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畅销书《怎样进行创造性思维》中记叙这样一个故事:一家儿童玩具店购进许多新奇玩具,很讲究地摆放在柜台里。可是,出乎意料,儿童们来到商店却全然不顾,而是去附近其他玩具店买那些大路货。店老板请来一位中小企业咨询员帮助分析原因。这位咨询员四周巡视一番,便坐在地板上把视线降低到小孩子所能看到的高度,这回发现了问题: 原来,大人容易看到的地方,对于小孩子却是一个死角。于是,他同店老板一面用膝盖在地板上行走、观测,一面按小孩子的视线高度把玩具重新摆放一遍。此后,这家儿童玩具店的生意便空前兴隆起来。 由此可见,观察事物的角度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是这座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无一同" (苏轼诗);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语)长沙女子郭六芳写过一首七言绝句: "侬家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家在自己眼中,朝夕晤对,原也平淡无奇; 可是,当换个角度从江上去望,却发现它宛在画图之中,融在自然的一片美的形象里。 事物本来是复杂的,多向的,因此,应该从多种角度去考察; 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去探索。主体考察、审视思维客体时,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多向思考,才有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可是,在日常实践中,我们却经常看到,有些同志坚持直线式思维,考虑问题往往局限在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上,一条道跑到黑,钻牛角尖、死胡同,而不愿多想几种可能性,多开辟几条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以前发生过的为了发展粮食生产而毁林开荒、拦海造田的失误,就同这种直线式思维有关系。有些同志坚持习惯性思维,头脑僵化,习惯于用过去的教条解释现实,在已知的旧路上徘徊; 凡是过去存在过的,或曾被证实过的东西,就认为绝对正确,万无一失,而对现实中与传统相抵触的新事物,则往往不予承认。再比如,一谈到防治害虫,人们便习惯地想到种类繁多、浓度不断加大的化学农药。实际上,这是囿于一种旧框框。如果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发现治虫是可以不用农药的。有些植物本身具有毒杀作用,而且为某些害虫所爱吃; 有些植物的根茎叶花含有挥发油、生物碱等化学物质,害虫对它们避而远之。如果我们在农作物区选择适当的农业生态体系,利用某些植物的毒杀、忌避作用,不施农药,同样可以防治害虫。 作战有正攻、反攻和绕到敌人后面或侧面进攻的迂回战术; 思维科学中也有反向思考、侧面思考、多向思考等形式。在中国古代,孙膑以减灶擒庞涓,而虞诩却以增灶破羌兵,因时因地制宜变换战略战术,这是克敌致胜之道。思维活动也是如此,一个方向受阻了,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丝路花雨》中英娘反弹琵琶的舞姿,日常生活中"推推不成拉拉看"的俗话,对我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思考都有直接的启示。听说巴黎有一家旅馆,住客乘电梯上下,抱怨速度太慢,老板发愁,想重新设计、安装,这要花一大笔钱。一位心理学家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在电梯室里装上几面镜子。老板依法行事,果然奏效。原来,住客走进电梯室都要整装、梳理一番,这样不但不嫌速度慢,反而觉得电梯太快了。 从相反的事物有同一性、既对立又统一这个前提出发,明确思维的多向性,这是开阔思路,克服直线式、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 (1988年6月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赏析 这篇杂文通俗明快、形象化地说明一个道理:思维正确与否是事情成败的关键。观察解决问题,一个方向受阻了,换个角度思考,坚持思维的多向性,克服直线性、习惯性思维方式,才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把事情办好。 事物本来是复杂的、多向性的,人们的认识要符合客观存在,必须坚持多向思维。"换个角度看问题"是任何坚持多向思维者应取的正确态度。对于这一认识活动过程的哲理,若以理及理,空泛议论,不但抽象难懂,且多费笔墨,效果不佳。作者则由事及理,用形象化的叙述来阐明大家熟知而又陌生的道理。文章开头叙述了一家日本儿童玩具店的故事,讲把玩具重新摆放一遍的道理。那么做生意如此,对一座山、一部书、及至朝夕相处的家园,因观察的角度不同,其结果也会大不一样的。由于议论形象、真切、实在,犹如生活本身,事情熟悉又新鲜,使我们看过之后随之产生浮想,感到文已尽意有余,所言道理也就恰在其中了。 "角度"实为观察事物的方位。文章以形象化的叙述告诉我们: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多向思考,才有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同志"适得其反,他们或"一条道跑到黑",遇事"不愿多想几种可能性",有意无意地堵住了解决问题的途径;或用过去的教条解释现实,头脑僵化,在旧路上徘徊不前。他们坚持直线性思维和习惯性思维,这在当今改革时代,面对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不但与事无补,终将成为前进道路上的阻力。作者活灵活现描述的"有些同志",正是我们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思维形象,这就从另一个角度更深一层地论证了"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的必要性。 有人曾说过,伟大的艺术家借他们的眼睛给我们去看,借他们的耳朵给我们去听,我们本来看不清楚,听不真切的东西,经他们描画下来,弹奏出来以后,我们就看清楚听真切了。出色的杂文,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因为它具有叙述与议论的形象性。这篇杂文不正是有此功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