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正式公示了2017年度申报设置列入专家考察高等学校名单,共有46所高校入选。其中包括新设本科学校(21所)、更名大学(16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6所)和同层次更名(3所)。不过这只是列入专家考察高校名单,最终结果还要看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的最终评议。 据教育部网站提供的数据,2012-2017年间,中国有超过200所高校更换了校名,其中2012年正式批准的有30所,2013年共有51所,2014年共有36所,2015年共有72所,2017年列入专家考察的高校共有46所。不仅如此,据统计,近十年来,全国近2000所高校中,有近一半改过名字;而近6年来,我国共有472所大学更过名,占高校总数的23%。最近一轮的大规模改名风潮则源于大学频繁扩招,高校生源日益紧张,所以全国很多二三线城市的大学纷纷改名,从专科升级为本科,高职摇身变为学院,从地市学院升级为省、地区学院,从学院一跃成为大学。 除上述更名现象外,今年教育部公布的拟高校更名中,还出现了较多不同地区高校的一致行动——将校名中传统的"机械""机电""职业"等去掉,同时嵌入一些热门专业,如"金融""科技"等名称。 高校热衷更名无外乎以下原因:一是正常的发展升级需要。随着办学水平的提高、学科门类的齐全、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一些办学质量较高的专科、学院升级为本科、大学,校名自然要相应更改;二是出于政绩功利目的跟风改名。一些地方高校期待通过更名实现吸引考生、增强影响力、提升行政级别、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与资源等目的。 从现实来看,后者明显占据主要部分,这些更名频繁、变动较大的高校多属于一般院校,由此引发的公众质疑与社会争议也从未停止。更名、升级是"换汤不换药",名字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了,可师资条件、科研能力、教学水平依旧。这样聚焦于光环利益,而忽视办学质量的更名升级行为无疑是跑偏了方向。如"过江之鲫"地频繁更名,让公众眼花缭乱,无法分辨与区分,增加了报考选择的难度,甚至一不小心就掉入"光鲜"校名的误区,再就是利益驱使下的不当更名引发高校间的矛盾与纠纷,影响高校的健康发展。 大学者,大师之谓也。高校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内涵,如办学质量、科研水平、教学成绩、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积淀与提升,而这需要高校心无旁骛,凝心聚力,提高办学水准。如果高校没有坚持立校的初心,没有秉承教书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只是想通过更名以求虚荣、以求资源、以求吸引力,那这样的改名和升级无异于舍本逐末。所以,与其追逐更名后名不副实、备受指责的短期效应,不如沉下心来,练好"内功",走质量取胜的内涵发展之路。 当然,纠正高校更名风潮,让各层次高校安于定位,不在更名上做文章,在强调高校端正办学思想、笃定质量立校宗旨的同时,还需要改革高等教育管理和评价模式,不能把学校按校名分为三六九等,并与政策资源挂钩,同时要制定并加强对高等教育的专业评价,形成各类型、各层次高校都能办出一流水平教学的激励机制与办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