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即将过去,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在忙碌地享受着2019最后的狂欢,抑或是提前感受到了2019曲终人散的孤单。在此之际,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吧,年终述职报告不仅仅是工作中的一个过场,更是我们职业生涯阶段的一个结点。认真对待每一次总结,不为别人,只为自己,方能不负华年。 2020年的到来,预示着自己将成为一个6岁的互联网人,4岁的产品经理了。当人们开始回忆的时候,总是免不了一些伤感的氛围。 写到这里,不禁有些感慨时光如梭,岁月蹉跎。好了,牢骚的话咽在心里,努力向前,尽人事,听天命! 此次年终述职报告的的性质我们前面也提了,其一是工作中的一个任务,其二是对于自己职业生涯的阶段性小结。既然性质如此,我们就需要两者兼顾。 根据自己的工作情况,我在年终述职中,主要想表达三个核心观点: 1. 专业度 以专业的方法论来以正视听,让大家明白,我们产品经理并不是互联网公司总打杂,也不是单纯的作图仔,产品经理也是一个极具专业性的岗位。 2. 责任心 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个人层面与团队层面的,并给出相关的解决方案。能够发现问题,并能够给出解决方案,这本身就是有责任心的体现。 3. 产品价值 产品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使用价值,另外一个是商业价值。在很多时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提升产品的使用价值,必然能够为产品的商业价值赋能。但有时候两者又是相生相克的,不得不为了产品的商业价值而牺牲部分的使用价值。如何为产品赋能,这是领导层非常愿意听到的话题。 我们来看一下,在年终述职报告中,第一个观点表达自己的专业度,第二个观点表达自己的责任心,第三个观点表达如何创造产品价值。 试问,如果是你作为领导,听到这样的年终述职报告,你会不为之心动吗? 接下来,我们以PPT图片+备注的形式,来看一下这份产品经理的年终述职报告,看看你是否也会有些许的感同身受。 报告 (图1) 这份述职内容,主要包含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年度工作概述,回顾一下一年来自己主要的工作内容; 第二部分工作复盘分析,我认为总结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部分主要分析了一下整个工作过程中自己存在的以及在协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思考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三部分是对未来工作的一个展望。 第一部分:工作总结 (图2) 我从三个维度总结了一下自己的工作,分别是项目维度、职业维度以及产出维度。 (图3) 这一部分内容,真的只是走过场。因为这一年下来,你到底做了什么,有哪些贡献,领导大概都是知道的。 你再描绘地丰富多彩,领导也只是听一听而已。但作为述职汇报,这方面的内容又是必不可少的。 有这两个方面值得注意: 拿数据说话; 描述进度状态。 我在这一部分会讲解经历的项目包含哪些主要模块,x、y表示数据,状态包括落地阶段和设计阶段。整体表达了自己一年经历了几个项目,然后每个项目中已经落地的模块有x个,还在设计阶段的模块有y个。 当然,大家如果有更加丰富的数据维度的话,可以继续往上列举,例如营收数据、用户数据等。 (图4) 这张PPT主要总结了自己工作过程中涉及的"面"。 产品经理的技能树大家或许见过,涉及的内容特别多,也充分体现了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特性——"综合性"。我这里只列举了几个方面,其一是因为这些方面是自己工作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其二是因为自己对于这些方面感受最深,有很多想要总结的地方。 我们先来看两方面的分析: B端产品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提升用户的效率,而提升效率的关键就在于业务流程的固化与优化。所以,分析的第一方面就是业务流程,业务场景是产品设计的依据,是价值传递的介质,是沟通交流的基石。离开业务场景,我们设计的产品都可以说是雾里探花、水中望月。 我们再来看两方面的梳理: 这两个方面分别是信息梳理和功能梳理,对应的产出物是信息结构视图和功能结构视图,这也是功能概设阶段最主要的内容了。 最后,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原型设计方面了,还有就是相关文档的整理工作。 从职责维度概括一下的话,自己今年主要负责的有以上六个方面。 (图5) 从产出维度来总结一下,自己的产出内容,大概有这样八种。 分析阶段产出的第一项内容是业务流程图,这个大家应该是都比较熟悉的。 另外,就是用于描述业务场景的用户故事,这是我们目前所缺乏的内容。用户故事能够让整个团队更加清晰地理解业务,以及明白自己做的产品为用户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用户故事表达的核心就是"作为一个<xx用户角色>,我想要<完成xx活动>,以便于<实现xx价值>"。<!--实现xx价值--><!--完成xx活动--></xx用户角色> 梳理内容的产出,刚才我们提到过了,包括信息结构视图与功能结构视图。这两项内容,相当于设计阶段的工程图纸,是设计的依据。 产品设计的产出,一个功能原型,这种类型的原型图主要是为了表达,我们设计出来的产品解决了用户的哪些问题,让用户觉得产品"能用";另一个是交互原型,这种类型的原型图则是为了表达,在操作过程中怎样能更好地帮助用户解决问题,让用户觉得产品"好用"。 文档整理的产出,一个是面向技术端的需求文档,有很多时候,这种需求文档也会以原型备注的形式呈现;另一个是面向业务端的解决方案。 第二部分:复盘分析 (图6) 第二部分工作复盘分析,我将从个人层面、协作层面以及资源层面来总结一下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能够想到的解决办法。 (图7) 这张PPT可以说是对于自己职业生涯的总结。 首先自我评价一下的话,可以说是"经验掌握不足,知识掌握不够"。而这似乎又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经验与知识永远都没有足够的时候。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不断地成长。 但很多时候,我们又会陷入这样的一个怪圈当中:我们做了一个又一个的产品,看了一本又一本书籍,但当我们开始下一个项目时,仍旧会感觉一切如此之"新",似乎所有的都需要从头再来。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做的一个又一个产品,只是获得了"经历",并非吸收了"经验";我们看的一本又一本书籍,也只是获得了"知道",而并非掌握了"知识"。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两个词语的一字之差,其中的深意,真的很耐人寻味。 而这两者之间进行转变的途径就是"总结",就比如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年终总结。 (图8) 在今年9月份左右的时候,我也是为自己立下了这样的目标:"树立产品思维,构建知识体系"。我觉得,无论在哪个行业,如果想要成为一个"专家级"角色的话,那么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方法论。 (图9) 协作层面,我这边想总结的一点就是,缺乏了明确的流程规范。长此以往造成的影响,存在于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会造成沟通反复,影响效率。 人的反馈是感性的,感性就代表着这种反馈会根据周围环境的不同,或者是人们当时心境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所以很多时候会出现自己否定自己之前想法的情况,而理性的流程规范就能够有效地避免这方面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第一个方面的延伸,如果一味地以人为反馈为标准的话。那么,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你说的都对"、"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吧"这种心态,就会造成自驱力被逐渐地消磨殆尽的后果。 第三个方面,是增加理解成本,浪费人力资源。 从本质上说,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没有必要的条件约束,大家肯定都会选择简单省事的选项。这样就容易产生一份需求不明确的需求文档,或者是设计不清晰的原型图,接收人理解起来就需要花费大量的功夫,到头来还可能出现设计与实现不一致,到最后再次返工的情况,浪费了人力资源。 所以说,我觉得在协作层面,逐步建立起明确的流程规范还是很有必要的。 (图10) 例如需求规范,我们可将需求分为问题级需求和方案级需求。 问题级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一切出发点,就是为了帮助客户解决业务问题;而方案级需求,就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是有待探讨的。 在需求分析里面,有一句相当经典的话是这样说的:"客户是问题专家,而非解决方案专家,他提出的方案未必能够完美地解决他遇到的问题"。 所以,每一次的需求分析,都应该经过"澄清问题—>了解背景—>建议并确定解决方案"的步骤。 (图11) 再例如设计规范,按钮是我们最常见的功能了。PPT中这张图是我自己所用的组件库里面,关于按钮类型的规范。界内的规范有很多,而在以后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做的就是筛选出适合于我们的设计规范。 (图12) 对于工作复盘分析,第三方面的总结就是资源层面的内容,主要分为设计资源和需求资源。 对于设计资源我想说的是产品经理、UE设计师,UI设计师这是不同的岗位,原型图可以往精细化的方向处理,但原型图毕竟不是效果图。所以说,我们要跟UE多交流,这也是团队目前有在做的事情。 然后,虽然我们是B端产品,但UI这个环节我是觉得不能够省略的。毕竟术业有专攻,我们能够给出UI层面的直接体验反馈,但是我们无法给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更无法从专业的角度进行UI层面的体验设计。 对于需求层面的,主要是指售前资源和用户资源。我们设计的产品,想要避免闭门造车的情况,就必须充分了解需求。这方面呢,我以后自己也需要主动地跟售前和用户进行沟通,另一方面,也希望领导帮忙协调这些资源。因为有时候想要了解一个情况,我确实不知道找谁。 第三部分:未来展望 (图13) 总结分析的内容说完了,第三部分未来工作计划,主要是对于未来工作的展望,包括业务方向,价值方向与落地途径三个方面。 (图14) 业务方向这一部分,小伙伴们可以根据公司规划,自行往里面填充内容。 我们可以在这张PPT中,加上这样的描述:"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将方向进行落地实践。" (图15) 产品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使用价值,另外一个是商业价值。在很多时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提升产品的使用价值,必然能够为产品的商业价值赋能;但有时候两者又是相生相克的,不得不为了产品的商业价值而牺牲部分的使用价值。 我的想法是,在为产品赋予价值能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住这三个方面: 能够保证执行层方便快捷地采集数据; 能够保证管理层及时高效地获取信息; 能够为决策层提供判断的依据支撑。 (图16) 关于落地途径总结了这四个方面。用户调研与竞品分析,这可以说是两个专门的课题了,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也是需要逐步建立其流程规范的,这里就先不展开了。 关于用户反馈,我想说的一点就是,自己看自己设计或者研发出来的内容时,往往很多现象都是习以为常,感觉不出来问题所在。所以,我们应该尽量通过不同的人员,以用户的视角来进行感受,这时候往往能够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也就是说,自我检查往往事倍功半,他人检查往往事半功倍。 而关于产品数据方面,主要想表达数据埋点的功能。我们前面说了,人的反馈是感性的,通过这种反馈得到的信息,有时候往往不可靠。但是数据不会说谎,加入埋点技术,我们就可以客观地分析问题所在了。 结语 以上就是我的年终述职报告的全部内容了,大家如果觉得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可以将每一张PPT图片下面的内容,作为备注加入到PPT里面。 最后,送给大家做PPT的八字真言:"字不如表,表不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