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技校生语文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语文能力是技校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技校生相关专业技能养成的基础。因此,本文提出,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语文能力培养对于技校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种手段、方法提升能力培养效果。
  关键词:语文 能力 实践
  当前,我国教育界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已从义务教育延伸到职业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素质教育也同样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要使我国的职业教育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就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即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这无疑对目前职业教育的理念、模式、培养方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目前绝大多数的技工院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仍是以基础素质课程的讲授为主,一般是开设语文、数学、物理、政治等课程。因此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技校素质教育的效果。随着职校教学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课堂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得到技校教师的普遍认同,不少技校专业课程的教学已完成了"一体化"教学的探索,学生的技能培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仍是以教师的活动为中心,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的很少,语文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因此,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将来的就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文能力,已成为当前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一、当前技工院校语文能力培养的现状
  1.观念认识的偏差
  许多技工院校语文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是照搬普通初、高中的课堂模式,教师仍然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加之,对于技工院校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始终存在着一定的争议,这也导致了语文能力教学的缺失。
  2.社会环境的影响
  浮躁、急功近利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不良思潮,反映在技工院校的办学思想上,就是重技能、重眼前,轻素质、轻发展。不少技校为了吸引生源,将大部分教学资源用于热门专业的技能课程上,而对于素质课程则一再压缩、简化。特别是对于语文、数学等课程,不少学校只开设一个学期,期间还要为专业顶岗实习让路。在这种背景环境下,许多语文教师只能满足于课本相关内容的讲授,有的干脆将教学内容精简到只讲应用文写作,至于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则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3.学生整体素质薄弱
  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受社会、家庭方面的不良影响,现在技校生的整体素质已大不如前。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动性,甚至厌学。他们上课不会主动地学,自主地学,缺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往往一堂课结束了,许多学生对于课本中的词句还一知半解,对于语文能力是否得到培养那就更不用说了。
  二、提升技校生语文能力培养的实践
  1.认清意义
  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从中总结出了不少的经验与教训,特别是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更是有了清晰、科学的认定。这对于技工院校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技工院校的语文课程来说,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虽然不少技校生的基础素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只要我们以语文知识为指导,坚持实践,严格进行语文技能训练,即使是来自偏远山区、农村,基础素质存在一定差距的学生也完全能够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必须认识到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语言基本素材的积累和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2.强化课堂训练
  课堂是技校生进行语文技能训练的主要场所。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精讲、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基本技能训练上。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听、说、读、写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实践,以便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较多的时间用眼看,用耳听,动口说,动脑想,动手写,从而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扎扎实实地打好语文基础,促使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与提升。
  3.丰富语文实践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如果单靠课堂上的多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拓展语文教学的内容、形式与渠道,充分利用学生课外的时间,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社会紧密结合起来。比如,让学生办手抄报、黑板报,鼓励学生向学校广播站以及刊物投稿;通过团委、学生会、社团等组织,举办讲座、普通话比赛、诗词朗诵大赛、演课本剧等,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处理问题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得到综合的训练。
  总之,技校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既是技工院校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刻苦钻研教学,形成科学合理的训练序列,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网站目录投稿: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