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产品经理的道术器


  怎么进入互联网行业,怎么成为一个新手产品经理?本文从产品经理的道、术、器拆解一下如何成为一个产品经理。
  1. 成长路径
  行业、公司和产品都有生命周期,常常归结为探索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放到产品经理的成长路径上,同样存在这样的不同阶段:入门、进阶、突破。
  入门,即怎么进入互联网行业,怎么成为一个新手产品经理?
  这个是很多大学生和转行的人经常遇到的问题,市面上也有很多的培训课程和书籍在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一个领域可以从道、术、器去拆解,"道"是思维方式、"术"是方法论、"器"是工具。
  然后就会发现,在新手入门阶段,大多数市面上的培训课程和书籍主要集中在"器",即教你怎么画流程图、怎么画思维导图、怎么画原型、怎么写产品需求文档,当然也会零散涉及一些"术"和"道",即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和思考问题的常见方式。
  但这些都只是产品经理的皮毛,目的是帮助新手能了解这个职位,并能上手做一些简单的工作,适合-1到1岁的产品经理。
  当一个新手做了一年之后,亲身做了几个小项目,或者跟完一个大项目的全程,大体熟悉了一个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对产品的"器"已基本掌握,此时就到了进阶阶段,即怎么形成自己成体系的方法论?怎么能担任更大的职责、独立负责一个模块或产品?怎么从新手到资深产品经理?
  进阶阶段主要集中于"术",关于解决这个阶段的瓶颈问题,市面上的培训课程和书籍就少很多了。
  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可以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逐个击破。比如你最近在做的业务涉及个性化推荐,你就可以去看些推荐系统、人工智能的书和课程;如果你做的是会员体系,就可以看一些关于用户激励体系、会员搭建体系的教程。通过这样带着问题,各个点去学习,也能获得很大的提升。
  2. 产品能力
  但这里依然存在一个问题,你总会觉得不系统,不知道自己该向哪个方向努力。
  其实这是因为,你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所以没有一个清晰的成长路径。
  首先,要明确目标,即一个成熟的或优秀的产品经理需要哪些能力呢?
  这里将产品经理的能力拆解为六大基础能力,可以针对这六个点分别有针对性的提升。
  重点说一下逻辑思维能力,因为这是产品经理的底层能力,我们会在应聘或工作中经常听到说要有逻辑思维能力,那到底什么是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可以把逻辑思维能力再次拆解:
  2.1 信息拆解能力
  因为事物的属性是多层次的,因此需要深层剖析。
  比如我现在把一个模糊概念的产品能力拆解为这六大能力,又把逻辑思维能力拆解为更为具象的不同能力点,达到可落地可操作的层次,这就是一种拆解能力。
  2.2 信息重组能力
  将事物拆解后,还要找到不同节点的联系,重组出新的模块。
  重组能力和拆解能力是相应的,当我们需要解决某个问题时会先收集信息,获取了大量信息后,此时就需要对信息进行清洗,筛选出有用信息,去除信息噪点,然后再找到有效信息之间的关联,最终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
  举个常见的例子:在知乎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问题:做XXX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然后下面会有很多回答都是讲个人体验,然后你就会发现甚至有两个人的体验是完全相反的,一个人觉得体验无比好,并举了很多自己经历的或看到的例子,另一个人却觉得无比差,也举了很多例子,逻辑也形成了闭环,达到了论证的目的。然后你就会疑惑到底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这就是小马过河,松鼠觉得河流深不见底,牛却觉得只到自己的腿,此时你需要对信息进行重组,筛选出客观信息,尽量屏蔽主观信息,并将多人的描述进行交叉验证,找到共同点,最后你看到的事情的全貌,才大概率是符合事实情况的。
  2.3 流程化能力
  分为遍历和闭环。
  遍历就是了解所有的流程,包括正常分支和异常分支,人人都能看到正常的流程,但是异常流程很容易被忽略;
  闭环就是引入反馈机制,整个流程能够打通,并具有反馈机制能够进行迭代。
  2.4 抽象化能力
  找到事物共性,用于信息的复用。
  模块的复用,不只产品会讲,开发也经常会讲,减少重复性工作,避免做一次性的产品,比如为了某次运营策划的活动而开发的功能,发现之后再也不会用了,或者下一次运营活动又要开发新的功能,这就是一种资源浪费,投入产出比极低。
  这种问题运营经常会犯,所以产品要把好关,帮助抽象出底层逻辑,提高功能的可复用性,这也是经常会讲的:产品提供的是长期价值,运营提供的是短期价值和协助产品提供长期价值。
  2.5 界定能力
  对概念清晰界定,减少概念模糊度,避免不同人的认知误差。
  为什么每个人的想法会不同,即使长期共事的两个产品经理也会常常意见不合,这就是因为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不同,所以在日常沟通时要减少认知的误差,比如对一个概念的定义,不要一群人聊了很久,到最后发现大家对同一个概念的理解有偏差,导致大家都不在一个点上。
  那怎么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呢?
  想要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好的训练方法是日常的产品调研,建立一个分析模型,有层次的去分析市面上的产品,而不是简单体验,以及看一些训练逻辑思维的书,比如:《金字塔原理》《学会提问》等。
  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回到真实的业务场景中,不断实践。
  3. 初识产品思维
  了解了产品能力的构成,有了清晰的成长路径,接下来的就是实践、实践、实践,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亲手去做,不断复盘、不断打磨自己的方法论,"术"的问题就得以解决了。
  我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上面总结的这些能力时,但总觉得这些东西还不够,因为在这些产品能力之上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也就是问题的本源——"道",即产品思维。
  这就像只练外功,不练内功,最后不是遇到瓶颈难以进阶,就是走火入魔误入歧途。
  有人觉得产品思维务虚、产品方法务实,产品思维真的很虚吗?
  人们常说产品经理要在一个行业积累行业经验,而产品方法是可以复用的。但是若只有产品方法没有产品思维,不同公司不同业务下差异很大,即使产品方法可以部分复用,但是没有一个成熟稳定的思维方式支撑,也会转型艰难,因为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的认知与决策。
  比如:一个产品经理要做一个创新的产品,如果沿用传统做产品的流程:竞品分析、市场调研、用户调研,肯定会遇到问题的,因为你连竞品都找不着,所以做出的市场调研和用户调研都是不准确的。
  所以这个时候要思考问题的本质:即回到用户本身,思考我们提供的用户价值、产品价值和商业价值。
  为什么产品思维如今会被频繁提及?
  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发生了四个变化:
  第一,产品触达成本骤降
  因为原来的实体商品,从设计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诸多环节,尤其货运和经销成本很高,而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产品实体触达的成本降低,使产品本身的价值重新成为品牌成功的关键。
  第二,认知用户质的飞跃
  用户的数据完全记录在产品中,包括用户的属性数据和行为数据,而这些信息在传统行业中很难获取。大数据的最大价值就是作为认知用户的手段,而传统行业还在用样本调研。
  第三,个性化体验成为可能
  过去的商品都是标准化的产品,如今可以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和需求订制产品。
  这对产品经理产生了更高要求:了解不同用户的需求并做进一步抽象,让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都尽可能用个性化的方式得到满足。
  第四,生产方式彻底改变
  生产方式的改变主要是生产成本的降低,触达成本、制作成本和维护成本都大幅降低。
  成本降低的结果就是,快速迭代成为可能。
  4. 产品思维的完整体系
  那究竟什么是产品思维?
  我在工作中零零散散思考过,但是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刘飞在《产品思维》中给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产品思维的关键词是用户与迭代,即研究用户、创造价值和迭代优化。
  首先是用户,用户是一切需求的起点,要先认知用户,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层面为微观,包括用户画像、用户场景和用户心智;
  第二层面为宏观,对用户群体进行拆解分层,有多个维度,如用户贡献价值、用户生命周期等。
  然后是创造价值,即用户价值、产品价值与商业价值;因为产品经理服务的对象有两个,用户与公司,因此需要平衡用户与公司之间的诉求,即分为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而产品价值则是从用户价值引申而来。
  类比来讲,用户价值是我们为了让用户到达目的地铺的一条路;产品价值是我们铺的路有多少人用,是不是比别的路好;用户体验是在行驶的过程中,道路是否颠簸以及路边的风景怎么样。
  最后是产品落地,包含两个核心逻辑:供给侧能力和迭代思维。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供给侧能力",懂用户、懂价值,只是懂需求而非懂供给,这种情况下很难做好产品。比如做网约车平台,司机怎么招募、怎么管理;做酒店服务,大的连锁酒店和小的房东都该如何建立渠道,如何设置合作机制,这些就是供给侧能力。
  认知用户和做用户价值判断,认知行业和做供给侧逻辑判断,是先决条件,但是否符合真实世界的逻辑,没人能提前准确预测,这中间的不确定性,就要靠迭代思维来弥补。
  5. 实践
  读完刘飞老师的《产品思维:从新手到资深资产经理》,想到了产品经理成长路径的三个阶段:入门、进阶、突破,这同样也是我自己的成长历程,而这三个阶段对应了不同的侧重点:器(产品工具)、术(产品方法)、道(产品思维),这也正是本文的脉络。
  但是到最后,一切就回到了本源,即产品思维;而产品思维的本源则是用户,来自用户,最后又要回到用户,这也正对应了产品思维的三个要点:认知用户、创造价值、产品落地。
  刘飞老师的书是为了启发后来者,我读了这本书后写的这篇文章也只是抛砖引玉,每个人都可以有产品思维,每个人的产品思维也都是不同的,产品思维像一个产品一样也是不断迭代的。
  那该如何建立产品思维呢?
  还是那句话:产品经理的一切都来源于实践。
网站目录投稿:海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