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苏仙》原文 高公明图知郴州时[1],有民女苏氏,浣衣于河。河中有巨石,女踞其上。 有苔一缕,绿滑可爱,浮水漾动,绕石三匝。女视之,心动。既归而娠,腹 渐大。母私诘之,女以情告。母不能解。数月,竟举一子[2]。欲置隘巷[3], 女不忍也,藏诸椟而养之[4]。遂矢志不嫁,以明其不二也。然不夫而孕,终 以为羞。儿至七岁,未尝出以见人。儿忽谓母曰:"儿渐长,幽禁何可长也[5]?去之,不为母累。"问所之。曰:"我非人种,行将腾霄昂壑耳[6]。" 女泣询归期。答曰:"侍母属纩[7],儿始来。去后,倘有所需,可启藏儿椟 索之,必能如愿。"言已,拜母竟去。出而望之,已杳矣[8]。女告母,母大 奇之。 女坚守旧志,与母相依,而家益落。偶缺晨炊,仰屋无计[9]。忽忆儿言, 往启椟,果得米,赖以举火[10]。由是有求辄应。逾三年,母病卒;一切葬 具,皆取给于椟。既葬,女独居三十年,未尝窥户[11]。一日,邻妇乞火者, 见其兀坐空闺[12],语移时始去。居无何,忽见彩云绕女舍,亭亭如盖[13], 中有一人盛服立,审视,则苏女也。回翔久之,渐高不见。邻人共疑之。窥 诸其室,见女靓妆凝坐[14],气则已绝。众以其无归[15],议为殡殓。忽一 少年入,丰姿俊伟,向众申谢。邻人向亦窃知女有子,故不之疑。少年出金 葬母,植二桃于墓,乃别而去。数步之外,足下生云,不可复见。后桃结实 甘芳,居人谓之"苏仙桃",树年年华茂,更不衰朽。官是地者,每携实以 馈亲友。 聊斋志异《苏仙》翻译 高明图任郴州知州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姓苏的民女在河边洗衣服,河中有一块大石头,女子蹲在石头上。有一缕青苔,碧绿柔滑,非常可爱,在水面上荡漾,围着石头飘动了三圈。民女看了后心里一动,回家以后就怀了孕,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她母亲私下问她,女子把实情告诉了母亲,母亲一时也弄不明白。几个月后,竟生下了一个男孩。家人想偷着把他扔掉,但女子不忍心,藏在柜子里养着他。女子也决心不出嫁,以表明好女不嫁二夫。然而没有丈夫就生孩子,总归是不光彩的事。孩子已长到七岁了,还从未让他出来见外人。 一天,儿子忽然对母亲说:"儿已渐渐长大了,怎么能长久关在家里呢?我要走了,不能连累母亲一辈子。"问他到哪里去,他说:"我不是人种,我要腾云上天。"母亲哭着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他说:"等到母亲归天时,儿才来。我走了以后,你若需要什么,就打开藏我的柜子要,要什么有什么。"说罢,拜别母亲就走。母亲出门看时,已无影无踪了。女子回去告诉她的老母亲,老母也觉得很奇怪。 此后,女子坚守旧志,一直没有嫁人,与母亲相依为命。但是家境却越来越困难了,有时吃了上顿没下顿。女子忽然想起儿子临走时的话,打开柜子,果然有米有面,于是烧火做饭叫母亲吃。后来缺什么就要什么,有求必应。 又过了三年,女子的母亲因病死了。一切丧葬用品,都是取自柜中。葬了母亲后,女子独自一人过日子,一直过了三十年,从未接近过男人。 一天,邻居一个妇人去女子家借火,见她一个人坐在空房里,与她说了一会话就走了。过了一会,忽见一团彩云围着女子的房子,清清楚楚像盖子一样。云中立着一个人,穿着华丽的衣服,仔细一看,就是苏家的女子。转了很长时间,就渐渐升高看不见了。邻人都非常疑惑,到她屋里一看,见她打扮得非常漂亮,端端正正坐在那里,已经没有气了。大家因为她孤苦一人,正议论怎么给她出殡,忽然一个少年进来。这少年长得英俊魁伟,向着众人一一道谢。邻居们也听说过这女子曾有个孩子,所以也不怀疑。少年拿出钱来埋葬了母亲,并在墓旁栽上两棵桃树,就告辞而去,走了几步就脚下生云,然后就不见了。 后来,这两棵桃树结的桃,甘甜味美,当地人都叫它"苏仙桃树"。年年枝叶繁茂,硕果累累。在这里做官的,每每拿着这桃馈赠亲友。 聊斋志异《苏仙》赏析 这个故事虽然不长,却记叙了封建社会一个妇女的一生。 作者始终围绕民女苏氏与神仙之间的关系这条线索来厥树、叙事,其它则一概简略。苏女因绿苔而生子,一件事;儿子离母而去,两件事;家里贫穷,幸能存活,三件事;苏女成仙,四件事;神仙种桃,五件事。然而在叙述这五件事的字里行间,却道出了苏女一生的悲惨命运。 正面看这五件事,这似乎是个令人高兴的故事。苏女怀的是仙胎,生的是神仙,生活也有神仙的帮助,她终于成仙而去,而且去得十分光彩荣耀。最后还留下了值得人们怀念的"苏仙桃。"然而从侧面看这五件事,完全相反。苏氏这个生长在封建社会受着封建思想意识薰陶的女子,无夫而孕,无论是从别人还是从自己的角度,这意味着什么,会给她的一生带来什么样的命运,是可想而知的。她怀的仙胎,但"终以为羞";她生下的是仙子,却不敢让人知道,把儿子不得不关了七年;生活赖神仙帮助,仅仅是"赖以举火"而已,但她却只能是"矢志不嫁。"她几乎失去了一切,除了生命!"女独居三十年,未赏窥户",蒲松龄确实是在表扬她恪守妇道,但是,漫漫三十年,短短一句话,其中包含了她多少辛酸,多少眼泪!虽然成仙而去,但回顾她的一生,却恰恰是仙人害了凡人!留下了"苏仙桃",这几乎和唐代李颀的"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用青春和生命换来的,她终其凄苦的一生,不过是留下了"苏仙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