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是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的,从此中国开始走向大一统时代,以后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都是由此而来的。而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单位,修长城,击匈奴,可谓是功绩卓著。然而他也干过焚书坑儒的事情,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他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秦始皇的统治时期下,有一起著名的事件,是一场中国文化史上的大浩劫,这就是"焚书坑儒"。这起事件成为秦始皇暴政的一项有力的证据。后世尊崇儒学,秦朝之后的汉朝还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更是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事件的评价贬到了低谷。那么,当时的秦始皇为什么要颁布这一命令呢?什么原因竟让他对天下的儒生如此痛恨,竟然要活埋才能抵消心中的愤怒! "焚书坑儒"的原因大概有两点,首先来讲一讲"焚书"发生的原因。秦朝从商鞅变法的时候起就奉行以法治国的统治思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根据丞相李斯的建议实行了郡县制。李斯虽然出身儒家,后来却成为了法学思想的主要践行者,他的政治风格就是法家的思想体现。李斯认为,周王朝和夏王朝实行的分封制不利于实现中央集权,容易滋生强大的诸侯国来对抗君主,所以应该摒弃这种落后的政治制度。可是法学思想要想真正的实施起来却是不容易的。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以超前的速度发展着。到了秦国,国君奉行法学,其他学术必然会对法学有所意见。在知识分子兴办的私学中,他们就会对国家的政策进行分析和评论,以此来反对政府的政策。这本来就令秦始皇感到麻烦了。后来,秦朝有一个大臣博士淳于越在公元前213年的时候上奏秦始皇,他建议秦始皇分封诸子,就是说让秦始皇给那些皇子们分封土地,实行分封制。 丞相李斯就有意见了,他建议始皇行郡县制,你淳于越却说要搞分封,难道你这是在借"私学"来做一些"不师今而学古"以及"道古以害今"的事吗?他对秦始皇说,若不禁止这种情况,一定会出现"主势降乎下,党与成乎下"的情况。所以,李斯建议焚烧除了秦国以外的史书列传,私人所藏的诗、书、百家语。私下讨论诗、书的就处死,随意议论政治的就灭族。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秦始皇此举遭到了众多有术之士的抨击,于是各种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 而"坑儒"的原因则是因为有两个术士惹怒了秦始皇。秦始皇派遣徐良福去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术士卢生和侯生就因为骗秦始皇要去寻找长生药,他们多次觐见始皇,不但得到了始皇的信任还获得了许多的封赏。但是假话就是假话,所以他们就悄悄逃走了。秦始皇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很是生气,就把火气都撒在儒生身上,他颁下诏旨,命令御史拿问众儒生。御史等人知道秦始皇对这些儒生恨之入骨,就想尽办法严加拷打,屈打成招,几乎都定为了死罪。秦始皇将四百六十多个儒生,全部赶到深山谷底,派人从上面抛掷土石,就这样,四百多人的读书人全部葬身在无名深山中,这就是第一次坑儒。 你以为只死了这么四百来个儒生就能够让秦始皇消气吗?那可是秦始皇,惹怒了他自然就要承受相应的后果。不过这群儒生就惨了,秦始皇分明是想杀鸡儆猴,他们就是牺牲品。 秦始皇想将天下的儒生杀光杀尽,但是他怕没有罪名就抓来这些儒生会遭到民众的反抗,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命令各地的官员向中央推荐优秀的儒生,然后把这些儒生接到咸阳来。最后被送到咸阳的儒生有七百人之多。当年冬天,有一则消息称马谷地方严冬生瓜,是难得一见的奇观。秦始皇问这七百个儒生,他们都回答不上来是什么原因,于是秦始皇就派他们去马谷看看。一个惊天的灾难就要降临在他们头上了! 马谷早有秦始皇的人马,他们在七百儒生到了马谷的时候,上面有无数的土石落下,一下子就把这七百人给活埋了!这就是著名的"马谷坑儒"!秦始皇焚了除了秦国的书以外的其他书,只留下了种树,卜筮及医书这几种书幸免于难。