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花黎原材料的市场分析 黄花黎原材料的分类、分级十分复杂,一般依据新老、规格、产地、颜色等多种因素来分类、分级,从而制定价格。价格也无统一性,一般是买卖双方商议决定,20世纪90年代以前有统一收购价与销售价,到90年代后则以双方议价、随行就市的方式确定价格。随着黄花黎原料价格的逐步上升,分类、分级也越来越细,价格体系也越来越复杂。故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将黄花黎原料的市场变化分为四个阶段。 (一)1950-1989年 这一时期处于计划经济时期,80年代已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但其影响有限。计划外的木材及进口木材的定价多数采用议价的方式。这一时期的海南黄花黎原材料,基本上处于计划内生产与销售,少部分销往广东、北京、河北、江浙等外贸公司或木器厂。黄花黎原材料的分类一般分为原木、板方材、小料、根料,很少见到当年采伐的新材。原木小头直径一般在14厘米以上,长度140厘米以上;板方材的规格复杂,主要指已被锯为各种尺寸的板材、方材或家具的毛坯料、旧家具。小料,指小头直径在8厘米左右,长短不一的小原木或枝桠材;根料,指黄花黎树蔸,规格大小不一,一般用于药材及家具中的官皮箱,笔筒及其他雕刻用。 从表一可以看到1950-1989年的价格变化是和缓有序的,整体变化不大,30年中,原木价格上涨6倍,板方材也是6倍左右,小料的价格上涨4 5倍,根料上涨幅度较大,即10倍,主要是中药材及根雕的需求量增加。原木、板方材(图一)进入20世纪70-80年代,除了本地农村盖房、制作家具外,主要外调出岛供外贸公司加工仿古家具。 (二)1990-1999年 这一时期由于外贸出口创汇的压力增加,国外市场对中国古旧明清家具及仿古家具、来样加工的各式硬木家具的需求量增加。这一时期也是走私出口古旧硬木家具、柴木家具的高峰期,广东江门、中山、台山等地用海南黄花黎制作仿明式或清式家具,也用其制作中西合璧的家具或纯法式家具。另外,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古董市场开始初现繁荣,新仿制的明清家具也开始大量进入专业市场,材料主要以紫檀、卢氏黑黄檀、红酸枝、白酸枝、花梨等木材为主,而多数人认为黄花黎已灭绝,故黄花黎原材料在国内市场上的销量并不明显,价格变化起伏不大,但比第一阶段的价格高出不少。 从表二看,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黄花黎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1993-1996年平均,价格比较平衡,除了金融紧缩政策的影响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于老挝、越南的所谓"越南黄花梨"(图二、图三)大量从海上和广西东兴、钦州等地进入广西、海南、广东,其木材规格大、板面宽,且价格低廉,单价每斤约3-6元,极大地压缩了海南黄花黎的市场空间。而从1997年开始,福建及北方地区对海南黄花黎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价格开始以较大幅度上升。这一时期,北方地区还没有使用进口的"越南黄花梨",福建等地已开始批量使用。 这一时期,已开始采伐房前屋后的人工林或野生林,新伐材中人工林的比重约占60%,除掉树皮与边材后直接进入市场。这也是市场需求开始旺盛的指标之一,这一现象在历史上是比较少有的。另外,根料价格的上涨,是药材市场与工艺雕刻市场争夺原料的结果;小料,一部分用于家具,一部分用于工艺品,故价格也急剧上扬(图四、图五)。 (三)2000-2003年 这一时期是黄花黎原材料交易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的关键时期。 海南从事黄花黎原材料经营的人數很多,但最后均集中到几个较大的商家,故黄花黎出岛的数量比较好统计,而价格也比较透明,除极个别规格的价格外,表三中所列价格基本与当时的实际情况相符。 2000-2003年,也是中国经济在经历金融海啸后的高速发展阶段,房地产市场开始急剧扩张。家具收藏界以收藏黄花黎及黄花黎家具为首选,许多商家将黄花黎和黄花黎家具作为投资手段,市场需求一旦激增,价格就被不断抬高。从市场供给总量表四来看,这四年间黄花黎原材料总量为3,800吨,而原木及板方材共l,830吨,占总量48.16%;根料为l,110吨,占29.21%;新伐材610吨,占16.11%。 黄花黎原材料的分类供给比率也完全反映了这一阶段的市场需求。这一阶段黄花黎家具需要量大,价格上涨较快,故对于原木及板方材的需求量也大。另外,根料的主要作用已不再是药用,而是满足不断增长的黄花黎根雕及其他工艺品市场。故海南岛的黄花黎树根在这一时期基本上被挖掘干净(图六)。新伐材仅610吨,所占比例为16.11%,这一时期主要以历史上所存旧料、旧家具为主,这些老料材性稳定,颜色一致且油性大,这是家具生产商或藏家追逐的主要原因(图七)。新料的缺陷刚好也表现在这几点上,含水率高,材性不稳,色差大且油性小,光泽也不如老料内敛柔和,加之当时的老料货源充足,故对新料即新伐材的需求量偏小。 (四)2004-2012年 2004年,应该是黄花黎原材料市场变化的一个拐点,从此黄花黎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急剧飙升,2012年面宽超过30厘米的板材、方材或小头直径在20厘米以上原木,每斤价格在15,000-22,000元之间。2012年8月份,尾径14厘米,长146厘米的原木,每斤价格为8,500元。如果宽度超过36厘米,长度超过160厘米,厚度超过2厘米以上的板材,价格并不按重量来计。2011年,1根长4米多,直径约60厘米的原木,出售价为1,700万元;2012年6月,径级稍小的1根原木价格也在1,600万元。这一时期的价格变化与供给数量并不遵循一般稀缺资源的市场运行规律,即市场供给数量越大,价格趋于下降。2004年以后的黄花黎市场偏离一般经济规律,供给量增加,价格仍旧趋升,价格的上升与市场供给量的增减脱节。我们暂且将这一反常的市场现象称之为"黄花黎法则"。我们从下面所列数字便可很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从表五可以清晰地看到"黄花黎法则"的显现。2004-2008年是黄花黎原材量供应的高峰期,期间价格已开始呈几何级数递增,进入2008年市场供给量开始逐年递减,价格攀升。我们将2012年与1950、1960年、1970年、1990年、2000年各类原材料的价格作一比较,便可以寻找到黄花黎原材料市场供应价格的倍增关系。 从表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黄花黎原木价格上升的速度,可能世界上没有一种商品或木材的价格会发生如此快速的变化,2012年的价格相当于1950年的12.5万倍,而与2000年相比,价格也上升了400倍。随着原材料的枯竭,这种上升的趋势还有可能愈演愈烈。 表七原木与板方材所占比例较之2000-2003年这一时期基本持平,小料从6.6%上升至11.50%,而根料从29.21%下降至10.28%。主要原因是根料在早期被过度开发,其供给总量已开始下降,2000-2003年商家的采购主要集中于原木及板方材,造成小料的积压,进入2004年,黄花黎原材料供应量增加(图八),但买方市场扩大,资源更加紧张,小料的优点开始被家具生产商发现,即小料价格低于原木、板方材,但用于家具的腿脚、边或其他部位,成本大大低于原木与板方材,且可做到物尽其用。另外,小料为径级较小的原木或枝桠,所谓成串的鬼脸,极易在小料中生成与发现,在市场上有很高的号召力。这是小料受到欢迎的几个主要因素。 新伐材即新材所占比例由2000-2003年的16.11%上升到2004-2012年的27.52%,這一比例的变化或由以下因素造成: 1.黄花黎原材料买方市场趋旺,而卖方市场可供给量趋紧。特别是旧料、拆房料、旧家具等老料始终是商家追求的第一目标,得到老料的期望值也越来越小,故商家开始转向新伐材的开发。 2.新伐材存量的增加。2004年以前,商家很少采购新伐材,其库存不会减,只能增;加之从民国开始近百年的植树,庭园、房前屋后或野外还有不少野生林或人工林的保有量,即活立木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尚未得到彻底破坏。 3.木材表面处理技术的支持。黄花黎新料的最大缺陷即色差大、油性差、手感涩,而2004年前后,对珍稀硬木的锯解及表面处理技术有很大的进步,特别是木材表面的着色与仿真技术,可以产生新料接近老料的效果。 4.新料成本低。将表一中原木与新伐材的价格做一比较,便可找到新料供给量增加的直接原因。 5.消费者购买心理的变化。受商家诱购,黄花黎家具的购买者从追逐老料,特别是所谓西部之油黎,转向其他颜色的黄花黎家具,如黄色、红色,甚至于越南黄花梨。新料所制家具较之老料家具的价格便宜得多,同属一个种,无非料之新旧区别而已。这一购买心理的变化导致黄花黎活立木的采伐量与市场原木供给量的增加,也直接推高了新伐材的市场价格。 (五)小结 黄花黎原材料价格的变化之显著特点是无论市场供给量的增减如何,其价格始终处于快速增长之中,且这一趋势在近期和将来将仍持续。主要原因如下: 1.资源的极度稀缺性 黄花黎资源已近枯竭,新的人工林如保护得当,在50-100年左右便可以利用,但目前可以利用的黄花黎资源极度匮乏(图九),市场供给量微乎其微。这一现象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至少应在50年左右。 2.旺盛的市场需求 近几年国家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居民收入与存款也随之增加,但国民的投资渠道未能相应地拓宽。另外,古玩市场特别是古旧家具市场则异常火爆,黄花黎原材料及仿古的黄花黎家具的价格增幅是所有木材及家具中最大的。除少数确因喜爱而收藏、持有,绝大多数人购进黄花黎原材料和家具只为投资获利。有市场的刚性需求,原材料的新旧,家具的工艺之优劣、造型之美丑等因素被一概忽略了。只要是黄花黎原材料或器具,就有人卖、有人买。商品的价格,一般是由成本决定的,而黄花黎的价格则完全是由需求决定的,这是典型的需求决定价格。 3.对黄花黎的认识逐渐深入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赏》的出版和多次再版,使国际、国内的收藏家认识到黄花黎家具之美,改变了"紫檀为大"的传统认识。另外,媒体的不断深入报道,也是影响黄花黎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 4.2013-2015年黄花黎原材料及家具市场变化的主要特征: (1)整体价格下向运行趋势明显 老料、大料及品相好的原材料价格比较稳定,略有下降或持平,老料价格每500克5,000-16,000元不等。新料价格下降明显,从最高的每500克3,000元左右,下降至600-1,000元或更低。 (2)新料来源渠道拓宽 主要来源为广东及其它地方的人工林(图十)。越南黄花梨人工林生长迅速,通过海上、广西陆路进入海南岛。几个产地的木材很难通过经验分别,纹理边际漫漶,颜色浑浊且深浅不一,也是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 (3)根料价格上升 近几年各种材质的手串、佛珠市场活跃,黄花黎手串成品有几万、十几万、几十万或一百多万元一串的奇高价格。直径为4厘米左右的根料价格每500克8,000元或更高。长度28-30厘米,刚好可做一手串(图十一),不论重量,花纹奇特、色深者,价格为1万元以上。随着根料市场火爆,新的名词也不断出现,如石山料,多指产于琼山石山地区的黄花黎,颜色金黄、红褐,纹理清晰,易生鬼脸纹;毛孔料,也称管孔料,砂石或岩石缝隙中生长的黄花黎树蔸、树根,一般分布于西部、西南部的昌江、白沙、东方、乐东等干旱少雨、雨水蒸发量大的山地、斜坡,毛孔料少有油性、干涩,木材性脆而易折,表面浮罩紫褐色粉末,2015年5月在东方市大广坝、东河镇毛孔料每500克约500-800元;铁料,指生长于铁矿带上的黄花黎及其树根,色深油重,是制作手串及小件的上等材料;沤山格,多指采伐后遗落于山林中沤烂腐朽后留存的黄花黎心材,有原木、树蔸、树根,材质良莠不一;沉江料,多发现于白沙南开河及南渡江、昌化江和西部江河河床,古代扎排运输或船运木材流落于江底河沙之中,乃阴沉之属。沉江料少有树蔸或树根。无论何种材料,目前均为花纹奇美、怪异、对等、连续为决定价格的第一要素,追求鬼脸纹、芝麻点或其它动物纹,色以深紫、紫褐色为上。 (4)黄花黎家具市场回归理性 优秀的黄花黎明式家具,无论新旧,价格比较稳定,从单一的追求材质、份量、满彻,已过渡到看重器形、器韵或内在的人文精神。无形无神的黄花黎家具,价格下降明显,如民国时期的八仙桌,两拼板、一木一器制作,由原来的120万元,下降至35万50万元。海南名匠王明珍2015年制作的黄花黎圈椅,1对价格仍高居220万元。 二、黄花黎家具市场分析 "黄花黎法则"不仅适用于原材料价格走向,也完全适用于黄花黎家具市场分析。黄花黎家具,无论制于明朝、清朝、民国或当今,也无论其市场供应量的增减,或造型的高下、工艺的巧拙,其价格一直在上升。 (一)新制黄花黎家具的价格变化 因家具的造型、用材、工艺、尺寸等条件各不相同,价格的差距很大也是十分正常的(图十二)。如表八:2001年,一对黄花黎麒麟纹圈椅的价格,高者可达8万元,低者仅8,000元,价格相差10倍;2012年,一对黄花黎带托泥圈椅,高者接近200万元,低者仅90万100万元。 (二)海南民国时期黄花黎家具的价格变化 海南民国时期制作的黄花黎家具,在2005年之前,一般作为原材料在市场出售,大陆地区很少将其作为收藏品。但随着黄花黎家具的价格趋升,海南及大陆不少人将旧家具作为投资对象,故民国家具的价格也增长很快见表九。这种趋势可能还将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图十三、图十四)。 (三)1998-2012年明清时期黄花黎家具拍卖市场分析 表十的黄花黎家具拍卖市场分析,以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提供的1998-2012年春拍资料为基础。 我们从1998年、2002年的资料及2010年的部分资料即可看出,明清黄花黎家具市场交易量已呈上升发展之态势(图十五)。 综合对比以上各表见表十一、表十二、表十三,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黄花黎家具价格持续升高 (1)方桌:1998年明黄花黎一腿三牙罗锅枨方桌为5.1万元,清中期方桌4.4万元;2001年,一腿三牙罗锅枨方桌升至198万元;2010年,清早期黄花黎龙纹方桌则为392万元,较之1998年升幅达76倍(图十六)。 (2)椅类 2010年,明黄花黎圈椅(成对)价格为560万元,清早期黄花黎嵌大理石圈椅(4只)高达1769.6万元,而同时拍卖的清黄花黎圈椅价格134.4万元,方材官帽椅53.76万元,玫瑰椅为56万元。价格的差异背后有许多因素,《简约隽永》一书中认为:明黄花黎圈椅的"造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除了标准制式外亦经常有变化,每一种款式的圈椅乘坐起来的感受都会因人而异。由此可见,圈椅是定制家具,而非盲目生产,存世量不会太多,更显珍贵"。另一原因是"此对圈椅为徐展堂先生旧藏",名人效应及传承有绪是中国古典家具价格走高的重要原因。又如黄花黎嵌大理石圈椅"四具一堂,完整传世,十分难得。圈椅造型简洁明朗,身形挺拔,扶手不出头,与前足上端用烟袋锅榫卯结合,这是较为少见的做法"。这四把圈椅原为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旧藏,曾被收录于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萃珍》,这也是四把圈椅价格突破千万的直接原因。 (3)隔扇 隔扇或围屏近几年的价格波动并不是很大,此类家具用料大,且加工技术难度高,按理价格也应该高,但由于现代的房屋层高多为2.6-2.8米,很难安置高达3米左右的隔扇或围屏,即与现代生活实际相距较远,不像椅、桌、柜类家具可以直接使用。这是阻碍隔扇价格升高的主要原因,2010年清黄花黎隔扇(12扇)成交价为392万元,其价格与清早期龙纹方桌的成交价一致;明福如东海纹隔扇(12扇)571.2万元。2012年舂拍的黄花黎螭龙纹围屏(12扇)成交价也只有897万元。 (4)顶箱柜 顶箱柜(又称四件柜)在各地不同时期的价格都是很引人关注的。如2002年的清初黄花黎雕云龙纹大四件柜(成对)价格高达943.8万元,这一价格成为当年黄花黎家具的最高价。2010年,清乾隆云龙纹大四件柜(成对)价格高达3,976万元,仅次于当年的明黄花黎簇云纹马蹄腿六柱式架子床(4,312万元)。而同年另外一对四件柜成交价为392万,价格低的原因除了年代为清,通体光素外,尺寸较小(高148×宽73×进深40厘米)是主要原因。 2010年所拍黄花黎家具价格普遍上涨,2011年、2012年的价格也进一步上涨。随着花黎资源供应的极度匮乏,黄花黎家具无论新旧,其上涨空间还较大,价格也将持续上升(图十七)。 2.清式家具成为收藏的重点。 柯惕思先生在《简约隽永》中称:"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古典家具收藏家有‘反清复明的概念。但是通过前几年在香港以拍卖会最高成交纪录拍出的清代紫檀围屏与清代宝座都被中国人买回,能看到新的国内市场更倾向于清式宫廷家具,也称作‘满式宫廷家具"。这一点从嘉德黄花黎家具的拍卖纪录中也可看得很清楚:如2002年黄花黎雕云龙纹大四件柜,年代为清初,但一些专家认为年代定得太早,应该为清中或更晚。至2010年,清乾隆黄花黎云龙纹大四件柜(与2002年的不是一物)成交价为3976万元。价格奇高的主要因素有:存世量屈指可数,比例匀称,"装饰宝贵华丽"可能最重要。"八扇门板和柜膛的立墙均铲地高浮雕云龙纹波涛之上,浮云之間,云龙俯首下窥,龙身辗转腾挪,气宇轩昂,龙爪张弩,矫健有力"。 国内收藏家近几年将目光由明转向清,特别是清乾隆时期的家具是有原因的:一些研究中国古典家具的专家近年来极为重视对工艺,特别是繁复雕刻工艺的研究与宣传,强调满雕、满工、满彻而忽视家具的艺术与精神,重视材料的珍稀而忽视家具的科学结构与造型。这一点与乾隆时期的"乾隆工"家具是一致的。更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家具的顶峰不在明末,而是乾隆时期,故乾隆时期的黄花黎及紫檀家具的拍卖价格屡创新高就有理由了,反映到新制家具方面,则是没有一件家具不雕,讲究材料的厚重、尺寸肥大。这一现象距中国古代优秀的明式家具已越来越远,将重蹈清代家具之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