2、两个重点:一是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着眼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 (二)办学目标 培养懂礼仪,守规矩,爱学习,健康上进的中学生。 校训:弘 德 励 志 谦 学 博 采 校风:健康进取,朴实勤俭,诚信求真,善学守纪 教风:团结协作,务实奉献,唯真唯美,崇尚实效 学风:积极上进,主动参与,注重合作,勇于实践 三、重点发展项目 (一)、学校管理 目标: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让家乡人满意,促进学校制度建设,营造以美育人、用心教育的良好工作氛围。 措施: 1、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各部门工作积极性,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营造严谨与宽松相融的和谐管理氛围。 3、加强学校团队文化建设,树立坦诚、信任、尊重、协作的团队精神,提升教师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4、完善各级家长学校组织建设,让家长共同参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以艺术教育为抓手,加强师生活动建设,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营造具有浓郁艺术气息的书香校园文化,提高师生人文素养。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2015、9――2016、8) 年度目标: 1、以传统文化导读为抓手,进一步确立办学理念、办学目标。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设校园育人文化环境。 任务: 1、强化校长室――教导处(政教处)――教研组三级管理的制度建设。 2、加强干部自培,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基本理论,明确干部个人和分管工作的发展目标。 3、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评价指标,加强教师作风主流意识为抓手,营造用心育人的工作氛围。 4、完善教师成长的发展规划,鼓励教师在专业和个性发展上自创特色。 第二年(2016、9――2017、8) 年度目标: 以人为本,形成学校共同愿景。 任务: 1、增强干部的目标管理意识,主动将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打造书香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第三年(2017、9――2018、8) 年度目标: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出发点,推进学校、家庭、社区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任务: 1、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目标加强团队建设,形成教师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的良好氛围。 2、加强与社区的沟通,逐步完善学校、家庭、社区科学合理的,多元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 三年目标达成的预期效果: 1、干部专业素养:干部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力争成为教学骨干型的管理者,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要积极开展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研究。 2、管理成果:学校要争创"安全文明校园", "教学先进单位"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全县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家长满意率达到98%以上。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 目 标:以教师发展为本,以人文美育思想引领教育教学工作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出发点,以学习型、研究型教师梯队建设为突破口,关注三种能力的培养(即,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总结反思能力),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人文素养的群体。 任 务: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的人格力量,提高育人能力。 (1)将教师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纳入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中;将班级文化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学生心理辅导等,纳入班主任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中。 (2)以"改正职业陋习,做文化教师"为主题,开展人文教育体验活动,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2、注重研训一体化,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为抓手,以常态课的教学质量为突破,依托教师个体的智慧和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总结反思能力。 (2)开展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究,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营造师生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3)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提高教师开展审美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3、创设校本培训机制,为骨干梯队建设搭设舞台。 推进课堂教学促进方案的实施,帮助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发展规划,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2015.9――2016.8 年度目标: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建设,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 任务: 1、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评价机制。 2、开展对教师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现状调研,为教师课堂教学促进方案提供明确的方向。 第二年:2016.9――2017.8 年度目标: 加强课程平台建设,改善教育教学实践 任务: 1、开展教师人文读书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2、立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关注常态课质量。 3、加强"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 第三年:2017.9――2018.8 年度目标: 深化校本培训,形成教师专业发展良好环境 任务: 1、开展"好书伴我成长"的读书节成果展示。 2、开展师德建设系列研讨活动:"在育人中成长"。 3、进行教师课堂教学促进方案的阶段反馈。 三年达成的预期效果 1、教师素质结构:各级骨干教师在现有的基础上各增加1-2名。 2、教师专业素养:100%教师在校内进行公开教学展示,50%教师对外进行公开教学展示。 (三)德育工作: 目标:坚持"以生为本,立德为先"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校本德育实践,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措施: 1、关注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2、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3、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完善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4、组建学生活动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5、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形成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2015、9――2016、8 年度目标:理顺德育管理运行机制,规范德育常规管理。 任务: 1、制定班主任培训计划,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和班级管理能力。 2、制定学校德育骨干教师的评比细则,开展第一届德育骨干教师的评选。 3、制定各学段学生一日文明礼仪要求,并开展培训活动。 4、组建舞蹈、书法、美术、手工制作、体育等社团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校园生活质量。 第二年:2016、9――2017、8 年度目标:营造氛围,深入研究,初显成效。 任务: 1、关注德育体验教育,通过"行为示范员"等途径,让学生自主管理,主动发展。 2、进一步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通过学校培训、亲子活动带动家长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 3、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展首届"十佳"特长学生的评选活动。 第三年:2017、9――2018、8 年度目标:关注发展,形成特色,取得成绩。 任务: 1、总结学校班级管理的成功经验。 2、开展学习型家庭评比展示活动。 3、开展师生社团活动成果展示。 4、开展第二届十佳特长学生评选活动。 三年目标达成的预期效果: 1、教师育人的主动性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有方法,并形成特色。 2、学生言行举止文明,习惯好。 3、家长有较强的责任心,懂得正确的教育子女的的方法。 (四)教学工作 目标: 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和谐课堂教学文化。在教学管理、质量监测、教学评价、校本师训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措施: 1、以常规自控(互控)为突破口,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备课自控,对不同层面教师分别要求,不断提高二次备课的质量;常态课互控,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注重练习设计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以课题研究为核心,构建具有"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教研,逐步形成我校校本课程,通过研究、实践,提高全员的课程理念及教育行为的转变。 3、以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为目标,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质量监控,实施质量过程性管理,实现学科教学的最优化,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科能力展示情况、文体活动参与情况与学业评价相结合,切实把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2015、9――2016、8 年度目标: 强化常规,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任务: 1、根据不同层面的教师,制定备课分层要求。 2、建立随堂教学情况互控机制,开展"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 3、建立学生练习问题记录本。 4、完善课题研究网络,落实研究任务,并在部分学科内开展"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的研究。 第二年:2016、9――2017、8 年度目标:深入课题研究,初步探索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文化。 任务: 1、进一步完善随堂教学情况互控机制。 2、继续开展"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 3、建立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目标体系。 4、收集整理学校练习设计资料。 第三年:20017、9――2018、8 年度目标: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初步形成高效课堂。 任务: 举行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三年得到的预期效果: 1、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力争达到全县中等以上水平,部分学科有所突破。 2、教师教学及科研水平显著提高,50%以上教师对外进行公开教学展示。 五、学校发展的保障与评价 (一)思想保障 发动和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讨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形成齐心协力、荣辱与共的局面。 (二)组织保障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主任、教研组长为组员的 "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订、论证、实施、评估等环节。 2、党政工职权明确。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行政中层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分工合作。 (三)资源保障 1、经费保障:学校要力争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科研、课程改革及特色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激励机制:完善教师的奖励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后勤保障:加强后勤制度与机构建设,使学校的校产管理、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为教师有效使用教育设施设备,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